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文化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艺活动宣传、收集、整理文化遗产。 | |
住所 | 商南县城文化路14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玉华 | |
开办资金 | 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文化广播影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78万元 | 0.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文旅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党建铸魂,担当作为。文化馆党支部一年来,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及文化工作者学习局党组《关于2023年春节后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工作的通知》1号文件、观看《永远吹冲锋号》等警示教育专题片,制定了《商南县文化馆支部主题教育学习计划表》和实施方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有序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教育活动。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馆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开展各项文艺活动60余场次,启动“大地欢歌”商南县乡村文化活动年工程,以丰富的文化供给满足群众需求:文化培训、文艺演出、非遗工作花开千树,收获满满,市民百姓评价文化馆点亮了一盏灯,让市民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开心快乐。(二)公益培训,走深走实。文化馆多功能区常年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全年免费开放培训科目有少儿书法、舞蹈、钢琴、声乐、绘画受益人数达9000余人次。其中7月14日至31日,暑期青少年免费开放公益培训受益人数达5000余人次。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基层文艺骨干广场舞培训”、“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庆三八广场舞公益培训”2场,培训人数达1200人次。开展“送文化”下基层培训情况2023年2月初开始,文化馆文化工作者分别派到富水镇桑树村、城关镇西关村、五里埔村、十里铺村、五里牌村、郭家村、试马镇试马街社区等地开展了“送文化下基层”--非遗花棍舞公益培训活动。培训人数达2500余人次。非遗传承保护情况我馆完成10名市级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并成功入选市级传承人名录;3项市级非遗项目(商南县水晶眼镜传统制作技艺、冯氏传统手工扯面制作技艺、莲花台河灯);我县陕西省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设立的“商南泉茗手工茶工坊”、商洛市硕亿水晶珠宝有限公司设立的“鹿城水晶非遗手工制作工坊”2家单位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非遗工坊。并积极申报完成了省级示范县工作;积极推进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申报(资料整理审核、视频制作)等工作。3月28日至30日,javascript:void(0);文化馆组织开展“非遗花棍进校园文化传承助双减”公益培训活动,培训人数达450余人次;4月2日“非遗演出进景区活态传承引客来”文化馆非遗进景区活动走进茶海公园演出;4月29日,商南省级非遗绒绣参加商洛城际列车迎宾活动非遗展;5月7日,商南市级非遗--商南水晶参加全国纪实散文征文大赛启动仪式活动;5月25日,商南县非遗产品及商南花灯、商南民歌参与“相约天然氧吧˙畅游22℃商洛”2023中国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活动;6月10日,在文化广场,成功举办商南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分别被陕西百灵炫、今日头条、群众网、人民数字联播网、中国农科新闻网报道上等各大媒体被报道;8月7日商南县文化馆雷燕同志代表参加“大地欢歌”陕西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赛荣获二等奖;8月16日至20日,在西安浐灞新区,商南县文化馆雷燕带队参加第十届中国西部文化和产业博览会。数字文化建设及线上全民艺术普及情况按省厅文件要求,2023年我县继续被列为公共文化云项目实施单位。我馆完成项目任务:2场活动直录播、1门全民艺术普及课程、1场新媒体宣传与服务推广活动、组织服务30人次的培训、在线场馆及活动更新与推送信息44条、20个基层文创与非遗产品。完成3场演出直录播活动;完成2场全民艺术培训广场舞公益培训直播课;采集场馆及活动信息数量44条。陕西省公共文化云上我馆组织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干干净净迎新春热热闹闹过大年”商南县2023年群众优秀作品展14期,同时在文化馆公众号上同时展出14期,共计28期,服务1.2万人次。已上传场馆活动信息51条;入住培训老师2名。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春节期间开展了14场大型非遗花灯民俗展演活动(其中2场直播),线下观众约5.68万余人,线上浏览量约15万人次观看,演出深得群众喜爱和好评。4月10日,文化馆在过凤楼镇徐家店广场,隆重举行2023年“大地欢歌”商南县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仪式;4月16日,文化馆开展“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馆五里埔分馆开展广场舞公益培训暨“走田间进农户送文化”春风志愿服务活动;5月6日,文化馆带队参加陕西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青山镇分会场文艺演出;5月10日,文化馆参加“以书为媒.相聚商南”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工作会议联谊文艺晚会;5月11日,商南县“科技下乡委员行”暨“三进三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文艺演出;5月22日至28日积极开展首届商南县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线上线下服务1.65万人次;6月20日商南县文化馆“粽”情端午节颂歌献给党“迎端午庆七一”党群同心欢度双节文艺演出走进城关街道皂角铺村;7月7日javascript:;“大地欢歌舞动鹿城”商南“邮政杯”第一届广场舞大赛;8月1日共叙鱼水情同筑强军梦——商南县举办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双拥文艺晚会。9月28日,商南县文旅局党总支联合南大街社区党总支开展“迎中秋·庆十一”文化惠民演出,10月1日,商南县文化馆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笃行不怠新征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文艺汇演。10月13日,商南县文化馆开展“爱在金秋情暖重阳”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对共建主题活动演出;10月22日,县政法委、民政局、库管中心、城关街道办、县文化馆、文明路社区、香水湾小区党支部联合开展“相聚重阳节情系香水湾”文艺汇演活动;11月25日,由商南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商南县文化馆策划、承办的“大地欢歌舞动鹿城”2023年度群众广场舞大赛圆满落幕。线下观众达0.7万人次,线上观众达4.8万人次。文旅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余场次,总服务时长300小时,4月16日,开展“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馆五里埔分馆开展广场舞公益培训暨“走田间进农户送文化”春风志愿服务活动,6月20日开展“粽”情端午节颂歌献给党“迎端午庆七一”党群同心欢度双节文艺演出走进城关街道皂角铺村;10月13日,开展“爱在金秋情暖重阳”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对共建主题活动等服务对象涵盖城镇、乡村、社区的中老年、小孩,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彰显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2023年非遗进校园活动10次,文化工作者下基层培训30场次,累计公益培训人数达9500余人次;全年免费开放培训人数达9000余人次;文化惠民演出70余场次,总服务人次22.68万。其中,春节期间开展了14场大型非遗花灯民俗展演活动(其中2场直播),线下观众约5.68万余人,线上浏览量约10万人次观看,演出深得群众喜爱和好评。二是非遗传承保护情况:我馆完成10名市级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并成功入选市级传承人名录;3项市级非遗项目;6月10日,成功举办商南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8月7日商南县文化馆雷燕同志代表参加“大地欢歌”陕西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赛荣获二等奖。三是圆满完成2023年数字文化建设及线上全民艺术普及任务。三、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专业人员不足;二是经费不足问题;五、整改措施1、依靠群众力量,调动社会文化、文艺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一个很好的路子。今年来社会团队、曹德有等20余位文艺骨干人士,积极协助配合文化馆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联动联合与企联合、与村(社区)联合、与机关联合,互为平台,资源共享,共为地域发展发力。体现文化的媒介性、广泛性。2、在争取上级经费的基础上,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予以资助。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提升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着力开展好免费开放培训,在培训数量、质量上下功夫,使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上个新台阶。落实免费开放工作,常态化做好全年各项免费开放工作,暑期少儿各类培训等活动。二是加强学习,提高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增强服务发展的本领和工作的责任感,锻造一支合格的文化干部职工队伍。三是落实分馆制。按照省市要求,规范指导各镇办推进总分馆建设,确保分馆建设到位,管理到位。四是强化业务提升。积极参与上级部门主办的各类社会文化艺术活动。请专家到我馆进行各类专业培训,特别对加强分馆制的培训。选送业务干部到对口的培训机构进行专业培训,强化业务能力建设。五是落实“文化工作者”人才计划。加强“文化工作者”支持计划各类培训。对各乡镇贫困村进行文化扶贫。“送艺下乡面对面辅导培训”“手拉手公益文化乡镇行”,让普通群众和农民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角,为农民文化艺术节提供人才。六是精心策划重大文化活动。全力配合县上所有的重大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春节闹花灯、妇女节、全国非遗宣传日、广场舞大赛等,积极带领文艺爱好者参加省市县比赛,争取拿到好的奖项。七是积极开展非遗调查、收集、整理工作,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增强非遗动态传承,加大非遗保护、宣传力度,继续申报商洛市第六批市级非遗名录,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民歌教唱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