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长县> 延长县植保植检站

延长县植保植检站

发布时间: 2024-04-24 10:06
单位名称 延长县植保植检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控制农业植物病虫害提供检测防治保障。植物病虫防治;植物病虫的预测预报;植物检疫;植保新技术的推广。
住所 延长县城西职业中学院内
法定代表人 王世泰
开办资金 95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长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0万元 102万元
网上名称 延长县植保植检站.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延长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2023年我站把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放在重要工作日程,固定业务精通的植保测报技术人员,对我县各镇(街道)、村、户、田块进行详细调查,密切监测病虫动态,及时发布《延长植保》,通过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各镇(街道)病虫害发生动态,一旦达到防治指标,立即组织统防统治。全年共组织完成病虫害统防统治2.6万亩次,向果农发放无公害苹果病虫周年防治历500余份,《植保植检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手册》1500余册,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技术明白纸1万余份,宣传公告5000余张,共出动车辆60余次,召开了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会16场次,培训农民达1000余人。印发病虫情报9期,300余份。有效维护监测七里村街道董家芽塬村,交口镇刘家河村安装自动虫情测报器外,2023年在延长县郭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生产基地安装了1个远程信息化虫情测报仪器;在安沟镇渭清公路多海、阿青,县农贸市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出入口悬挂苹果蠹蛾诱捕器5组50个;在郑庄镇徐旗村、党屯;张家滩镇董家河村,七里村街道杨旗村,安沟镇安沟村黑家堡镇瓦村、胡家村等地宣挂草地贪夜蛾诱捕器60个,防控面积4.2万亩。应用植保无人机完成玉米、高粱除草剂喷洒、病虫害防控1500余亩,有效控制农作物杂草和病虫害蔓延,为我县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二)提高科学施药技术。根据病虫防治实际需要,选用热力烟雾机、静电喷雾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注重雾化效果,科学把握施药液量,喷药时均匀周到,雾滴越细越好,喷到叶面湿润欲滴为宜,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浪费和污染。(三)优化农药品种组合。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主要防控对象及发生情况,抓住四个关键防治时期,对达到防治指标的,采用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毒、环保型化学药剂组合。药剂品种必须遵照国家《农药管理使用准则》的要求,严格控制最多使用次数、使用量、安全间隔期等各项指标。防效不理想时,可通过调整、增加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来解决,不能同一药剂品种重复多次使用,减害控量,控制农药残留,确保生产质量安全。(四)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工为贯彻落实《2023年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监测和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我站积极派技术人员深入全县各乡镇,重点对雷赤、安沟,罗子山、张家滩等镇,进行大面积果树普查及统防统治。决不让疫情发展蔓延,切实做好“防患于未然”。苹果蠹蛾的监测工作开展以来,我站认真对照实践《陕西省苹果蠹蛾防控工作方案》,重点在七里村镇、张家滩镇、雷赤镇、安沟镇等相关村果园及县城车站、农贸市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12个疫情监测点,固定专人调查,定时上报数据,截止目前,尚未发现苹果蠹蛾疫情。对城区内17家种子经营门店和1家苗木零售摊点开展农作物种子及苗木检疫,发放《植物检疫条例》300余份,对种子和苗木来源进行了登记,查看台账,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五)绿色防控通过建立一个诱虫板示范园,发放黄板5000张,带动周边3.5万亩果园绿色防控。在沿黄公路、渭清线、205国道等地悬挂苹果蠹娥诱捕器5组50个,防控面积4.2万亩,有效杜绝苹果蠹娥的入侵。熬制石硫合剂4.2吨,喷洒果园5.5万亩。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玉米、高粱除草剂喷洒、病虫害防控1500余亩,集中在罗子山镇佛光村安装太阳能杀虫灯30盏。全年绿色防控面积6.2万亩,实时监测虫情发生,为全县绿色防控提供实时数据。推广有机肥7.2吨,从土壤处理上做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作用。(六)农田灭鼠工作为将鼠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我站采取器械、生态、生物和药物灭鼠技术相结合,农区大规模统一灭鼠与农户自发性灭鼠相结合的措施,因地制宜的开展了以养猫、鼠夹、鼠笼、压板、翻板为主的室内(庭院)器械灭鼠;农田灭鼠采用隔离、诱集、熏蒸、窒息、铲击、水灌、弓箭、烟雾机、布放鼠夹、药剂防治、毒饵诱杀等11种灭鼠办法,有效控制了鼠害。上半年我站共指导农民布夹150次,药物防治若干份。平均捕获率为6%,农民布夹2000余枚,投放毒饵100余公斤。分别在七里村街道、张家滩镇、黑家堡镇、安沟镇、郑庄镇等开展了统一灭鼠工作。截止目前,投入灭鼠器100余套,投入汽油500余升,柴油350余升,举办灭鼠技术培训会3场次,3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据灭鼠情况来看,我县鼠种以中华鼢鼠、大仓鼠、子午沙鼠、褐家鼠、达吾儿鼠兔为主。通过统一灭鼠,以点辐射,带动了全县累计灭鼠面积达6万亩次,捕获中华鼢鼠50余只。在七里村街道杨旗村设立了1个省级鼠情监测点。指定专人负责,每月布夹120夹,监测害鼠种类、密度、年龄、组成、繁殖情况等。在我县主要果树生产主产区调查害鼠,经调查全县农田害鼠平均密度为2.14%,害鼠种类主要有中华鼢鼠、褐家鼠、小家鼠、大仓鼠、子午沙鼠等。我县今年农区灭鼠工作扎实有效,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降低了田鼠的密度,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七)全面开展外来入侵农作物病虫害普查工作根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农函〔2022〕220号)文件要求,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实际,我站组织了业务普查工作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将全县共设置6条踏查路线,每条路线6个踏查点,共36个踏查点,采用对角线法、“Z”字路线法、平行线法等踏查方法,通过记录踏查点面积、踏查点发现的所有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生境类型、危害对象、发生面积、有无治理措施等,全面开展了外来入侵农作物病虫害普查工作,初步认定了美洲斑潜蝇、番茄烟粉虱、苹果绵蚜三种外来虫害,普查员按照技术标准和要求,设置标准样地,开展样方调查,记录调查结果。我站通过准确及时的进行观察记载,并对普查结果:虫害率,虫害的发展、影响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总结,并开展了相应的防控。二、社会经济效益。我站发放黄板5000张,带动周边3.5万亩果园绿色防控。在沿黄公路、渭清线、205国道等地悬挂苹果蠹娥诱捕器5组50个,防控面积4.2万亩,有效杜绝苹果蠹娥的入侵。熬制石硫合剂4.2吨,喷洒果园5.5万亩。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玉米、高粱除草剂喷洒、病虫害防控1500余亩,集中在罗子山镇佛光村安装太阳能杀虫灯30盏。全年绿色防控面积6.2万亩,实时监测虫情发生,为全县绿色防控提供实时数据。推广有机肥7.2吨,从土壤处理上做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作用。三、存在问题。(一)、人员少,力量单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人员结构出现老龄化。县植保植检站编制7人,副科建制,现在职7人,离岗1人,植保专业毕业1人,平均年龄47岁,现已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这无论在体制,人员结构与我县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也与我市其他县区相差较大。(二)、农业产业重建轻管,尤其对病虫害防治重视不够,农民种植效益层次不齐,广大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三)、多年来,延长县包括延安市内外未出现过较大的疫情,广大干部及农民群众对植保植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植保植检历史欠账较多,全县植保植检形式不容乐观。四、整改措施。(一)、加强植保专业化队伍建设,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二)、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为我站搞好绿色果品调运签证及农区灭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加强干部职工对植保植检工作的认识,为我的植保工作奠定基础。五、下一步打算。(一)、利用大田普查、实地走访、定点测报等仪器与人工调查方式对全县粮食生产地的病虫害进行全方位预测,并及时、准确上报。(二)、组建“重大病虫应急防治专业队”,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应急专业队机防队的规范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三)、在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期,利用植保无人机对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区域和发生严重区域进行集中防治,杜绝病虫害的蔓延。(四)、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开创植保工作新局面。探索“大植保”和“植保医院”工作模式,创建“植保120”24小时值班热线,实行专业人员24小时坐诊,为全县农业产业壮大和升级做好服务保障。(五)、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争取省、市、县各类植保项目资金,加大信息化和绿色植保项目的争取,利用项目促进产业提升,从而带动植保工作的转型升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