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南县> 商南县政务服务中心

商南县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4 09:20
单位名称 商南县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宗旨。政务大厅管理及运转保障工作;政务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行维护工作;指导各分中心、各镇(办)、各村(社区)便民服务工作;协助做好综合投诉平台及12345便民热线工作。
住所 商南县城关街道办阳光世纪广场3层、4层、20层
法定代表人 叶海涛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南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2.18万元 101.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审批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努力提升作风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思想主题教育活动,狠抓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按照主题教育学习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思想主题教育,及时参加主题教育、培训学习、“业务大讲堂”、“中国梦学习教育主题知识竞赛活动”,每天中午准时开展“红喇叭”主题教育集中学习,要求所有干部加强自学,撰写学习心得、学习笔记,营造浓厚的新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氛围。积极配合组织开展“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活动,所有县级领导及各入驻单位负责人均深入政务大厅,以群众身份体验办事流程,以干部身份服务办事企业群众,以领导身份检查指导工作。认真落实《加快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十个一”活动实施方案》,组织中心干部撰写廉政心得体会,撰写廉洁家书,签订廉政承诺,上廉政专题党课,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建设“高效清廉大厅”。2023年,共组织主题教育集体学习、培训会议41次,“红喇叭”学习192次,撰写心得体会每人9篇,开展主题演讲比赛1次,干部职工思想觉悟大幅提升,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二)强化标准规范管理,持续提升便利水平。持续推进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建设,进一步完善机制,优化政务服务供给,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文件精神,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要求,启动新一轮事项梳理再优化工作。按照简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方式、深化网办程度的目标,组织38个窗口单位重新梳理核对了陕西省政务服务事项中控管理平台县级实施清单1752项,第2次发布了包含管理标准70项、高频事项239项的商南县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同步印制标准化办事指南,进一步方便了办事企业群众,提高了服务质量效率。坚持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免费打印复印、免费刻章、免费邮寄、免费停车、免费茶水等便民服务,规范政务公开专区建设,设置功能齐全专人负责的志愿服务站,新增便民雨伞、充电站、AED等便民设施。一年来,实施免费刻章485套,免费邮寄348件,共收到企业群众送来的锦旗49面、表扬信19封。(三)创新机制提升服务,优化服务提高效能。严格对照改革任务责任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清单,聚焦政务服务痛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提升服务。一是规范延时预约服务,解决服务“断档”难题。为解决部分企业群众“上班没时办、下班没处办”的政务服务需求,中心在工作日执行延时服务基础上,增加了周六、日预约服务制度,制定印发《商南县政务服务中心实行“延时服务预约制”的工作方案》,累计受理延时服务825件,解决了“八小时”之外的服务“断档”难题。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推行帮办代办。在充分调研协调后,中心组织各入驻单位,共梳理发布帮办代办事项50项,成立县镇村三级帮办代办服务工作队,开展帮办代办培训,横向加强业务沟通,纵向强化服务指导,深化县镇村三级联动,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推进以来,全县171名帮办代办人员,已经累计办理帮办代办事项38223件,解决了部分企业群众“不会办、无处办”的难题。三是优化线下网上服务模式,深化异地协同跨域通办。聚焦企业群众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持续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优化线下代收代办服务模式,建立收件、办理异地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签定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代收代办相关单位责任分工,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技术,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远程帮办服务。2023年,在原有跨域通办的基础上,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湖北省丹江口市、郧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三省四地”跨域通办研讨,签订跨域通办战略协议。今年累计受理跨省通办103件,解决了企业群众“异地办事难”的问题。四是持续推动“一件事一次办”,让政务服务好办快办。按照陕西省政务服务线上“一件事一次办”业务清单,积极与各入驻单位探索、交流,通过召开业务协调会、专题会议等形式,将多个关联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现集成办、“一次办”,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目前已在政务服务平台累计上线“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七大类52项。(四)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树立文明窗口形象。始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抓手,不断强化措施夯实责任,持续深化文明创建,促进政务服务工作提升,树立文明窗口形象。成立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求,制定了详细的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细化责任明确到人。深入开展思想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文明礼仪服务提升培训班、应急救护培训班、帮办代办培训班,长态化坚持岗位学雷锋、无偿献血、文明交通、光盘行动、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进一步完善《商南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干部管理办法》,坚持定时评优评先,每月评出“红旗窗口”“优秀工作者”“办件之星”“标准服务标兵”进行通报表彰。《陕西日报》、《商洛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中心的服务工作,对中心的服务工作文明形象给予了高度赞扬。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中心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13880件,缴纳资金9.9亿元,其中非税收入2.23亿元,税务收入7.67亿元。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受理办结工单4477件。向县委县政府上报工作简报12期,向各入驻单位发出工作情况通报12次,在商洛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业务数据持续保持第一,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向好。三、存在的问题一年来,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高质量发展的政务服务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政务服务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诸多工作由中心牵头实施,但是“放”和“管”主要在政府各级部门,部分部门仅满足于派人进驻了中心、事项可以受理、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层面,并没有拿出“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来推动改革,主动砍环节、减材料、优流程、压时限的自觉性不高,甚至部分部门单位业务尚未进驻大厅,中心协调工作难度较大,造成有些工作措施如“三集中、三到位”难以高效落地。二是政务服务人员配备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企业群众的业务、服务需求升级,政务服务的形式不断创新,中心逐步增设“办不成事”“帮办代办”等窗口。但是由于中心人员不足,无法配备专人负责,均统一设置在导办台,实际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中心现有人员既要保障政务大厅正常运营,还要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优化营商环境、精神文明建设、政务服务“12345”便民热线管理等多项工作,人员配备有待进一步增加。四、整改措施一是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不积压问题,并积极与相关单位联系,建立有效沟通机制。二是积极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同时向上级部门争取增派人手。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中心将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热烈、最迫切的政务服务问题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质效,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会议精神,打造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政务品牌,推动我县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二)强化政务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与入驻单位部门联系,要求各部门选派业务素质精、协调能力强、纪律意识牢的同志到窗口工作,并保持窗口队伍相对稳定,不随意调整。二是加强日常学习。完善日常学习制度,进一步充实学习内容,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三是加强培训。组织学习中心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上级有关政务服务工作的政策文件,加强各项业务培训等,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养和专业技能。(三)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健全机制,培育引导中心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各项文明规范。二是发挥优势,持续开展文明交通、文明上网、文明餐饮等志愿服务,履行社会责任。三是针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制定科学、合理、规范、严谨的工作流程,促进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提高。四是拓展载体,积极参与“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无烟单位”等创建活动,以创建为契机促进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及形象文化建设。开展礼仪培训,以榜样的力量引领示范文明建设,深化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崇德向善的社会新风尚。(四)着力推进事项集中办理。2024年中心将对照陕西省政务服务事项中控管理平台发布的事项清单,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准确把握大厅事项的进驻动态,持续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促进政务服务大厅实现行政事项“应进必进”,使事项集中办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五)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重点,深化网办程度,推进“延时预约”、“帮办代办”、“跨域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持续梳理简化政务服务业务,印制高频事项及“一件事一次办”办事指南,加强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力度,强化基层政务服务工作指导,努力提升服务态度,着力破解政务服务的难点、痛点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