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省交通运输发展重大问题、重大政策的研究。全省交通运输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咨询调研;交通史志的编纂;编辑《陕西交通运输年鉴》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唐延路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三刚 | |
开办资金 | 385.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经费自理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8.61万元 | 19.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聚焦省厅重心工作,基层调研多维突破。中心紧密围绕厅党组重点关切领域,聚焦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区域协调、乡村振兴等方面,以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道路运输转型发展、大宗货物“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汉江复航推动水铁联运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全年先后赴江苏、浙江、安徽3省,榆林、咸阳、商洛等9市18个区县,省邮政管理局、中铁西安局集团、西部机场集团等单位企业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实地调研21次。综合运用沉浸式、体验式调研等方式,转换角色,沉到一线,虚心与基层单位、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进行深入交流,收集掌握行业发展现状、存在困难问题和相关意见建议,以提出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为成效标尺,力求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积极发挥政研工作的参政辅政作用。(二)紧盯行业难点堵点,专项研究齐头并进。一是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推进全省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目标,全面分析我省三大区域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差异,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形成《陕西省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全省交通运输协调发展以及行业与经济社会协同融合发展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推动我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围绕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以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常态长效化为切入点,选取典型县区深入走访,深度了解近年来农村公路“路长制”体制机制建立及运行情况,各级路长责任落实及工作推动情况和运行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形成《深入践行“路长制”护航“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提出健全完善我省农村公路“路长制”运行长效机制的措施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三是围绕道路运输转型发展,针对传统道路客运市场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和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出行需求,以推动传统班车客运转型升级,实现旅客更高质量出行服务为切入点,全面摸清我省道路定制客运的发展底数,深入剖析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掣肘问题,形成《陕西省道路定制客运发展调研报告》,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省厅科学施策提供参考,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三)锚定双碳战略目标,重点研究靶向发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双碳”战略要求,我们全方位夯实“双碳”专班职责,推动我省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稳步向前。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围绕绿色低碳发展重点问题、重要领域,先后赴省内外开展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调研,收集整理各地市和相关单位绿色低碳发展思路和资料,充分掌握我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实际和外省先进发展经验,梳理形成我省公路水路领域“双碳”试点任务,拟定我省《公路水路绿色低碳试点方案》,配合修改完善《陕西省公路水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并已正式印发,形成行业落实“双碳”战略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二是主动担当作为,筑牢“双碳”专班之基。落实部安排部署,扎实开展2021-2022年度全省公路水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试评估工作,全面收集陕西交控集团和各市区交通绿色低碳发展资料,系统摸底我省近年来公路水路行业降碳减排工作进展及成效,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和短板,明晰今后工作目标和方向,加快推进我省公路水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四)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编发动态咨政建言。从宏观层面追踪国内外交通发展前沿动态,微观层面聚焦全行业发展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一是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全面梳理中、部、省贯彻落实“双碳”战略的决策部署,收集吸纳外省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我省发展实际,形成《贯彻落实“双碳”战略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对策研究》动态。二是聚焦农村公路“网络畅、品质高、路域美、服务优”发展目标,以“畅、安、绿、美、优、融”为导向,以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建设为依托,开展美丽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研究,系统梳理外省在政策规划、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形成《美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动态。三是对标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在旅客运输方面提出的“人享其行”发展目标,对旅客联程运输相关政策和外省实践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分析交通基础设施联运供给能力、高品质出行服务需求机理,形成《旅客联程运输高质量发展研究》动态。(五)博采众长修用并举,年鉴2022卷顺利出版。始终坚持“年鉴必须充分体现综合交通运输”的高点定位,从严把政治关、保密关、史实关、文字关入手,在前期组稿、悉心编校、反复优化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联合出版社开展多轮审稿,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年鉴编纂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确保年鉴的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经过多轮次集中修改完善,《陕西交通运输年鉴(2022卷)》于6月底交付印刷,8月上旬出版发行,并荣获全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1等年鉴受到通报表扬。(六)守正创新悉心打磨,年鉴2023卷编辑完成。为夯实2023卷年鉴编纂工作基础,中心提早谋划,于1月中旬印发通知对2023卷组稿工作进行系统安排。于4月上旬成功举办业务培训,140余名参编人员通过培训开拓编纂思路,解决编纂实践问题,切实提高了业务能力。在各供稿单位通力配合下,中心全方位收集资料并不断修改完善,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编纂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结合最新要求,在资料选取、内容安排、条目设定、图表选用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于9月编纂形成2023卷年鉴初稿,11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向系统内外、行业上下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编纂完成了《陕西交通运输年鉴(2023)》终审稿。(七)主动担当深掘潜能,圆满完成其他重任。在高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同时,中心调集力量、勇挑重担、积极主动融入到省厅重大工作安排中,圆满顺利完成了省厅交办的各项工作重任。一是圆满完成厅党组2项重大调研项目。在厅主要领导的亲自牵头指导下,聚焦运输结构调整,围绕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策略进行研究,以实地调研和书面调研相结合方式,从小切口入手摸排问题,用大量数据和案例展示成果,清晰梳理出我省煤炭外运情况和当前“公转铁”存在的问题,形成《大宗货物“公转铁”策略研究报告》,获得省领导的批示肯定,为推动“公转铁”工作和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厅领导的牵头指导下,聚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全省城乡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进行调研,提出了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形成《全省城乡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着力解决我省城乡交通运输服务不均衡,农村客货邮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二是高效完成省厅重要文稿起草和重要活动的组织协调。按照厅领导指示,着力发挥“一体两翼”作用,强力支撑厅办公室文稿起草工作。撰写完成《省厅2023年度工作总结》分报省政府办公厅、交通运输部政研室;加大与部政研室对接汇报、争取支持工作力度,全方位参与部政研室来陕调研全过程,圆满完成调研保障工作。同期完成部政研工作座谈交流会省厅交流发言材料。按照厅领导指示,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加班加点开展调研、收集资料,撰写形成《高质量发展公路服务区助农经济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呈送厅主要领导。组织开展汉江复航和铁水联运实地调研,着力推动运输结构调整。三是完成相关年鉴志稿供稿。广泛收集资料,精心组织撰写,圆满完成《陕西年鉴》《中国交通运输年鉴》《中国交通年鉴》《陕西省志·第十四届全运会和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志》陕西交通篇章供稿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