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经开区招商和对外合作局(渭南经开区文化体育旅游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和对外友好合作提供服务保障。策划组织招商引资活动,对外宣传推介;组织项目的洽谈签约及协调工作;来区客商接待及对外友好合作工作;全区商务、文化旅游、体育工作。 | |
住所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大道101号创业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郭永利 | |
开办资金 | 12.0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17万元 | 4.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4月,我单位变更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住所、法定代表人、举办单位。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提速项目落地流程以全区机构改革为契机,迅速转变职能、适应发展变化,按照“一区四园”产业布局,重点围绕全区四个产业聚集园区特点,协力下好全区招商引资“一盘棋”。采取联合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等方式,不断优化服务效能,激发内生动力,认真分析、梳理上下游产业链条,拟定《渭南经开区招商引资对外合作政策》和《渭南经开区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以商招商作用,围绕“强链、补链和延链”做好产业链招商。2、跟踪服务精准发力,顺畅项目入园建设按照“三个年”活动工作要求,我局安排专人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协调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方案,制定应对措施和整改时限,持续做好项目跟踪服务。截止目前,我局包联的三个市、区重点项目进展总体良好。其中,市级重点柿子新能源建设项目基础建设已完成,设备已经入场并调试完毕;区级重点陕西驭腾实业新型医药中间体产业基地项目厂房基础建设已基本完成,计划年后实现初步达产;陕西宇极年产6010吨含氟电子特种化学品生产线项目因土地手续办理缓慢,项目暂时无法施工,我局正在帮助协调土地。3、加强对外宣传,提升经开区知名度今年来,我们致力于做好招商宣传工作。一是重新制作经开区招商手册和旅游图册,对外展示开放新经开的全新形象;二是将策划的卤阳湖特色短线游线路纳入旅行社精品线路进行推广;三是积极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类文旅推介及招商活动,宣传推介经开区;四是是灵活运用智慧招商大数据平台,做好网页端宣传,维护好经开门户形象。4、搭建招商平台,产业招商显成效为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搭建开放枢纽“高平台”,积极举办、参加招商活动。截止目前,全区组织外出招商49批219人次,主要领导外出招商29批126人次,在区接待客商61批270人次。举办、参加大型招商活动共15场,共计签约项目20个。其中包括:2月份在深圳举办的“相约大湾区聚创新动能”蒲城·渭南经开区优势推介暨项目签约会、11月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办的“蒲城县·渭南经开区招商推介暨高质量发展交流合作大会”。5、谋划高质量项目,夯实发展基础结合开发区实际和“十四五”发展需求,我局精心策划包装了“省十八运配套项目”“体育小镇项目”“体育产业园区”等3个文化、体育、旅游类重大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渭北陆港国际物流园”“民用航空科技主题公园”“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园”等4个招商引资项目,为下一步争取项目资金和招引项目夯实基础。6、紧抓项目建设,筑牢文旅产业发展根基为丰富景区旅游要素,完善景区基础配套设施,今年来,全区文旅项目稳步推进,先后实施了卤阳湖健身步道项目、音乐喷泉续建项目、卤阳湖国家湿地博物馆项目、城市书房建设项目,有力推动开发区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其中卤阳湖健身步道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并已经进入中央预算项目库内。卤阳湖国家湿地博物馆项目已完成内部装修并对外开放,该场馆已被渭南市社科联命名为第一批“渭南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7、强化行业监管,营造安全旅游环境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我局不断加大旅游行业安全监管力度:一是建立健全各种安全制度;二是结合旅游行业实际,定期深入景区检查安全工作,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三是针对节假日期间旅游安全工作,制定度假方案,开展节前安全检查,落实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我区旅游安全;四是与各涉旅企业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五是及时更换景区安全提示牌200余个,保障景区旅游安全零事故。8、精心策划组织活动,全民健身蓬勃发展为丰富开发区干部职工文体生活,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战略,4月26-28日举办了开发区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12月9日将举办了2023年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跨年微型马拉松体育赛事,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卤阳湖体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卤阳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9、大力推进卤阳湖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积极对接省市旅游部门,向市文旅局报送了卤阳湖景区2023年A级景区创建计划。同时对标4A景区验收标准,找短板补差距,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景区道路、路灯、wifi等基础设施;修复、更换已损坏的道路标识、宣传牌和广告牌;完成游客中心医务室、母婴室整改;不断完善4A景区验收材料、景区宣传片等资料,目前我局积极对接省市文旅部门,做好验收准备,力争年底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截止2023年底,全区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5个,合同资金147.9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预计达到15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2%;全区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5万元。目前,已签订总投资10亿元(含)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5亿元(含)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2亿元(含)以上项目4个。其中包括与杨凌农业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投资10亿元的农药原药及生物育种作物专用除草剂生产基地、与中化学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投资30亿元的全产业链高纯度纳米氮化硅研发生产基地、与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投资26.89亿元的年产2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线项目等一大批项目。这些项目的落户为开发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局。(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大项目引进较为困难。开发区位远离中心城市,难以受到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城市产业和功能配套偏弱、工业企业用电成本高、政策的支持力度对投资企业的吸引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加之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大项目引进,特别是工业大项目的引进难度大。2.要素保障水平和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特别是园区标准化厂房保障供应不足,对已有企业的关注度不高,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的措施办法较少。改进措施1.领导重视,高位推进。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新突破。真正把解放思想落实到招商引资项目上,统一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树立与大开放、大招商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勇于开拓,构成有利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推动工业倍增的思想和理念。二是着力构建“一把手”招商、全员招商的工作格局。做到了既挂帅又出征,亲自会见重要客商,亲自推动重点项目,助力企业服务,全程关注参与。2.拓展渠道、多元招商。充分利用好展会、推介会、招商小分队等多种形式,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及时捕捉大型央企、民营巨头投资动向,广泛收集国家、省、市与我区相关的产业信息,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向;同时利用好渭南市招商数据大平台,定期关注县域动态,达到资源共享。(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拓展渠道、多元招商充分利用好展会、推介会、招商小分队等多种形式,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及时捕捉大型央企、民营巨头投资动向,广泛收集国家、省、市与我区相关的产业信息,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向;同时利用好渭南市招商数据大平台,定期关注县域动态,达到资源共享。2.瞄准目标,主动出击紧盯重点城市的产业外溢时机,继续深耕长三角和珠三角,针对开发区需求,确立目标,瞄准大型央属国企,制造业冠军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链主”型企业,高位推进,协同攻坚,突出龙头企业“虹吸效应”,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效果。3.优化服务、规范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始终坚持好一个项目引进,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负责,一抓到底的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制。在软环境方面:不断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意识,服从、服务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创建“诚信”政府,在项目签约前要吃透政策,谨慎承诺,签约后要落实政策,履行承诺。在硬环境方面,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强标准化厂房、园区建设及水、电、路、气、讯等基础配套建设,使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4.狠抓项目、促进发展加大湖北安耐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矿物油绿色再生科技项目、连云港优帮包装有限公司年产50万只纸桶生产线项目、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淀粉糖项目、广东桑泰科技有限公司丙烯酸树脂显示器项目、广东松吉机车制造有限公司电动车生产基地项目、傲得科技有限公司Colt系列通航飞机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对接。持续推进省十八运配套项目、体育小镇、体育产业园等项目顺利实施。5.超前谋划,争取资金利用节假日策划一批精品活动及赛事,如摩托车环湖赛、马拉松赛、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卤阳湖音乐节、卡丁车赛等,促进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借用PPP模式、项目招商、外出招商等途径,招引有实力的企业来我区开发教育、旅游类项目;结合“十四五”规划策划包装项目,主动与省市主管部门对接,争取更多政策和项目资金上的支持。6.加强排查,筑牢防线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进一步健全各项安全制度,细化落实安全责任,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定期对景区、区内加油站和燃气生产企业、燃气经营企业、涉燃气运输企业及运输车辆、餐饮住宿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形成台账并督促整改,全面落实行业监管责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