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经开区应急管理局

渭南经开区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4-04-23 16:23
单位名称 渭南经开区应急管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开发区建设发展提供应急安全保障。做好全区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做好区三部三委及其办公室日常工作;协调监督检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区域内企业落实劳动保障法情况;联系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区域内执法工作。
住所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大道101号创业大楼
法定代表人 王宏伟
开办资金 75.6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03万元 25.7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2023年4月21日对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住所、举办单位进行变更。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严格落实蒲城县渭南经开区第1次联席会议精神,积极推动区应急管理局执法队伍建设,制定印发区应急管理局“三定”方案,对执法监管职责职能和内设机构进一步明确细化,使部门职责分工更加科学规范,为高效开展各项工作筑牢基础。2.持续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立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面深化危险化学品领域5个专项整治行动、4项重点工作。对28家企业进行一轮安全设计诊断复核。3.推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转发市、县各类管控文件、督察通报50份,发布区级各项管控措施90余份,下发督办单2份,报送日工作报告35份。严格落实省市大气污染治理五年行动方案和2023年空气质量改善进位方案等文件要求,深入开展39个重点行业“创A升B减C清D”绩效升级活动。4.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完成了陕煤技术研究院工业化示范基地有限公司等6个项目预审工作;组卷上报12个项目共计785.25亩;为9个项目办理不动产权证;对12个项目用地出具标准地出让函及情况说明函;完成对国维淀粉、陕煤研发中心等14个项目的招拍挂牌工作。5.市场监管方面:全年总计检查涉及企业60余家,帮助企业规范档案50余份,签订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书60份,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0余份;严格要求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帮助企业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在系统进行上报,目前辖区14家企业已经全部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6.综合执法方面:严格按照扬尘治理六个100%、七个到位、两个禁止的要求,对全区17在建工地项目和2个预拌企业进行摸排,针对企业项目的性质及类别进行分类,建立“日查+夜查”帮扶工作机制;对辖区内2家清运公司的18辆清运车进行备案登记,并制定具体管理办法,要求清运车辆按照规定时限和路线运行。对全区10家餐饮门店和流动商贩开展2轮督查检查,督促7家餐饮门店完成油烟处理器的安装。7.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减灾。组织对辖区内进行2轮全面排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4处;积极推动区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筹集应急物资22类1894件(套)。汛期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游客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升灾害防御能力;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传达预警信息200余条,强化组织推动,有效应对11轮强对流天气,有力确保了汛期安全平稳。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解决来访农民工认真介绍讨薪维权途径及工作中如何维护自身利益方法等,全年共受理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70余件,涉及农民工300余人,共清欠农民工工资120万余元,办结欠薪案件50余件。2.推进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和人员资质达标,已培训294人,实现重点企业三类人员培训达到85%以上;指导帮扶企业整改消除重大事故隐患50处,一般隐患1461处。3.年度升级计划的企业5家中清洁能源公司聚烯烃生产线已完成A级升级任务,对全区36家重点行业企业落实错峰生产要求。完成17家工业企业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4.定期对园区范围内企业用地行为进行巡查监管,做到发现一处查处一处,从源头上杜绝企业违法用地行为发生,竭力将违法用地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入园进企向管委会、企业广泛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正确引导园区企业合法合规合理用地。、5.积极维护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公正合理处理各种投诉。共处理各类投诉25起,其中12315平台23起,电话投诉2起,全年处理的投诉双方满意率达到100%。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执法体制机制仍需健全。当前,相关授权委托执法程序暂未完全到位,执法文书下达、处罚资金收缴等问题仍无法有效解决,行政执法合法化问题亟待解决。(二)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作为全省重点化工产业园区,我区安全设施基础较榆林榆阳等化工园区有较大差距,园区安全设施投入有限,长期积累的安全风险隐患突出,极端天气多发,各种自然灾害叠加演化,应急处置难度不断增加。(三)生态环保工作还需加强。各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虽然取得成效,但长效治理机制还有待完善,工作合力不强。整改措施:结合辖区实际,推动蒲城县相关部门和经开区应急局执法授权提供支撑,全面实现执法监管合法化和规范化。同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三管三必须”责任体系,压实党政领导、行业监管、专业监管、属地管理及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执法人员要从严监管、精准监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强化危化、工贸、市场监管、环保等领域安全监管,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最后一米”,又要从优服务、精细服务,持续推进“精准执法”与“精细服务”深度融合,确保重点领域安全形势稳定。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推进化工园区整治,夯实基础严抓防控。充分发挥整治提升工作专班牵头抓总作用,围绕化工园区整治提升11项工作任务,全面排查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安全管理,持续推动园区安全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安全风险承载力,推动园区安全风险不断降级,系统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二)推进企业绩效升级,抓好全区生态环境。严格按照《渭南经开区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升级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推动全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升级行动,开展“创A升B减C清D”绩效升级活动,加快推动全区25家重点企业强制性升级,按期完成B级及以上或引领性企业升级改造任务。(三)继续做好防汛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重于抢、有备无患”的方针,扎实开展防汛抗旱工作,力求做到早检查、早部署、早消除隐患,保证开发区安全度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