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西安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4 09:56
单位名称 西安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提供水文服务。水文监测、水文预报、水文信息管理、水文研究、水文行业宣传、水文科技咨询与有偿服务。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新华街43号
法定代表人 晁智龙
开办资金 1657.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05.09万元 1065.1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省水文中心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水文业务工作有序开展1、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完成2022年3处水文站、13处雨量站提档升级建设项目分部工程验收;配合省中心完成2023年水文站提档升级和西安水文巡测基地项目前期工作;完成4处卫星雨量站和漕运明渠水位站建设任务,为青岔水位站安装雷达测流系统;4处生态流量站工程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2、水文测验工作。全年施测流量826次,水峰41个,单沙1905次、断沙12次、沙峰22个。基本雨量站自动监测资料整编率100%。水位站自动监测资料整编率100%,对辖区内水文站水毁情况进行统计上报。积极开展水文巡测工作,完成黑峪口等4站对比试验分析任务。配合省中心与气象局和水务局完成“三道防线”雨量站点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3、水情预警预报工作。13条河流18站次出现起报以上洪水91场,其中超警戒洪水6场。常年水情站信息总差错率0.05%,网络传输率99.8%。常年水情信息报送率100%,汛期站信息报送率保持在97.2%以上,灾害性暴雨洪水过程水位信息报送完整率保持在99.95%以上。发布水情快报57期,月水情简报11期,报汛质量通报11期,制作预警断面预测预报61期共计600站次。4、水资源监测工作。按时报送2022年水资源公报、简报编制所需的资料。向各级部门发送生态流量监测数据2000余条。完成辖区秦岭北麓重要峪口9处水资源监测(水量)断面的数据收集复核工作,报送监测数据1500余条。9处水质水生态监测断面采送样品500余个。修订《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铜川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分析试点报告》通过部水文司组织专家审查。《西安水文年报2022》正按照编制大纲有序进行。二、全年工作亮点纷呈与西安市水务局建立联合会商预警机制,联合下发《西安市辖区内主要河流洪水预警信号联合发布管理办法》,为更好开展西安市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积极配合省中心开展北洛河堰塞湖应急抢险处置工作,为省市防汛减灾和应急部门提供了准确水文数据;“8.7”灞河罗李村站预报预警案例被省中心评定为2023年度预报预警案例三等奖;2023年1月至10月水文资料整编质量较高,在全省排名靠前;今年获4项发明专利;1名职工在水文勘测技能竞赛中获三等奖,并获“陕西省水利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为11个自动水文(位)站安装风力发电机,使自动水文(位)站用电实现风光互补,确保了自动站的稳定运行。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基本水文站仍属于驻测类型,巡测工作开展较慢。二是监测全要素、全量程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员素质不适应水文现代化发展要求。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要全力做好防汛水文测报工作,深入开展测报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四预”措施。二要加快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监测能力水平。三要加强水资源水生态监测,持续做好秦岭北麓重要峪口9处水资源监测(水量)监测数据的收集复核和3个生态流量监测断面监测工作。四要全力做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快推进生态监测站点建设工作。(4)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