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经开区发展和改革局(渭南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拟订并组织实施区域发展规划;推进航空产业发展、营商环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项目服务管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管理;衔接工信、统计、科技、市场监管等工作。 |
住所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大道101号创业大楼 |
法定代表人 |
王正 |
开办资金 |
74.85万元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举办单位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13.54万元 |
36.21万元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2023年4月:变更名称: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统计局)变更为渭南经开区发展和改革局(渭南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2.变更宗旨和业务范围:为经济发展改革提供保障。区域产业规划、编制、项目策划、包装、审批、项目库建设、项目管理、推进、稽查、考核,统计及经济方面普查、调查,中小企业及高新技术园工作,衔接科技、商务、物价、工信等工作变更为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拟订并组织实施区域发展规划;推进航空产业发展、营商环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项目服务管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管理;衔接工信、统计、科技、市场监管等工作。3.变更法定代表人:范兴义变更为韩建军。4.变更住所: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创业大楼变更为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大道101号创业大楼。5.变更举办单位: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变更为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4年9月,变更法定代表人:韩建军变更为王正。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工作主要情况(一)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为抓手,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2023年我区实施重点项目45个,总投资373.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6.5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9个,总投资236.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5.28亿元;续建项目16个,总投资13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累计上报投资36.25亿元,已超额完成年度29亿元的投资任务。(二)以营商环境突破年为突破口,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势能。全面启用新版政务服务事项库,同步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实现政务事项在多渠道同源发布。梳理完善办事指南事项共计671项,确保实现事项名称、编码等要素准确、统一、规范,事项完善率100%,审核通过率为100%。(三)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稳健增长。2023年以来,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断增强科学调控的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支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社会、经济效益情况1、2023年争取省政府专项补助资金3.45亿元用于土地报批(省财政厅2.45亿元,省发改委1亿元),完成补充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失地农民保障金缴纳等工作,为我区的财政做出一定贡献,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对快速推动我区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2、渭南华山民用机场申报工作快速推进,国家民机试飞基地项目顺利推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带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对我区长远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尽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国家土地宏观政策的影响,项目招引难、落地难。同时,战略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相对缺乏,投资后劲不足。整改措施:做好土地调规、项目用地预审、报批工作和征地拆迁工作;明确中省投资动态以及政策,加强开发区的项目策划上报工作。二是项目资金短缺,建设进度缓慢。整改措施: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积极通过EPC等融资模式筹集资金,加快推进开发区项目建设。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发展格局。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发改局将加强产业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优化经开区发展格局和产业结构布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加强项目储备和争取,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加强项目策划和储备工作力度,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的变化,结合我区实际,积极策划生成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政策动态和投资方向,积极申报符合条件的项目。三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强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的衔接和协同。(三)深化企业服务,增强市场活力。一是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需求。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加强企业培育和支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发展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