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技工学校

西安市技工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4-24 10:20
单位名称 西安市技工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中级技术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技术工人培训·下岗职工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大厦管理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互助路14号
法定代表人 李金兵
开办资金 1247.1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95.84万元 1736.96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技工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6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学校在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3年我校在核定范围内大力开展工作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头并进,具体业务完成情况:2023年,学校招生288人,就业培训320人,教学规范率达96%以上,学生出勤率稳定在93%以上,学生就业率达96%以上,校园环境卫生合格率达98%以上,学校恶性安全事故为零。二、学校执行章程情况:新职教法强调“升学与就业并重”,因此,学校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一)筑牢根基,党建引领展宏图组织是战斗的堡垒。学校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及交流研讨,大兴调查研究,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将党建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有机融合,推进党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作用,争创五星级党支部。(二)深化教改,精准施策优教育为推动职普横向融通,学校设置升学和就业两个培养方向,积极探索分层教学。升学班引进优质师资强化文化课程,为学生搭建高职升学立交桥,2023年首次组织43名学生参加全省联考;就业班开展专业技能兴趣培训,培养学生具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实操能力。通过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为学生贯通多元化升学路径,打造“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的优质技工学校。(三)多措并举,生源质量稳提升面对严峻的招生形势,学校主动寻求突破,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拓展宣传“覆盖面”,利用百度APP、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多渠道推送招生相关创意宣传,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员参与与招生志愿者相结合的方式,遏制了学校招生下滑的趋势,生源数量质量明显提升。(四)后勤提质,温情资助暖人心充分发挥公办院校办学优势,在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基础上,创新资助育人模式。一方面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学精准帮扶,另一方面学校向学生提供“三免一送”服务,以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助力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学校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发展思路开展一系列活动,教学质量和全校师生素质明显提高,效果显著。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工院校教师队伍,承办了市级高技能人才“健康与照护师”项目决赛。4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学金;2名教师荣获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学校被评为西安市技工教育先进集体。为学校拓宽知名度、提高综合实力奠定了基础。四、存在问题学校现有占地不足20亩,场地受限、专业难以拓展,严重制约着学校发展。主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实习实训设备和耗材投入量大、更新换代快,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存在断层,老龄化严重,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远远无法满足学校筹建技师学院的需要。五、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当前,技工教育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学校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凝心聚力,内培外引,乘势而上,以奋发有为姿态开启筹建西安第一技师学院的新征程。(一)转作风,重实干干部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24年,学校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方案》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锤炼“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以提升干部队伍整体能力,营造风清气正、激发活力、体现关心关爱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二)创品牌,提质量2024年是学校推进职教高考的关键年,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新的《职业教育法》,坚持升学与就业两手抓,推动职普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引入基础教育“名校+”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加强与知名学校的合作,发挥优质高中在师资、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双提升。下半年,学校将组织150名学生参加职教高考,争取实现职教本科“零突破”。(三)深融合,促发展围绕西安市“六个打造”奋斗目标,精准对接产业人才和技术创新需求,坚持“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特色,同比亚迪、吉利集团等多家龙头企业对接,探索人才输送、师资培养、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共建等多种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结合,将学校培养人才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发展中,形成共建、共赢、共享的长效机制,开启校企合作新局面。(四)拓生源,求突破依靠人社部门职能,与碑林职业中专、高陵职教中心、商贸旅游学院等优质职业院校开展深度联合招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学校招生模式得到拓展,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进一步优化。稳步推进职教高考,召开家长座谈会、表彰职教高考优秀学生,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五)抓安全,保平安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学校实施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通过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制定预案、细化分工,压实各方安全责任,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学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无涉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