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殡葬殡仪管理所(商南县殡葬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殡葬工作提供保障。负责拟定殡葬管理工作规划;负责殡葬管理执法工作;督促、检查殡葬殡仪管理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查处殡葬违纪违法行为;负责丧葬用品市场管理;负责公墓园区日常管理和服务接待工作;负责推进文明殡葬的社会新风尚。 | |
住所 | 商南县环城东路8号 | |
法定代表人 | 章斌 | |
开办资金 | 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2万元 | 4.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进行了名称、法定代表人、宗旨业务范围、办公场所进行了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积极推行并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的殡葬改革工作精神和要求,以开展“墓地治理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深化殡葬综合改革,有力推动全县墓地治理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殡葬改革工作要求,以开展“墓地治理专项行动”为抓手,以治理散埋乱葬为核心,以成效巩固提升为重点,围绕创建市级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为目标,聚焦“三沿五区”,按照“治理存量、遏制增量”的总思路,周密部署、强化举措,扎实推进,不断深化殡葬综合改革,积极探索节地生态安葬,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并取得较好成效。二、工作成效一是墓地治理成效明显。通过采取“拆、改、迁、遮”等方式,对全县“三沿五区”摸排的1286座违规墓地,完成落碑、拆除治理14座,绿化治理1272座,基本实现了“见林见绿不见碑”和违规新建墓地“零增长”目标。二是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逐步完善殡葬设施建设。完成村级公益性公墓国土空间规划布局调整16个,批复7个项目,2023年底已建成2个村级示范性公益性公墓。积极规划落实县级公益性公墓、火葬场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申报工作。为商南县殡仪馆增配1辆殡仪车、1台消毒设备、6套冷藏设备、1套火化设备。三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扎实做好殡葬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制定印发了《商南县民政局关于2023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发送3万余条纠陋习、树新风的“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手机短信,完成清明节期间安全、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工作。严格排查墓区、祭扫焚烧点等重要场所和消防设施、老旧电线等安全隐患问题,重点部位设立了祭祀防火点和防火警示语,殡葬领域不安全事故“零”发生。三、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殡葬改革涉及千家万户,我县殡葬风俗已形成多年,很多群众对殡葬治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造成违规建墓,治理工作难度大。二是墓地治理没有完全达到“见林见绿不见碑”的成效。因镇办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镇办仍存在“三沿五区”范围内新建墓地现象、存量墓地治理的苗木过小或缺乏管护而枯死、超大墓碑仍未采取降碑治理措施,反复通报的问题未采取有效治理,没有完全达到“见林见绿不见碑”的效果。三是用地审批手续难。我县属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公墓用地手续办理严格,需要省市相关部门逐级审批,导致项目建设进度相对滞后;目前我县村级公益性公墓大部分无用地审批手续,项目无法推进。同时,镇(办)村(社区)申报公益性公墓项目积极性不高,因公墓建设用地要需要自然资源部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项目村因缺乏征收规划调整测绘费、林地补偿费和建设资金,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四是殡葬执法难。群众占用耕地、林地修建活人墓,自然资源部门、林业部门对其进行罚款后无其他有效措施恢复原地貌。涉及殡葬改革和管理的法规少而含糊、执法刚性不足,造成殡葬执法行为得不到切实的执行。民政局殡葬执法大队只有责令其停工整改的权利,没有强制执法权,被处罚人拒绝执行,殡葬执法大队束手无策,遇到违反殡葬管理条例规定情况的只是通过口头宣传教育。教育无果时,未有强制处理。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持续宣传殡葬工作相关政策规定,加大惠民殡葬政策兑现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二是强化组织领导。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继续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主动扛责、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殡葬改革相关工作常态化推进。三是夯实工作责任。要强化统筹协调、工作指导和督办落实,打破条块分割、促进上下联通,实现力量聚合、重心下移,努力营造上下联动、左右配合推进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强大合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工作举措,不断巩固墓地治理成果,推动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持续深入。一是持续深入宣传。持续宣传殡葬工作相关政策规定,加大惠民殡葬政策兑现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发挥村(居)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修建“活人墓”“硬化大墓”“隆丧重葬”等不良习俗,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殡葬改革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巩固治理效果。持续开展墓地治理专项行动“回头看”,通过查漏、撤网、补苗、降碑等措施,进一步巩固提升墓地治理成果。加大巡查工作力度,对新建墓地和整治不到位、不达标的墓地进行通报曝光,限时治理到位。三是加快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使用”“以年度用量确定年度建设量”的原则,分年度、分步骤实施。加快推进富兴社区、柳树湾村已建成公墓的绿化和提档升级。抓好耀岭河村、上河社区、十里坪社区等公益性公墓建设,督促清油河社区、青山镇青山社区完成公益性公墓示范点建设欠账任务。强力推进县级公益性公墓、火葬场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将采购的火化炉安装到位,发挥作用。四是抓好示范引领。重点抓好墓地治理点打造、红白理事会设立及殡仪服务、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和生态节地安葬、文明祭祀,以及综合执法与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工作。同时,联合资源局、林业局、发改局倾力打造县级“一馆一墓”服务示范单位。五是健全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工作专班和督导专班“双专班”机制,建立健全联合检查、联合执法、情况通报和舆情处置等工作,推动形成以属地管理为主、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常态化监管工作格局。要强化工作指导和督办落实,切实用好“双专班”机制,加大督查检查频次,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难题,在一线探索经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