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和能源推广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农村能源技术,组织农村能源项目实施,进行安全管理、技术服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 | |
住所 | 商南县城文化东路34号 | |
法定代表人 | 万平 | |
开办资金 | 16.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2.73万元 | 62.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根据商南县人民政府商南政任字[2022]13号文件,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万平,并严格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认真完成各项业务工作(一)村庄清洁行动成效显著。印发《商南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21-2025年)实施方案》《商南县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要点》等文件,扎实开展“干干净净迎新春,热热闹闹过大年”、“过元宵”、“迎五一”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报送宣传信息110篇,激发群众参与村庄综合整治积极性,群众投工投劳1.6万余人次,投入整治资金128.6万元。加强数据调度,开展督查督导111次48人,发现问题45个,现场整改问题43个,下发交办单2份。村庄容貌焕然一新,清洁卫生成为日常规范。(二)“干净商南”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成立“干净商南”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干净商南”创建活动农村领域工作专班,明确农村领域工作标准、重点任务清单、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从整治道路环境、整治河道沟渠、整治房屋庭院、整治乡村田园、整治农村集贸市场、倡导树立文明新风六方面持续发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0596人次,投入整治资金60.5495万元,清理农村公路467条1309.2公里;清理农村河道196条666.6公里,清淤疏浚房前屋后沟渠1122处;清理农户庭院2397户、残垣断壁85处、乱搭乱建61处,改造提升土坯(石板)房28座、农村厕所836座;清理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数量121.196吨;整治乱停乱放463处、出店经营248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358次,建立村规民约的村数130个,治理移风易俗495人次。达到全域整治、全面提升。(三)农村改厕工作持续推进。投入中省资金627万元,争取一般债券项目资金500万元,用于本年度6373座卫生户厕改造及县级两个管护示范站建设,截至12月初,6373座户厕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待验收。试马镇荆家河村、青山镇草荐村两个农村卫生厕所管护示范站正在筹建中。起草《商南县厕所革命后续管护方案》,督促镇办建立了符合实际的后期管护方案。制作6000余个喷涂二维码的改厕标识牌,为每座卫生户厕挂上独有的“身份牌”,便于获取改厕农户信息及相关改厕政策。开展问题户厕“回头看”、改厕质量“大比武”等活动,按照要求摸清我县已改户厕类型并统计上冻区域,明确各村的类型定位,打造了金丝峡镇太子坪村龙凤湾厕所粪污太阳能一体化污水处理,十里坪镇碾子坪村高寒缺水区域窖水改厕水,青山镇草荐村三池一体化,城关街道办几户联建等4种示范模式。印发改厕专项通报12期、发布30篇改厕宣传信息,联合水利局对全县10个镇办的改厕质量、改厕进度、档案资料及活动月的工作部署情况进行了督查,发现并整改问题52个,确保农村卫生厕所改的标准,改的能用。(四)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升。一是全面摸排了秸秆利用现状,建立1套县级秸秆资源台账。宣传主要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技术,向市局、环境局上报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月报。启动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项目,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为重点,建设4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3%。二是开展农膜销售市场检查,共检查农资市场门市23家,未发现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违规现象。开展农田残膜捡拾行动,全面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建立2个省级农田残膜监测点,3个农膜定点回收站,完善残膜监测及市场化回收利用体系,农膜回收率达85.6%。(五)受污染耕地土壤防治措施落实。排查121个受污染耕地田块分布、种植、周边环境等情况,核定污染面积657.77亩。采用优化施肥、品种调整、深翻耕等措施安全利用中轻度污染耕地492.18亩,季节性休耕土地153.43亩。分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总结成功经验模式,完善治理台账。投入资金5.6万元,在十里坪镇白鲁础村院子组、石门下组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示范。建立4个市级农产品协同监测点,采集玉米样品8份送检,完成年度治理任务。(六)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任务完成。布设踏查路线4条,踏查点52个。共计发现51种外来入侵植物,对13个物种设置了40个标准样地。按时上报系统数据,完成《商南县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质控报告》、《商南县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技术报告》《商南县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工作总结》。(七)农村沼气安全管理常态开展。检查大中型沼气、养殖小区沼气工程32处,农村户用沼气2613口,整改安全隐患47处。开展2023年农村能源“安全生产月”、全市农业农村领域消防安全大排查活动及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发放资料1000余份,深化安全意识。督促镇村落实属地管理职责,检查农村户用沼气设施,指导业主对闲置沼气池定期检查,做好防护措施;对废弃沼气池进行填埋或结合改厕进行改造,全年未发生沼气安全事故。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有效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奠定了扎实基础。三、存在问题一是县人居办定位不清,由农环中心兼管,与各部门、单位协调沟通不畅,工作疲于应付。二是农村改厕任务大,资金严重不足,技术力量短缺,群众参与率低,改厕进度慢、质量不高。三是对农业面源污染缺乏长期的基础性监测调查与研究,农业污染基础数据不完善,有效的防控技术标准和措施无法制定,工作缺乏专项资金支持,行业治理工作水平急需提高。四是能源建设项目资金在省市转移支付资金中被取消,已建沼气工程闲置或废弃数量逐年上升,“三沼”综合利用少,综合效益提升不明显,能源建设基本维持在管理和维护方面。五是涉及农业环保职能部门职责履行不到位,部门合力尚未形成,联席会议、部门协调、监督考核机制未完全落实,也未严格执行。四、改进措施针对问题,中心认真研究,强化措施,在工作中具体抓好以下几点:1、抓好单位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打造一支高效干部队伍。2、落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杜绝违规违纪、不正确履职等情形发生,各项工作争取进入局属单位考核优秀阵列。3、履行农业生态环保牵头单位职责,制定实施方案,联系成员单位,统筹协调推进工作,协助局农业生态环保领导小组对相关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4、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及时督促五大专项工作办公室认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2024年工作打算(一)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聚集牵头部门的力量,形成乡村共建、资源共享、干群共融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机制。从严从实推进监督、考核和问责机制,强化对各镇办的考核,加大奖惩力度,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水平。巩固秦岭山水乡村、“干净商南”创建工作成效,确保全县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开展农村改厕攻坚行动。围绕农村改厕工作要求及农村改厕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和机制办法,把质量放在首位,加快改厕进度的同时保障施工质量。完成2023年卫生改厕县级验收工作,加快推进2024年卫生改厕年度任务,及时兑付资金。严格“村级自验、镇办验收、县级抽查、市级督查”程序,逐村逐户进行验收,确保农村改厕建的好、用得成、群众满意。积极开展改厕入户宣传工作,提升群众知晓率,激发群众兴趣,鼓励农户参与改厕。加强改厕与污水治理有机衔接,科学解决粪污排放问题。(三)开展农业生态环保工作。细化落实“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臭氧污染防治、污染减排工作等目标任务。以大气、土壤、水污染防治为重点,持续推进中轻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重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实现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积极开展秸秆还田和“四化”综合利用,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工作,做好农田残膜调查监测,开展适宜性覆膜评价。控制种植业污染、巩固提升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防治成效,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四)开展农村能源服务工作。探索沼液沼渣和有机肥开发利用市场体制机制,为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产品产业链发展提供科技示范。对现有户用沼气、养殖沼气开展常态化检查,落实夏秋农村能源安全生产镇办属地管理、业主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