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国有资产总值稳步增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日益壮大。截止2022年12月31日,纳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单位共204户,因机构改革原因较上年减少13户。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544069.28万元,负债总额84686.48万元,净资产总额459382.80万元。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2022年末,全县等级公路2484.958公里;水库4座;城市道路51.5公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保障性住房8520套。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有序推进。1.持续完善制度体系。一是修订了《商南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商南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二是建立公物仓管理制度,推动资产共享共用,制定了《商南县行政事业单位公务仓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三是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出台了《商南县财政局关于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2.不断夯实管理基础。一是加强信息化工作,提高报告数据质量,完成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年报和月报统计报送工作,并做好资产管理业务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工作。二是扎实开展资产专项整治。根据财经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组织开展资产领域专项清查检查工作,重点对七个方面问题开展清查和对照检查,有效解决资产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成效。三是着力构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体系,合理把控资产配置程序,有效监管资产处置行为,持续加强资产使用管理,积极督促资产收益征缴。截止2023年10月,我县完成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026.5万元,国有资产处置收入10.36万元,房屋租赁收入130.38万元,场地租赁收入50.09万元。3.有效盘活闲置资产。一是根据市局要求,制定了《商南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统筹资源、全面覆盖、因地制宜、激励约束的原则,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登记,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二是对条件成熟的闲置资产提交县政府审批,依法进行公开处置,合理、有效、逐步盘活闲置资产,避免资产因长期闲置而流失,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对低效运转及闲置资产,采取调剂使用,整合利用、出租出售等方式分类盘活。4.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一是为巩固秦岭违建别墅问题整治成效,结合县域实际,制定了《天鹿生态养老产业建设项目房屋日常管护方案》,坚决防止改变使用性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将在专项整治工作中查出的县粮食局未按“先报批、后处置”管理规定违规处置车辆问题移交县纪委,并进行通报处理,规范国有资产处置程序,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三、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刻保持畏惧心理,平和心态,不断加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学习,参加各种警示教育,时刻提醒中心人员,算好廉政账,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上追求高标准,生活上追求低要求,纯洁交友,管好自己及亲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四、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提升资产数据真实准确性。通过今年11月开展的针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清查检查,强化各单位资产管理的主体意识,健全资产台账的动态管理,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制度,对资产增减变动及时进行会计处理,确保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并要求各单位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要求,做好在建工程竣工决算、历史资产入账、计提折旧等工作,做到账实、账账、账卡相符。二是加强了日常监督检查。加大了对单位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及资产有偿使用情况的检查,建立和完善资产有偿使用审批和资产报表定期上报制度,督促检查单位夯实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三是加强了重点监督检查。加强对重大资产管理事项过程环节的控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五、存在的问题1、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不高,长期存在“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现象。国有资产管理力量不足,管理人员兼职多、更换频繁,职责不明晰,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齐抓共管合力不足。2、资产管理基础薄弱部分单位未实施资产条码化管理,资产配置和资产处置不按制度执行,造成家底不清;会计核算不规范,导致账实不符;部分未入账资产长期游离于账外,已批准报废资产长期不处置,未设置对账机制,导致账账不符。3、管理质效有待提升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不够,资产“存量”管理与预算“增量”管理尚未形成有机统一整体,公共资源盘活和绩效评价运用不够,公共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摸底困难。六、整改措施1、搞好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和产权登记,摸清底子,及时清理账外资产,收回被私人无偿占用的财产。2、健全国有资产财务账目。使国有资产登记台账制度化,做到账、卡、物、证、表相统一,避免因人员变动及其他原因而引起资产流失。3、进一步加强处置资产的审批管理。四是深化国有资产改革,推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审验制度,把单位上的三证收回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软件功能,把车、房、土地、资产收益纳入软件统一管理。七、下一步工作计划1、不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意识。一是深化思想认识,明确部门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产权意识、规范意识、绩效意识,为民管财、为民守财;二是依法依规管理国有资产,加大日常监督管理,研究制定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办法,针对漏洞和薄弱环节,联合纪检、审计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严肃处理违规违纪问题。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一是进一步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充实工作力量,建立完备的工作流程和标准要求;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积极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考核管理,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提升财政资产管理能力和水平。3、持续规范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一是加强资产及时入账和限期处置,对单位未入账资产以2个月为期限要求入账,对已批准处置的资产,特别是报废资产以3个月为期限按规定处置,确保账实相符;二是严格执行月报、年报和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及时解决资产管理过程中发现的管理漏洞,确保真实、全面、准确的反映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三是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加强数据分析和综合利用,为规范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4、积极推动国有资产节约和高效使用。一是优化资产配置。依托“财政云”平台建设,将资产管理嵌入财政预算管理核心环节,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调整存量,从源头上提高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大资产盘活利用力度。通过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和分类盘活,对一些闲置或者机构改革单位低效运转的资产实施盘活;三是推进资产共享共用。理顺公物仓运行模式,加快建立行政事业资产共享共用机制,通过财政一体化系统实现可调剂资产的网上共享共用,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