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高新区应急管理局(渭南高新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强应急管理,为高新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应急管理,减灾救灾等。 | |
住所 | 陕西省渭南高新区香山大道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姜超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05万元 | 125.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是聚焦重大隐患,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推进有序。充分发挥区安委办统筹、协调、督促、指导职能职责,印发《全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全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组织召开全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推进会3次,聚焦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截止目前,部门检查、企业自查发现的58项重大事故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100%;省交叉检查组对我区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了5轮次交叉检查,共计交办我区一般问题隐患335项,重大隐患6项,现6项重大隐患已经整改并销号,剩余3项一般隐患正在整改。二是保持高压态势,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有力推进。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印发《关于进一步扎实做好冬春季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和督导检查的通知》,紧盯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拉网式全覆盖开展冬春季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压实压紧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切实消除问题隐患。自专项行动工作以来,全区共开展督查检查工作107次,排查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企业637家次,排查治理问题隐患621项,有效净化了全区安全生产环境。三是紧盯关键环节,重点时段安全风险防范到位。建立督导机制,在重要节假日、重要活动和重要时段印发《工作提示》和《安全生产工作简报》,并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带头,各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先后23次带队深入区内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落实整改责任,跟踪督办。全区11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各街办(社区)每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有效推动“中国—中亚峰会”、中秋、国庆等时段安全稳定。四是加强指导帮扶,重点地区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在“中国—中亚峰会”期间,成立驻点帮扶组开展为期1个月的安全生产驻点帮扶,累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65条。在安全专家的指导下,对全区16处重大危险源开展了多轮次督导检查。聘请安全专家对陕西恒盛诺德高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项诊断,并对存在的56项问题督促企业逐项整改。截至目前,全区各企业自查一般隐患352项,重大事故隐患36项,涉及问题隐患均已整改到位并实现闭环管理;五是夯实安全基础,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结合高新区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针对近年来事故暴露出的典型问题,逐项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控措施,提炼归纳形成了高新区安全生产领域“九个必须”工作要求,配套制定了“管理+技术”自查清单,涉及13大类172内容。自3月份起,每月开展一个“九个必须”重点任务落实专项整治,全力助推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提升。截至目前,企业通过扫码形式开展隐患排查850余次,进一步拓宽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途径、方式,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六是强化监管执法,直管行业安全监管有力有效。深入推进有限空间、涉爆粉尘、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直管行业得到有效监管。持续推进“互联网+执法”、“三位一体”执法模式,通过系统录入行政执法人员28人,企业101家,通过“互联网+执法”系统检查77家次(危化企业21家次,工贸企业41家次,其他企业15家次),开具执法文书309份,排查整改问题隐患454项,立案查处违法行为5起,累计处罚76.6万元。同时,持续通过“执法+专家”模式,不断加强执法监管的专业化能力。二、社会效益情况:以安全生产宣传月和安全生产“五进”活动为载体,多渠道开展对外宣传,全面提升干部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水平。印制《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宣传本,举办新修订《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专题讲座,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及业务负责同志、区应急管理局全体人员、区内各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共计200余人参加讲座。不断为新《条例》的贯彻执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构建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良好安全机制。渭南日报2次报道高新区应急管理工作,围绕“安全生产月”“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等主题,开展多形式宣传活动,累计发放消防安全、燃气安全、防灾救灾及安全生产等宣传册2000余份,摆放各类展板35个、横幅10个,接受群众咨询150余人次。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行业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行业主管部门没有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现场管理缺失、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等问题。整改措施:督促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督导检查。(二)重点领域排查整治不到位。部分部门在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中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工作不深不细不实,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的情况。部分执法人员缺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能力,报喜不报忧,导致日常监管未发现重大隐患,一旦上级督查又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情况。整改措施:进一步协调解决新业态新领域和涉及多部门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对问题隐患实行“清单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制度体系不健全,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自查自改走过场,日常检查记录台账不规范,设施设备台账、检维修台账记录不到位,没有严格落实“五落实五到位”。整改措施:持续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工贸行业专项整治,落实专家会诊指导服务制度,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急能力提升有待加强。应急专业化人才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及装备与重特大突发事件处置的现实需要还不相适应,专业救援装备缺乏。整改措施: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指导各街办通过民兵整顿和依托地方专(兼)职消防员专业技能等方式,加强社会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充分发挥区安委办统筹协调和综合监管督查督办作用,健全完善统筹调度工作机制,督促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督导检查,协调解决新业态新领域和涉及多部门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对问题隐患实行“清单化”。持续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工贸行业专项整治,落实专家会诊指导服务制度,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着力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一是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会商研判、灾害信息共享发布、联动救援相关工作机制。二是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督促指导各部门做好灾害防范应对,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扎实开展汛前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提升防大汛抗大旱工作能力。三是切实加强灾害救助工作,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完成冬春救助工作,统筹开展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受灾困难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三)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健全完善应急指挥体制机制,持续推动基层应急体系规范化实体化运行。二是强化应急指挥平台功能运用,提升大数据监测预警能力。三是强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指导各街办通过民兵整顿和依托地方专(兼)职消防员专业技能等方式,加强社会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四)加大灾害事故防范科普宣传力度。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宣传周”等主题宣教活动和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充分利用多平台,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五)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广泛进行安全提示和宣传,督促、指导企业和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应急演练,做好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准备工作。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发生事故或遇有重要紧急情况,要立即报告并启动预案,确保反应迅速、处置科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