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商南县植保植检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技术,服务农业发展。指导推广体系建设,开展种植技术服务;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植物检疫、农作物病虫鼠害监测防治;土壤肥力及农情监测;种子、农(鼠)药、化肥市场管理。 | |
住所 | 商南县城朝阳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严德俊 | |
开办资金 | 1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8.75万元 | 176.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南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中心在主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狠抓试验示范,保障用种安全一是先后完成了小麦、玉米、大豆品种引进试验,引进新品种30个,筛选出玉米腾龙1822、腾龙2607、小麦马栏1号等3个扩大示范新品种;建成小麦良种示范田630亩、玉米良种示范田800亩,秋播中落实小麦示范品种8个、示范面积600亩。二是指导群众选用良种,全县推广粮油菜作物良种19.4万亩,促进了粮油等增产丰收。三是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查种子经营销售门店29个,配合市种子站抽检4个玉米杂交种,指导完成受委托代销备案20家、经营不分装种子备案39家,确保了用种安全。四是及时开展种子供求信息调查、汇总上报,及时配合处理4起种子信访事件,有效保障了种子经营者、使用者合法权益。(二)突出节本增效,主推关键技术一是强化指导服务。扎实开展“强春管促丰收”四大行动,承办了全市小麦穗期“一喷三防”现场会。指导农民抢收抢种有效克服“三夏”“烂场雨”影响,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适时发布土壤墒情信息12期,苗情信息9期,病虫害发生信息7期,为科学开展病虫防治和田间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围绕粮油生产开展技术培训2400人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2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0余份,技术读本100余本、宣传册300本。二是强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制定印发了《商南县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筹措大豆良种850公斤,玉米杂交种3吨、配方肥39吨,扶持在全县建种植示范区625亩,辐射区种植任务1.1万亩。三是大力推广各项增产增效技术。指导全县推广玉米增密度技术3万亩,地膜覆盖技术1.1万亩,规范间作套种5万亩,垄沟种植7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0.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2万亩次,秸秆还田1万亩。四是狠抓耕地质量建设。印发《商南县2023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指导意见》、《商南县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持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示范推广旱作节水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送检25个土样,完成县域耕地质量评价。完成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和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建设,组织县级初验。推广深翻、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全县耕地质量达到6.84,比上年提高0.02个等级。五是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已完成野外调查采样534个。六是积极开展化肥、农膜需求信息调度,保障农业生产所需。(三)坚持绿色发展,科学防治病虫一是强化病虫监测。全年共发布《病虫情报》10期150余份,在陕西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调度系统填报《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及周报表》41期、《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周报表》37期、《玉米病虫发生防治情况及周报表》36期,草地贪夜蛾发生及防治情况表20期,草地贪夜蛾性诱逐日诱蛾量报表和周报表16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为科学有效开展病虫防治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二是扎实开展小麦、马铃薯、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全年组织4支机防队开展小麦病虫统防统治示范6500亩,马铃薯病虫统防统治示范2500亩,玉米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示范3000亩,全县小麦病虫害统防示范区综合防效达93.2%,病虫危害损失率2.3%;马铃薯病虫总体防效92.6%,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下,实现了防虫保粮增收目标。三是突出重点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以夏玉米为主,设立重点系统监测点4处、性诱监测点25处、布控性诱捕器120套,采取专人调查与自动虫情监测系统相结合,点杀点治与统防统治相结合,防效达91%以上,保障了秋粮丰产丰收。四是持续开展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建立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13200亩,茶叶绿色防控覆盖率达81.7%,有力推进了我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扎实开展植物检疫工作。全年共开展产地检疫注册登记种苗生产企业9家,填写《农业植物产地检疫申报单》10份,发出《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合格证》10份,产地检疫香菇菌种1210吨,天麻1500吨,木耳500吨,羊肚菌60吨。检疫备案马铃薯种子103吨、玉米种子65.134吨、蔬菜种子0.825吨、小麦种子0.6吨、大豆种子6.730吨,花生种子1.9吨。认真开展了小麦腥黑穗病、毒麦、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红火蚁和柑橘小实蝇等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保障了我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贸易安全。六是认真开展外来入侵病虫害调查普查工作,完成数据录入。(四)积极参与供港蔬菜基地建设围绕十里坪镇梁家坟等6个村2700亩供港蔬菜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萝卜、甘蓝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编印了《生产技术规程》、《栽培技术要点》及科学用药宣传册、病虫害害防治指南等资料6000余份。联合市农技站、市植保站召开了种植技术培训会,组织开展技术指导,建立萝卜、甘蓝品种试验基地10亩,参试品种18个,筛选出适宜种植中萝1号、中萝3号、新白玉春、小白龙4个萝卜品种,春丰6号、铁头、旺旺、韩绿4个甘蓝品种。(五)加强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等篇目,进行研讨交流。组织学中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农业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作风能力提升年等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组织建设,及时召开党员大会,完成支部换届选举,配强力量,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工作效能提升,为全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们积极配合支持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村包扶工作,抽出两名技术骨干驻村,先后为富水镇沐河村投入产业扶持资金3万元,组织干部入户包扶;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土地复耕整治等各项中心工作。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获批全省农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技中心第二批百个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基地、商洛市植保植检先进集体、全市植保技能大赛三等奖、商洛市种子管理站全市品种试验示范先进集体。三、存在主要问题一是经费缺口较大,尤其是包扶驻村和抓粮食重大技术示范点建设财政没有安排专项资金;二是技术力量有限,技术指导服务存在死角死面;三是因遭遇6月中旬洪涝和“7.3”大暴雨等严重自然灾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品种和密度对比、大豆品种对比等试验和多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被毁坏。四、整改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我们将认真贯彻“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双藏战略,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植物检疫、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工作,为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实施种子振兴行动,保障用种安全。围绕粮油生产抓好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做好种子质量监督,严格落实种子销售备案制度,配合做好市场管理,确保农民用种安全。2.认真贯彻“双藏”战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和耕地质量评价,指导高标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加快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规范间套、垄作、旱作节水等重大增产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指导群众科学防灾减灾,稳定粮油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高质量发展。3.加强监测防控,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强化病虫草监测工作,正确指导群众开展病虫草防治;扎实做好小麦、油菜、马铃薯、玉米等作物的病虫防控工作,保障粮油增产增收;推进绿色防控技术普及应用,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和农药减量控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要加大植保技术、植物检疫条例等的宣传力度,严格按规范做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监管,认真搞好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普查及扑灭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积极开展新型植保器械和高效低风险农药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4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包扶工作。5.认真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农情监测、种子和化肥、农膜等农资市场需求监测工作。6.积极配合支持完成县、局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3年获批全省农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2、全国农技中心第二批百个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基地。3、商洛市植保植检先进集体。4、全市植保技能大赛三等奖。5、商洛市种子管理站全市种子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