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3 15:41
单位名称
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提供保障。负责交易场所设施、电子化交易平台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承担交易进场登记、平台资源安排等相关服务;收集和发布交易信息,提供咨询服务;核验交易要件资料;公开公示交易活动相关信息,为行政部门综合监管、联动监督提供依据。
住所
渭南市车雷大街69号市民综合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乔志刚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8万元
-10.61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中心对交易场所设施、交易平台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做好交易进场登记和场所保障,在中心官网上按时收集和发布交易信息,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电话,对交易的相关文件核实检验,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公开公示每场交易的相关信息,为社会各界综合监管、联动监督提供依据。二、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渭南市公共资源进场交易1095宗,交易总额216.46亿元,节约总额1.82亿元。其中:工程建设720宗,交易金额203.70亿元,节约金额1.62亿元;政府采购365宗,交易金额8.68亿元,节约金额0.2亿元;土地使用权出让9宗,交易金额4.08亿元;产权交易1宗,交易金额63.27万元。主要贡献在全市工程领域使用电子保函416笔6690万元,启动电子金融服务26家银联计划,拟定交易平台市县一体布建规划,推动交易向数字化转型升级。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是活动场所“非标”。管办没分离,职能划转没完成。2是执行收费“非法”。政企不分且牵扯人事,价管与市管两部门两张皮。3是进场交易“不全”。县级不设中心,市中心整合不到位。4是整体认知“不一”。站位不高,缺乏全局观和系统思维。改进措施1、落实机构三定方案。坚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市政府直属机构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机构职能、充实内设科室、规范工作管理,力推整合转隶及遴选录用。制定中心、平台、系统“三位一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确保问题及举措清单化、精准化、时序化,做出亮点,打造样板。加强组织党建引领。深化“中心+协同”工作机制,模拟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合开展组织生活,确保整合平稳过渡。规整优化系统流程。分主业整流,制定进场交易管理办法,执行流程、标准、要件、质量、安全、反馈、惩戒7项细则。3、力推市县一体贯通。实现全市“一张网”全覆盖、交易数据统计全口径。坚持数字赋能、服务下沉、权限下放,设交易分支平台,县际间跨界就近就地进场;其中把市中心平台推进交易综合监管。4、引入公平竞争审查、社会信用评价、价格认证等机制,开展项目、财政、税务、市管、审计等协同稽查监督,设计交易电子凭证,设立电子档案和云空间,加强保密安全。创建交易数据统计分析模型,完善专题报告、新闻发布制度,并将进场交易纳入经济目标责任考核。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坚持政治思想引领,进一步聚合交易改革动力。以“三个年”活动为总揽,力推中心、平台、系统三位一体建设。2、加强综合协同统管,进一步提升运行保障水平。全年交易量突破1200个300亿元,资金节约率提高到10%以上。3、抓紧网络系统规整,进一步提升数字运载功能。新建交易云机房50平米,服务器100台套,存贮量1000TB。4、抓实平台扩载升建,有效开展项目招商引资。按10万平米15亿元的综合体项目、1万平米2亿元的升级版示范项目、5000平米1亿元的升级改造项目三个方案,完善策划。5、抓推职能集中划转,全面做好组织人事工作。组建中心+4个协同板块主业负责人+联络员为框架10名党员的直属党支部,开展人事划转深入务实调研。6、提升公益服务境界,持续拓新交易事业格局。配合省级开展6项交易服务优化提升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交易中心的基础能力、服务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