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坪县> 中共镇坪县委党校

中共镇坪县委党校

发布时间: 2024-04-23 14:47
单位名称 中共镇坪县委党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在职干部提供服务。科学研究、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继续教育。
住所 镇坪县城关镇小河村
法定代表人 严军
开办资金 1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镇坪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19万元 24.08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镇坪县委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中共镇坪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干部教育培训全面完成。县委党校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要求,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不断完善教学基础建设,建立教学专题库、现场教学实践基地库、兼职教师库。创立课题开发新模式,锚定县委重点工作目标,组建共同富裕试点示范村建设专题攻坚团队,汇聚优质师资力量研发新专题,开发成立中国药科大学助力乡村振兴继续教育服务站1个。及时充实一批鲜活的现场教学基地,选聘知名学者走进主体班课堂,提升教学品牌影响力,线上线下举办主体班次6期,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在各镇、各村和县直有关部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新民风建设等宣讲活动50余场次,有效地服务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二)科研咨政管理成效明显。县委党校紧扣党的理论创新,立足“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开展的“三精”课程现场观摩评比活动中,我校《镇坪县国庆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实践探索》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优秀”等次,参与市委党校赛教打破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竞赛最好成绩,以94分获得第一名,征文《发展中药首位产业助力镇坪产业振兴》荣获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37次理论研讨会二等奖。《康养旅游是镇坪县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镇坪县共同富裕试点示范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镇坪县曙坪镇兴隆村共同富裕实践经验》分别荣获全市党校系统第四次理论研讨会二等奖、三等奖,用理论成果讲出了镇坪好声音。(三)驻村帮扶成效显著。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立足实际,创优争先。加强对派出第一书记与工作队员的监管和后勤保障工作,重点开展“防返贫监测”“产业发展”等专项行动,新发展大黄、玄参等中药材种植100余亩,争取新修产业路3.5公里,全面落实了对城关镇联盟村的帮扶工作任务。同时,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创文创卫、作风能力建设、联校支教、社区帮扶、平安建设等相关职能重点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聚焦中心工作落实,助力释放服务大局发展新活力。聚焦主责主业主课,狠抓党性教育,圆满完成县委交办的全年培训轮训任务,加强师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专题培训,提升党校教师外出宣讲水平能力;加强科研创新,提升精品创作力度,突出问题导向、实用导向,提高理论成果咨政水平;加强教职工作风建设,优化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党校的硬件水平和软实力,为全县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按照党校办学相关要求,县委党校目前没有独立校园,部分办学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需要,确保党校办学质量,使得党校基础设施建设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需要协调落实独立校园。二是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学校编制8个,现有教职工9人,专职教师仅4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青年教师2人中专职从事教学仅1人,一线教学人员不足,知识结构也还不合理,这些因素影响了干部培训、教学教研工作的效果。三是研咨政成效推广不明显。近年来,研究成果较多,却少有得到县委县政府推广,咨政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和上级对接解决独立校园问题。二是妥善解决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三是强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拓展、延伸党校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按照干部培训计划,每个主题班次的培训必须提前做好教学课程的设置。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聚焦夯实基础强保障,提升校服务县委中心工作能力。县委党校紧扣人才队伍建设关键,争取提高党校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支持党校教师到上级党校进行专业轮训,建立全县统一的优质师资库,新培育高素质教师1人,努力破解人才队伍建设瓶颈。(二)聚焦“三精课程”强引流,汇聚党校服务振兴强大合力。结合我县实际,勇于尝试,开拓创新,围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中药材首位产业等,充分发挥“巴山药乡”资源优势,以县农科所、相关中药康旅产业、药旅融合打造“诗和远方”,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的实践为主要内容,深入探究和阐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及内涵。并通过与省、市、县各党校沟通对接,发挥党校系统整体优势,引进各类培训班次,为县域经济发展引流助力。(三)聚焦严以治校强质量,建设高效实用的治学环境。认真按照机关党建和“三个年”工作抓落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建设凝心聚力的治学环境。一是校领导班子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带头抓教研,完成专题调研,形成2篇以上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带头打造新精品课程1-2个,讲示范课、精品课。二是扎实推进重点工作“三单制”管理,“月度评价、季度考核、年度总评”,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三是抓典型案例教学,进一步严格要求全体教职工,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推动在提能力改作风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更大作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我校征文《发展中药首位产业助力镇坪产业振兴》荣获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37次理论研讨会二等奖;《康养旅游是镇坪县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镇坪县共同富裕试点示范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镇坪县曙坪镇兴隆村共同富裕实践经验》分别荣获全市党校系统第四次理论研讨会二等奖、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