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

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4 10:26
单位名称 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才流动提供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人才信息交流·人事代理、档案管理·人才培训、测评·人才市场管理·人才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路西段88号
法定代表人 宋小强
开办资金 2261.0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75.96万元 2085.7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亮点工作创新开展“人才服务提升年3+1”系列活动。一是重点围绕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不断创新服务举措。积极搭建“西安青年人才驿站”“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驿站”等服务平台;创新举办“万名学子看西安”“高端人才西安行”“留学回国人才招聘节”等品牌活动;以政策为引领,持续优化人才奖补申领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二是围绕“人才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在全市公共人才与服务机构范围内开展政务礼仪培训、“讲行业故事,展服务风采”诗歌朗诵比赛、业务技能知识竞赛等活动,持续建强人才服务队伍、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提升人才服务质量。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积极搭建人才引进、服务平台,助力建设人才高地。一是在人才引进的精准性上持续发力。积极开展“春、秋两季赴外引才、高端人才西安行、留学回国人才招聘节”三大人才招引品牌活动,2023年共举办人才引进专项活动27场,累计参会单位978家,提供岗位45827个,参会78559人次;二是在人才政策落实落细上持续用力。持续加强我市青年人才驿站、硕博人才奖补政策宣传力度、频次,2023年“西安青年人才驿站”累计入站92840人,发放奖补资金超*亿元,“硕博人才奖”累计登记入池570人,累计发放奖补资金***万元;有序推进西安市人才分类评价确认工作,累计认定28919人。三是深入推进跨区域人才交流合作。2023年累计举办跨区域人才交流活动6场,组织参会单位23732家次,提供岗位6万余个;积极开展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今年以来,南京、深圳、沈阳等9个城市来我中心调研交流,并与两地签订相关合作协议。(二)积极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多措并举力促就业局势稳定。一是积极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分类别、分领域开展西安市重点产业校园招聘会、大中城市巡回招聘等活动,2023年共举办招聘活动107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0万余个,简历投递**万余份;二是持续做好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工作。设立高校就业服务驿站,创新开展2023年西安市大学生就业指导活动,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师师资培训2期,培训就业导师178人;加强政校企三方合作,开展政校企对接交流会2场;创新举办“万名学子看西安”11场,成功举办“第七届西安大学生求职大赛”,不断提升大学生求职技能,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2023年全市组织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2140场;三是搭建就业帮扶平台。广泛征集见习岗位,组织毕业生参加见习,2023年全市新增就业见习基地542家,发布见习岗位30983个,见习上岗人员8489人;持续督导区县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共登记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8325人,已实现就业17180人;四是以政策落实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积极推进乐业计划,2023年共计发放“西安乐业卡”超17万张,补贴资金超****万元,自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发放“西安乐业卡”超37万张,补贴资金超****万元;向我市普通高等院校发放校园招聘补贴,2023年共计向67所高校发放超1760万元补贴;向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2023年共计向62所高校发放超2608.4万元补贴。(三)夯实服务基础,持续打造优质综窗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一是夯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2023年档案数字化项目加工档案46000份;对标“数据向上集中”,积极与各区县档案管理沟通,加快推进西安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二是持续打造优质综窗服务,顺利完成中心服务大厅提升改造和档案室扩建项目,有效推进中心服务软硬件双提升,以“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人社分中心(人才服务)”大厅建设为契机,推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2023年共现场接待办事群众*****人次。(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制定中心党委主题教育整改问题清单,将职责量化到岗、明确到人、具体到事;深化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做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布置、落实、检查、考核,推动党建工作更好地向中心任务聚焦。二是依托“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通过专题会议集中学,领导干部带头学,党员干部自发学等方式,不断深化理论武装,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2023年已开展集中学习29次,讲授专题党课6次,主题党日活动14次;三是认真履行“一岗双责”,通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人。2023年开展廉政教育12次,以案促改警示教育8次,常态化谈心谈话140人次。四是加强流动党员规范管理。积极推行“智慧党建”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组织活动”,建立在线“三会一课”教育学习平台,推动流动党支部规范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缺位”不“缺为”。三、2024年工作打算(一)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整合政校企等优势资源,多平台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区,完善市区两级毕业生就业协同、政校企合作机制,打造高校就业服务驿站,提升“万名学子看西安”“西安创业创新大赛”“西安就业指导师”“西安大学生求职大赛”等就业服务品牌影响力,继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离校未就业毕业就业攻坚行动,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平台优化,提升奖补贴发放效率和满意度,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打牢服务基础。(二)创新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工作。紧扣发展需要,围绕重点行业、支柱产业、重点单位引才需求,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引才举措,搭建引才服务平台,围绕现有品牌活动不断创新招聘服务新模式,吸引聚集各类优秀人才,满足支柱产业用工需求;以“留学回国人才招聘节”抓手,积极搭建优秀留学回国人才与引才单位的对接平台,全力做好回国留学人员服务;建立就业供需监测及招聘成效追踪机制,强化服务效能;常态化开展引才政策宣传活动,持续高效落实政策兑现工作。(三)重点抓好跨区域交流合作。以共建共享促融合发展为目标,搭建共享服务平台,为跨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单位引才、留才提供精准服务;搭建公共化招聘服务平台,建立共享型人才市场,针对高校毕业生、西安用人单位提供求职、招聘、直播、洽谈等一条龙服务,做到资源开放、服务共享。(四)扎实抓好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持续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加工,积极探索人事档案服务数字化场景应用,开辟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新模式;深化人才专厅服务事项内容,完善一窗咨询、精准导办、便捷服务工作体系,不断增强“一站式服务功能”;统筹推动服务事项梳理、操作实施、执行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落实落细窗口服务规范,持续优化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制定业务服务手册,不断提升窗口工作质效,推动政务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五)统筹抓好党建业务融合与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坚持党建业务同部署、同推进,充分发挥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持续优化“智慧党建”云平台功能,建立流动党员常态化教育管理机制,推动流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精细化,积极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流动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持续开展“党员回家”活动,加大对流动党员关心关爱力度,全面摸排流动党员信息及服务需求,针对性开展流动党员就业、培训等服务活动,切实解决好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获得“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市直属机关工委调研成果优秀奖”“2022年度全局系统目标考核优秀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