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经开区财政局

渭南经开区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24-04-23 17:08
单位名称 渭南经开区财政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秉承服务为先,勤政为民,精细管理,为民理财工作宗旨。执行国家财政、税收方针政策;执行中省市财政、预算、税收、法律法规和基本财务管理制度;全区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和总决算的编制工作。
住所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大道101号创业大楼
法定代表人 和亮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2023年12月进行举办单位事项变更。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渭南经开区财政局坚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和“财为政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决做到管委会的重点工作部署推进到哪里,财政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坚守“三保风险和债务风险”两条底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具体开展情况。(一)全面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按照中省市财政体制改革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市财政局财政体制工作相关安排部署。积极配合市财政局来我区开展财政体制改革工作调研活动,我们结合实际就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前财政运行情况进行汇报,同时就开发区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市财政局有关领导进行深入座谈交流,为全市财政体制改革工作提供县区财政收入体制现状的基本情况,全力以赴助力全市财政体制改革工作有序推进。(二)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牢固树立“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理念,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组织13各个预算单位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并对2022年23个项目实施项目绩效评价,涉及金额1200万元,不断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走深走实。同时,在2024年预算编制时,依托“陕西财政云”系统,加大预算单位绩效目标审核力度,确保绩效目标细化量化、合理科学,并随同资金文件一并印发给单位。并按照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要求,在公开年度部门预算时,同步公开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整体支出和专项资金总体绩效目标表。(三)全面开展财会监督。按照“全市财会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工作要求,召开财会监督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划分责任分工,统筹工作安排,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会后,立即成立了“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财会监督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负责具体协调、推进、督办事项。同时,制定了《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财会监督工作方案》及分领域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确定工作重点,明确工作责任,细化任务清单。针对我去涉及的7个领域制定工作台账,2023年自查和整改问题4个。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23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44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044万元,非税收入102397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969万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2820万元,其中:用于“三保”方面支出2450万元,政府一般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145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5674万元,其中:政府专项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1693万元。(二)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动态掌握库款保障水平,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每月15日前完成工资发放,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同时,制定《渭南经开区“三保”风险防范机制》《渭南经开区“三保”风险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健全我区“三保”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在2024年部门预算编制前制定《渭南经开区“三保”保障清单》,足额编制“三保”预算、不留缺口。(三)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一是全面贯彻政府性债务管理各项政策规定,严格落实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严禁违法违规新增政府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二是严格执行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计划,消化存量超过了序时进度。三是全面贯彻落实隐性债务化解常态化监控机制,加强隐性债务化解核查,每月严格审核债务化解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准确、资料详实完整。四是坚持政府性债务动态监管,积极排查隐性债务风险隐患,加强风险预警和舆情监测,增强风险预判和处置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三、存在问题和改善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缺乏能够带动财政收入增长的大中型企业,财源结构单一,经济效益和质量不高。在落实保工资、保运转等刚性支出后,可用财力与刚性支出增长差距不断拉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绩效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制度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由于预算绩效管理的专业性、复杂性等特性,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还不能满足绩效管理工作要求,业务素质仍需提高。2、改善措施(一)我们将继续加大征管力度确保完成收入任务。一是认真落实关于税收保障工作相关措施,主动监测重点企业纳税情况,增强组织收入主动性。二是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建立强化税收征管的长效机制,挖掘税收潜力,开辟新税源,促进税收稳定增长,确保收入相对增加,减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问题。(二)按照培训计划,不定期组织单位人员进行财政管理体系业务培训,以此增强人员的专业能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联系,在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治税,切实抓好重点税源、薄弱环节征管,挖潜堵漏,促进税收收入应收尽收。同时,不断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及时联系银行和缴款部门,积极跟进非税收缴工作进度,力争当天办理完收缴入库手续,做到及时足额入库。(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紧盯中省政策动向、资金投向,及时掌握信息动态,认真研究政策,及早汇报对接,督促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项目策划、储备、包装、筛选等,为争取资金赢得先机。同时,认真研究转移支付政策,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汇报沟通,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等财力性补助资金持续增加,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财力支撑。(三)全面实施绩效评价。牢固树立“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理念,着力提高绩效评价质量,扩大绩效评价范围,科学、合理确定年度重点绩效评价专项资金,按时完成绩效自评,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编制、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大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力度,在公开年度部门预算的同时,同步公开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整体支出和专项资金总体绩效目标表。(四)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限额管理的规定,全面评估我区整体偿债能力、债务增长速度、偿债压力、政府履约能力,加强债务资金投资项目收益情况审核,从严控制新增债务,确保债务规模处于合理区间。全面实行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管理,严禁违法违规新增政府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同时,按照“开源节流”的思路,强化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增强地方财政统筹能力,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