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编制了2023年度城建项目59个,策划包装了19个项目积极争取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2.包联项目39个,其中新建项目34个,前期项目5个,全年累计走访17个企业投资项目35次,召开政企协商会议5次,协调解决企业手续办理问题等15项。3.1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基本完工,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4.涉房领域风险化解取实效,定期召开了19次周调度会议,编送周报23期,会同管委会督查室开展联合督查15次。5.多举多措守好安全生产底线,全年组织检查在监项目320余家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231份,暂时停止施工通知12份,发现问题1069个,整改1069个,约谈警示17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6.自建房安全领域,共排查房屋31984户,其中经营性自建房2283户,非经营性自建房29701户,基本上实现了底数清、情况明。7.燃气安全领域,全区581家燃气相关企业完成系统录入及排查,检查发现的70处隐患全部完成整改,排查率及整改率均已达到100%。8.水务管理扎实有效,维护河道生态安全健康,全年共出动人员1950人次,联合执法6次,查处非法采砂案件4起,行政处罚4人,现场教育2起,回填遗留沙坑3处约9000方,清理河道内建筑垃圾20余处,有效杜绝非法采砂行为的复燃和蔓延。紧盯农村饮水保障,积极组织开展农户饮水安全春季、秋季敲门入户大排查,共排查7个街道办55个行政村3.3万户农户11.1万人,全覆盖、无死角保障水源安全和群众饮水安全。9.交通管理稳中有进。完成2023年农村公路路况检测,全面完成高铁沿线专项整治行动,完成117处交办问题整改销号,联合铁路管理部门建立了铁路路域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全年完成县乡路及农村公路隐患排查共32次,治理隐患75处;完成县乡公路排水(渠、沟)清理6处,约5.8公里,完成全区等级公路雨季破损修复98处。10.住房管理稳步推进,建立了全区住房领域整治专项行动协作体系、组织体系、联动体系。组织干部对全区9个保障房小区3045套公租房进行全面入户排查,对存在转租、转借、长期空置、拖欠租金、资质不符等问题的30户,已按照相关规定全部整改完成。11.城市管理日趋精细,持续优化人工+机械清扫双管齐下的环卫作业模式,通过定人、定岗、定位、定时分配任务,全面提升环卫作业效率。组织开展全区环卫提升大整治行动,垃圾收集清运6150车次,全年清运垃圾量5万余吨,完成区内约130万平方米绿化带日常管护,成立了260余人的防内涝应急抢险队,设置十个应急抢险分队,组织开展“5·25”防内涝模拟应急演练,有效应对“7·12”“7·28”两轮强降雨内涝抢险和雨后道路清淤,确保城区安全度汛。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建筑业总产值方面。全年建筑企业数量增加至52家,达到入库条件的企业27家,已经入库的企业20家,7家企业的入库资料正在审核中。2023年全年建筑业产值预估10.2亿元,同比增长8.75%。2.房地产市场方面。2023年开发面积24.7万平方米,相比2023年减少了11.9万平方米。全年办理预售商品房网签备案2738宗、33.2万平方米,交易金额达20.4亿元,商品房交易均价6141元/平方米。办理一手房交易过户2908户,交易面积33.7万平方米;二手房办理交易过户623户,交易面积7.7万平方米,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461笔,监管资金1.3亿元。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安全生产存在薄弱环节。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安全防护措施投入不足,违章操作、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城市精细化管理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城市管理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惯性思维和经验主义,没有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简单来说就是粗放式粗暴管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长效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发挥城市管理顶层机制的作用还不够强等。改进措施:1.持续开展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合力,加强建筑市场和现场监管的联动。2.提高精细管理。我们坚持以降低城市道路积尘负荷、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市容市貌提升等为具体手段,推进城市精细化精致化管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抓好项目建设。我们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支持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全面加强城市供排水、更新改造、公路交通、水利工程等基础性补短固强建设,高质量谋划、规划、推进项目,着力发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稳增长、惠民生、优功能、谋发展方面的重大作用。我们将全面完成已入库的14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7个及开工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任务2个,有力推进2024年城建项目建设,高新东路、支二路等城市道路建成通车,持续加快推进官油路、双陈路改造等交通基础建设工程,新建农田排碱沟生产桥梁3座和维修1座,完成农田排水(碱)保护工程建设任务。2.抓实服务保障。我们将不断提升助企惠民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和畅通窗口服务,在行政许可、房产交易、交通服务等方面,不断收获企业、群众更多点赞率和更高满意率。我们将深入推进二手房交易“一件事一次办”,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60个工作日时限,扎实推进20项行政许可事项、32项备案事项清单化、标准化、流程化服务,纳入窗口办理的建设管理类4项服务事项、房产交易类2项服务事项实现办事满意率和服务效率双提升。3.夯实安全底线。我们将持续落实保安全、保稳定要求,推动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全面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我们将深入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细致开展建设施工、城市运行、城镇燃气、房屋市政工程、河流防洪、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销号闭环台账,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任务。4.筑牢民生保障。我们坚持“三保”目标,用好城市规建管“三四五”机制,全面巩固房地产保交楼、化解不动产“登记难”、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治理“三无”小区等方面所取得的空前显著成效,持续深入开展房地产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尽快建立系统性、长效性防范化解机制。全力加快恒大三期等保交楼项目建设,积极稳妥处置房企风险,针对2024年有交付计划的房地产项目,我们将强化行业监管和跟踪监测,全力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我们还将深入推进房地产市场乱象、物业服务乱象治理,督促加快化解不动产“登记难”和根治涉房项目农民工欠薪。5.促进产业发展。我们将高度重视建筑业、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作用,把提升提质产业经济发展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们将持续做大做强建筑业总部经济,计划引进优秀建筑企业10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计划达15亿元以上。我们还将强化房地产业经济指标纳统和市场运行监管,做好房地产投资、商品房去化库存、成交均价监测等经济指标纳统;同时,积极引导房地产开发理性、健康投资,缩短商品房去化周期,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