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区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管理全区财政收支、贯彻财税法规以及实施财政调控和监督检查,全区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会计事务和金融工作。 | |
住所 | 渭南市高新区青松街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伟峰 | |
开办资金 | 614.1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2.99万元 | 278.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办理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财政收入。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财政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6亿元,占年初预算3.55亿元的114.41%,较上年增长44.75%。2.争取资金。大力争取上级支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紧盯国家政策方向、资金投向,加强汇报沟通衔接,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支持全区重点工作。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16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28.04%,及时拨付征地拆迁、海绵城市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产业园区建设等各类项目资金,财政保障党工委、管委会重点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4.落实扶持政策。一是大力推行“一企一助”融资工作新模式,主动搭建银企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银企开展全面深度合作,组织200余家中小微企业开展融资培训10场次,对接15家金融机构200多次,深入区内60余家中小企业宣传金融优惠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二是加强企业上市政策宣传辅导,鼓励“隐形冠军”企业挂牌上市,组织企业参加“做实陕西科技型企业上市工程”工作培训,完善金融专家顾问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对于经营状况良好,初步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主动帮助企业完善上市培育计划,不断扩充上市企业储备库。三是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技术改造、重点产业链发展、省级工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及时拨付各类企业专款,为企业纾困解难送去“真金白银”。二、社会效益情况一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严格落实“三保”保障清单,逐额逐项编制“三保”预算,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做到预算安排、资金下达、库款保障“三个优先”,每月15日前工资津贴发放到位,“三保”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二是社保就业方面。全面支持“稳就业”工作,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及时拨付困难群众救助、优抚人员补助、残疾人补贴以及提标后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基本民生资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三是乡村振兴方面。加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区级配套力度,及时落实耕地地力保护、农机具购置、一次性种粮补贴等资金,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就收入而言,受经济下行压力、需求紧缩、消费降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乏力,加之,土地市场萎靡,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明显,当前尚缺乏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就支出而言,近年来,各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承担的社会事务增多,每月人员工资、基本民生、项目建设、还本付息等需区级财力保障的支出资金需求量大,矛盾十分突出。二是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对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政策宣传解读做的还不够,导致个别部门单位政策掌握不清,业务流程不规范,尤其是部门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采购方式,资产管理处置流程不规范,对政府投资类建设项目要实施事前审批的认识不足,没有完全树牢财政绩效管理理念,财政资金仍存在铺张浪费现象。2.整改措施:一是大力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加强与省市汇报沟通衔接,吃透政策,精准争取,加强部门间沟通联动,及时互通政策信息,主动申报项目,做好中省预算内投资及重大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力争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学校建设、农林水等领域争取专项上有新的突破。二是加强财政管理,加大预算执行监控力度,大力压缩非刚性、非重点支出,把有效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扩大绩效运行监控范围,加强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资金分配有机衔接,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狠抓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深入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规范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抓好组织收入,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和国家政策动态,强化监测分析,确保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大力争取新增政府债券,力争新增一般债券规模和化债资金有所突破,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围绕专项债券政策要求,包装策划高质量项目,争取省市更大的倾斜支持。2.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各类学生资助政策,支持改善各个阶段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持续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各类资金。支持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市人民医院等重点项目。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环保资金投入,落实“双替代”奖补资金。支持“三农”发展,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力支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3.加强与省市对接,穷尽各种手段全力争取更多化债资金,确保如期完成拖欠账款清偿任务。在资金分配使用中,按照“全力以赴保“三保”,余量资金化债务”的思路,加大债务化解工作力度,确保债务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有效降低债务风险等级。根据再融资债券政策要求,合理申报置换债券及再融资债券需求,不断优化债券期限结构、平缓偿债压力。加强项目申报审核,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论证,坚决遏制新增债务行为。加强债务常态化监管,定期评估债务规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