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高新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渭南高新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3 17:36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土地收购储备提供服务保障。土地收购储备计划及实施方案的编制;土地收购储备资金的筹措、管理、使用;储备土地出让的前期开发、保护、管理及开发进行的融资。
住所
渭南高新区香山大道3号
法定代表人
赵峰
开办资金
67.4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91万元
29.2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7月因机构改革,对法人及举办单位进行了变更,全年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渭南高新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以落实“三个年”活动为主线,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重点工作,按照“总量控制、增量优化、存量盘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不断优化和规范土地储备管理机制体制,确保我区各类项目落地顺利推进,为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以高新区土地储备项目为基础,科学合理编制年度土地收购储备计划。一是通过收集全区历年土地报批、征收、供应及2023年报批计划、供应计划等数据,开展全区储备图件编制工作。统一南北区坐标系,将矢量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并落在底图上,结合最新国土空间规划及路网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将全区各现状企业范围线落于底图,逐宗地核实更新。合理确定土地储备规模、结构、布局与时序,规范土地储备机构运作,指导土地储备工作开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强土地市场调控,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和引导能力。完成《渭南高新区2023年度土地收购储备计划》图件及文本的编制工作。二是完成全民所有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填报账号的申请、注册,建立我区储备土地管理平台,组织人员进行系统业务培训,努力解决录入项目存在的各类问题,按照土地资产项目—拟入库—入库—出库等相关流程,及时录入待供应土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不受影响。探索管护方式,储备地管护利用多措并举。一是摸清底数。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储备土地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储备地的入库标准和管护办法,并对全区已征地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建档登记,及时更新和完善储备土地管护台账信息。二是加强巡查。建立储备地定期巡查制度,安排专人对纳入管护和临时利用的国有储备地进行日常管护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乱倒垃圾、违法取土等问题,及时制止,现场解决。三是委托管护。委托第三方进行临时管护并进行绿植覆盖,管护效率效果逐步提升。挖潜存量资源,低效用地排查收储成效显著。已完成收储协议签订1宗计56.05亩。按照管委会重点工作及区“散乱污”专班工作要求,对全区停产倒闭企业进行全面摸排,根据摸排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建议通过收购、作价入股、权益转移等市场化方式,将分散的产权整合成单一权益主体,调整优化用地布局,实施集中连片改造开发。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聚焦土地储备工作“堵点”“难点”,全面贯彻落实土地储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思路,多次组织相关业务部门通过政策体系基础研究、走访调研、问题收集,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土地储备涉及的前期谋划、收储整备、管理与供应等全链条业务环节进行全面的梳理。全面排查业务风险点,优化土地储备工作链机制,强化部门协同衔接,推进相关事项“并联”办理,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二是配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管理中心完成401亩土地供应,其中工业用地336亩,根据有关重点项目储备工作部署,制定年度土地收储计划,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按照一地一案倒排工作时序,细化具体地块推进时间节点,以“供”定“储”,保障精工钢构、中储粮、航空零部件等重点项目顺利落地。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全力保障各类用地需求。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区内闲置地存量大,土地利用率低。整改措施:提高已批已征土地利用率。一是按照规划及性质建立健全已批已征地块档案,提出利用意见,以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相关部门推荐选用,减少存量用地;二是对于近期无法列入供应计划的地块,通过出租、临时利用等方法避免闲置、撂荒,实现储备土地综合效益最大化;三是制定全区储备地管护办法及巡查机制,避免乱倒垃圾、焚烧污染等现象,节约管护成本。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收集用地需求,做好计划编制。向各有关单位征集项目用地需求情况,完成《高新区2024年土地收购储备计划》图件及文本的编制工作,为高新区2024年新增用地项目和年度土地供应项目做好前期准备,保障省市重点和民生工程等项目用地顺利落地,逐步向土地收购储备规范化、程序化、项目化、信息化的“新四化”迈进。(二)加大储备地的管护力度。一是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巡查等方式,防止倾倒垃圾、违法取土、荒草着火等情况发生。二是通过签定管护协议,委托第三方对储备地进行管护,明确职责及管辖范围,避免出现土地闲置、撂荒等现象。三是做好储备地前期开发和临时利用工作,有计划的圈建围挡,平整场地,以达到使用条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