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农村公路服务中心

渭南市农村公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3 16:11
单位名称 渭南市农村公路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公路提供建设养护与路产保护管理保障。提供技术指导及培训交流、配合做好项目审批验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
住所 渭南市东风中段交通运输局4楼
法定代表人 原欢武
开办资金 16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04万元 96.94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农村公路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夯实建养根本加大项目建设和日常监管力度,实施县乡公路建设项目500公里,完成“以奖代补”建设任务1152公里,总投资12.48亿元。强化养护工程督导,年度新增省道(政府还贷)项目、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完成计划269公里,完成投资1.27亿元。全市基础数据库、电子地图更新道路17646公里,“国桥库”、“2023年养护年报库”录入工作按期完成。提升管养能力定期开展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季度巡查,全面及时掌握日常管养工作开展情况。督导大荔县围绕试点主题,持续探索、形成可供借鉴、复制的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机制。实施全市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检测里程9187公里,超额完成省局任务。完成季度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上报工作,全市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比例为82.26%,同比增长0.38个百分点。持续科技赋能实施“明眸”工程,全市农村公路新增视频监控120个,持续补点扩面织密“护路保民”链条。完成信息化平台“3.0版本”升级改造,应急调度能力、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鼓励大荔县迈出了信息化配套装备升级的第一步,率先开展无人机巡查应用。4、夯实安全保障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制定安全责任清单,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组织两期消防安全宣讲,开展全市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数据采集培训,建立需求库。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行动,发现、整治、管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点位275处(其中重大安全隐患3处、地质灾害隐患22处、桥梁护栏安全隐患2处),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7.9公里、完成危桥改造工程4座,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二、社会效益情况1、全市境内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81万公里,农村公路的路网密度达158.1公里/百平方公里,平均万人拥有农村公路41.76公里。2071个建制村全部通油路(水泥路)。2、围绕“升级改造、村组通畅、产业融合、安全防护”四大工程项目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方便农产品外运,实现群众致富奔小康。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全市农村公路建养管资金保障紧缺。二是各县(市、区)普遍存在管养制度及措施尚待健全、路况水平有所下降的问题。三是安全隐患比较突出。整改措施:1、针对农村公路建养管资金紧缺,加强与市、县财政部门的沟通、协作,争取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及资金拨付和筹集渠道,并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缓解各县农村公路资金缺口,督导县区统筹调配盘活资金来源。2、夯实主体责任、健全责任清单、完善考核机制,稳步提升“路长制”水平,全面提升养管能力。3、强化行业安全管理。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广“大荔经验”。提升全市农村公路机械化、市场化、信息化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养管能力。加大路况自动化检测力度,完成省上下达14604公里检测里程,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优良中等比例达到83%。2、谋求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以“我家门前那条路”主题活动为统揽,聚焦提升“公路+”内涵,持续开展“富裕生活产业路、诗情画意文化路、青山绿水生态路”建设,有序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品质。3、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开展“明眸”工程二期建设,全市再增加摄像头100个,补点扩面、织密“护路保民”链条。同时围绕数字转型抓好两个重点:一是加快全市农村公路数据库建设,夯实信息化应用底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陕西省首批五星级志愿服务组织;2023年度市交通运输局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全市工会创新创优工作二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