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接待联络中心

渭南市接待联络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3 17:24
单位名称 渭南市接待联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重大活动的接待提供服务。市级五大班子副市级、市级部门正厅级以上和其他重要来宾在渭公务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来宾的食宿、会议、车辆接待。
住所 渭南市三贤路北段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东配楼
法定代表人 张文新
开办资金 35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9.35万元 92.9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渭南市接待联络中心负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副市级、市级部门正厅级以上和其他重要来宾在渭公务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来宾的食宿、会议、车辆等接待工作。共接待来渭宾客265批,17653人次。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8批,1837人次;省(部)级领导58批,5284人次;地(厅)级领导170批,7560人次;专家学者、知名人士5批,111人;商务接待7批,275人次;其他17批,2586人次。保障中省来渭领导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检查调研活动用车508次,其中副省级以上领导66次,共计保障接待工作3465人次。二、社会、经济效益情况时刻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首要任务,认真执行省、市关于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把公务接待标准和结算支付。坚持“三单一函”和一事一结制度,接待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高效化,全市接待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务接待相关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严把审批关,加强管理,厉行节约,扎实工作,使我市的接待工作正常有序、健康的发展。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年来,在我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用认真、细致的态度服务每一位来渭领导和学者,赢得了宾客的充分认可,但与新形势的要求和领导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接待工作。一是政治站位还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务接待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接待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还需进一步学习提高,进取和开拓精神不强,满足眼前,缺乏持续和长远发展的规划和思路。三是在日常工作中,创新思想不足,在展现和宣传渭南特色方面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措施如下: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转变思想观念。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坚持创新求变,打造特色名片。接待工作是宣传地方特色、推荐资源优势的前沿阵地,在接待工作中善于推荐本地特有物产优势,在现有的特色菜品和人文书签的基础上,及时收集、整理、筛选和更新一批能彰显渭南特色和历史文化的代表性菜肴和文创品,为公务接待输入新的活力,给来宾留下深的印象,展示好渭南形象,宣传好渭南特色。四、下一步工作计划规范全市接待工作有序发展,将市级公务接待工作完成好,在以后的接待任务中,做到联络协调及时、保障服务有力,各项接待任务顺利完成。落实并完善新的公务接待制度,随着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权力运行不断得到规范,坚持标本兼治,牢牢树立风清气正、务实为民的党风政风,扎实推进市委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进程。在今后工作中,我中心将紧紧围绕接待工作宗旨,团结一致,勤奋工作,集思广议,狠抓机关建设的同时,坚持从制度规范入手,不断创新接待工作模式,从而促使接待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我们将再接再厉,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交付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全市接待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渭南追赶发展、超越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