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长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障网络安全,推动互联网信息化发展。负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相关工作。 | |
住所 | 延长县县委办公楼后院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汪小花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延长县委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4万元 | 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县委、县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1)做好集中宣传。组织全县政务新媒体围绕重要新闻积极宣传转载,扩大了宣传半径,2023年累计发布信息32405条;积极配合完成省委网信办举办的“沿着黄河遇见海•潮起三秦看征程”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做好“消费者权益日”“国家安全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普日”“信用记录关爱日”“宪法日”等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3万余份,接收群众现场咨询2000人次。(2)牢牢掌握网络空间治理的主导权。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我们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主动占领舆论宣传阵地,积极开展网上舆论斗争。(3)紧紧握牢网络空间治理的主动权。充分研判我县在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以问题为导向,加快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扎实落实网络预警监测值班值守制度,严格按照7×24小时工作要求安排专人紧盯网络动态,实行人工+智能的监测方式,每天一报告、每周一研判,切实做到“日报告、周研判”。(4)及时把握网络空间治理的处置权。为切实落实好《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我们联合公安、文化等部门深入开展了“净网”“清风”“剑网”“护苗”等系列专项行动,将网络信息生态治理与各相关部门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开展网络空间生态治理。2023年共监测网络舆情信息17873条,其中负面信息1048条,共发出舆情预警告知函14份,收到涉事单位情况说明14份,印发舆情周报39期,舆情专报1期。(5)网络安全资产摸底统计详实精准。2023年我中心在第三方技术公司的配合下对全县各镇各部门单位网络资产数据进行了全面梳理,共统计我县网络安全数据涉及31个网段,400个IP地址,1429台计算机终端、29台服务器,6个应用系统,为全县今年网络安全排查提供了基础数据。(6)网络安全业务督导检查及时有效。今年共组织开展3次网络安全检查工作,全年累计发现2158个漏洞风险、其中500个高危漏洞、582个中危漏洞、1076个低危漏洞,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已按照要求给各相关部门单位下发函件,并通过现场、远程指导已全部整改完成。随后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对4个网站进行了渗透测试,共发现6个风险隐患,4个高危、1个中危、1个低危,现已全部完成整改。(7)网络安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2023年6月,召开了全县网络安全业务培训会,采用线下现场讲解+模拟演练方式,达到了以练促防,以练促改,以练促进的目的。(8)强化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印发了《延长县加强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工作的若干举措》,要求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行业监管部门建立健全信用监管工作机制,结合部门行业管理数据,建立完善企业信用档案。(9)加强“双公示”信息归集共享。按照延安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双公示”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2023年以来,累计上传行政许可信息501条,行政处罚信息88条。(10)积极做好信用修复。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市场主体,及时提供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按程序停止公示其失信记录,终止实施联合惩戒措施,帮助市场主体重塑信用、走出困境。(11)全面完成“秦政通”APP注册工作。为进一步提升部门办事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助力政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我们积极协调指导全县各部门单位注册激活“秦政通”APP,目前,全县“秦政通”注册数3392人、激活数3363人,激活率达99%。(12)改进宣传方式。我们把12345市民热线与“网络安全宣传周”、“信用关爱日”等宣传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上门入户等形式,大力宣传12345市民热线的应用方式、办理程序等内容,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减少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13)健全运行机制。为充分发挥12345智慧政务服务平台“桥梁纽带”作用,印发了《延长县12345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组织机构、办理程序、工作职责,建立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通报机制,每月对承办单位办理情况进行通报,2023年共印发通报11期。(14)提升办理质效。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督促相关单位按时办理群众诉求,2023年平台共受理工单1277件,已办结1221件,群众满意率92.31%。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共受理留言12条,已回复12条。二、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网信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关于网信工作的重要指示,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扎实推进“三个年”和“十看十比创十星”活动落地见效,不断创新网络宣传方式,强化网络综合治理,坚守网络安全底线,持续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坚持改进工作作风,网信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完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和信息化支撑。三、存在问题。今年我们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理论学习深度和广度不够,对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内涵的把握和认识不够系统深入,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二是创新意识有待提高,工作的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落实工作的具体举措相对缺乏,工作创新和工作亮点较少。三是工作作风有待加强,工作中存在消极应对的现象,对于部分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四、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扎实履职、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突出问题导向,创新网络宣传、净化网络空间、紧盯网络安全、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提升12345平台质效、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为推动延长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五、下一步打算。始终坚持以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关于网信工作的重要指示,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