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提供管理保障。潼关、华阴两县(市)泵站工程管理及灌溉。 | |
住所 | 潼关县开发区民生街东段南侧 | |
法定代表人 | 韩军 | |
开办资金 | 18599.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645.43万元 | 22787.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2023年7月31日法人由马军杰变更为韩军,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中心在市水务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主业振兴,灌溉工作稳步提高坚持抢抓用水市场,按时上水取信于民,优质服务让利于民,培育完善用水市场。通过张贴、发放宣传单和走村入户等形式,向灌区群众广泛宣传管理中心年度灌溉计划,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引导群众科学灌溉;实行分类计价,超定额累进加价等机制,让群众既得到实惠,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渠系建筑物管理,及时排查处理隐患和险情,确保行水安全。(二)规范实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坚持项目为先理念,加快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为灌区发展增添后劲。严格执行项目“四制”,顺利实施完成各类项目。实施了寺角营支渠节水改造项目、护岸水毁修复、维修养护等项目,累计落实并完成项目总投资1027.23万元。加强项目储备,多方协调争取华阴支渠续建工程,总投资1.99亿元,其中增发国债资金1.59亿元,地方财政3981万元。上报灌区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灌区水网规划、灌区防洪规划、洼里泵站抗旱应急修复、孟塬支渠抗旱应急修复、骨干渠道节水改造等项目,共计入库资金13.95亿元。(三)夯实责任,机电运行能力提升持续开展每周一题和每季一次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站为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工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运行能力;严格执行机电设备管护责任制,每季度考核一次;高标准完成春修春检和“三修两清一绿化”工作,共计维护干支斗渠125公里,维护机电设备78台(套)。(四)精细管理,标化建设通过验收全面提升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水平,构建科学高效的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灌区建设管理现代化进程。修订完善《渭南市港口抽黄灌区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制度汇编及7个工作分册的编制工作。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按照重点推进、逐步实施的思路,完成港口站、西傲站站区,总干渠、高桥支渠、寺角营支渠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五)统筹兼顾,防汛值守安全生产两不误一是严格落实防汛责任。主要领导与防汛主体单位签订《安全防汛责任书》,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并将安全生产及落实情况纳入单位季度考核;编制《2023年港口抽黄防汛应急预案》,压实主体责任。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安全防范合同书》,明确目标、夯实责任;加强水利综合执法,每月对各站区所辖渠道、管坡、厂房进行分片巡查;依法打击破坏水利设施、妨碍项目建设、灌溉运行的行为。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强化用水量指标、泵站安全运行考核奖惩制度,三季四轮灌溉,累计运行56天,渠首引水1153万立方,斗口用水824.65万立方,灌溉面积8.31万亩次,灌溉水利用系数0.56,做到了按时开停机、运行稳定性100%。二是持续推进农业水价改革,节水效果明显,亩均费用降低,群众满意度达92%。管护水平全面提升,确保了工程良性运行。三是常态化开展农作物高效节水科普宣传,不断推动节水灌溉,经多方协调,共同努力,于12月28日完成我省首个百万立方米水权跨行业交易签约,为推动我省水权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四是深入开展“平安工地、文明工地”创建活动,认真落实水利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的实名制管理、工资支付专户、按月足额支付等制度,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全年未发生群众性事件或极端上访事件。五是通过清理渠道垃圾、修复水毁工程、机电设备精细检修等,极大地提高干支渠安全输水能力和机电设备安全运行能力。六是标准化管理于12月19日通过省级评价,被评定为“标准化管理一级单位”。为有序推进建成“设施完善、设备完好、工程安全、调度科学、管理高效、节水节能、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粮食安全以及潼、华两县(市)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七是突出做好巡堤查险,设立地质灾害多发警示牌和警示标志37处,开展防汛专项检查11次,全中心参与巡堤查险96人次,累计排查隐患22处,实现安全度汛。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对照上级要求和职工期盼,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黄河汛期长,泥沙含量大、柴草多,堤防管理站取水带来影响;二是灌区土地不平整,高效节水灌溉效果不显著;三是部分职工业务技能不够熟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对应措施:一是管理中心制定管理计划,灌溉期间安排专人及时捞草疏淤,确保灌溉工作持续平稳,同时机电科牵头,各专业技术人员配合,想法设法通过技术措施,将柴草给灌溉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二是通过宣传引导,使灌区群众积极整修土地,以提高田间水的利用系数,进一步提升高效节水灌溉成果。三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学习,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每周一题”和“技能比武”等多种方式,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节水型、生态型、智能型”灌区建设,内强管理,外拓供水,灌溉生产与项目建设齐头并举,不断完善田间设施配套,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全力保障设备持续安全平稳运行;靶向施策解决问题,有效利用水资源,保证灌溉正常进行;全力以赴为泵站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积极谋划申报灌区“十五五”规划工作,储备2025年中省水利发展资金项目、中省预算内资金项目等,积极与华阴市协商,实施多元化供水,助力城市化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