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镇坪县健康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预防控制监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卫生知识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 | |
住所 | 镇坪县城关镇上新街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涂世昭 | |
开办资金 | 660.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坪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69.43万元 | 863.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镇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规范免疫规划管理。继续维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规范实施冷链运转,筑牢免疫屏障;2023年全县免疫规划疫苗应种7293剂次,实种7008剂次,接种率为96.09%;其中乙肝疫苗接种率95.67%,卡介苗接种率98.57%,脊灰疫苗接种率95.44%,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4.23%,白破疫苗接种率99.10%,含麻疹类疫苗接种率94.89%,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4.37%,A+C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9.31%,乙脑疫苗接种率95.52%,甲肝疫苗接种率98.24%。完成非免疫规划疫苗共接种4485剂次。(二)扎实开展死因监测。我县全年共报告死亡个案561例,其中男性360例,女性201例,分别占个案总数的64.17%、35.83%,年报告死亡率为1009.8/10万。(三)严格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本年度我县未发生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报告率、及时处置率均为100%。针对学校、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加强传染病预警监测,落实早发现、早处置,学校的多起散发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完成全县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多轮次防控督导和培训;完成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管理及疫情防控等现场4轮次督导检查。(四)全面落实结核病管理。2023年共接诊初诊患者166例,免费查痰164人,查痰率98.80%,发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7例,落实治疗管理27人,治疗管理率100%。对1893名入校新生开展结核病健康筛查,筛查率100%,各学校无结核病暴发疫情。(五)夯实艾滋病防控。2023年,我县按现住址登记现存活的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16例,随访管理率100%。(六)落实常规传染病报告管理。2023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3种计429例,发病率为905.9/10万,较去年同期上升65.64%。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152例,发病率为320.97/十万,占发病总数的35.43%,发病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49.18%。(七)科学精准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全链条开展新型变异株监测预警和防控,常态化防控与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相结合,优化管控措施,抓牢关键环节,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综合协同处置能力。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筑牢重点人群免疫屏障。(八)慢性病防治管理科学规范。牵头组织全县多个部门共23支队伍302名队员积极参加全国第八届“万步有约”职工健走激励大赛和拓展赛活动。持续推进健康镇坪建设。全县共管理高血压病人4072人,规范管理3477人,规范管理率为85.39%。(九)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管理措施得力。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全县累计建档并录入陕西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43人,报告患病率4.60‰,去除死亡患者25人,在册218人,累计在管患者216人,年在管患者215人,患者管理率为98.62%,规范管理211人,规范管理率为96.79%,面访率为98.62%,体检率为50.92%,居家患者181人,居家患者病情稳定率为99.45%。在册患者服药198人,规律服药152人,服药率为90.83%,规律服药率为69.72%,精神分裂症的服药率为93.08%,规律服药率为66.67%。(十)地方病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完成全县7个镇62个病区村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入户调查监测工作,共调查17570户有常驻人口50135人。检出成人氟斑牙患者736人,成人氟斑牙检出率为1.47%;调查8-12岁儿童2609人,检出氟斑牙(极轻度)1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0.04%。检出砷中毒患者99人,检出率为0.20%。其中轻度92人、占比92.93%,中度6人占、比6.06%,重度1人、占比1.01%,无皮肤癌患病人数及新发砷中毒患者。(十一)健康宣教成效显著。全年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种类27种,发放印刷资料75527册,播放音像资料2302次,累计播放4899.5小时,宣传栏制作更换429期,举办讲座344场次,参与人数13503人次,举办咨询活动130场次,参于5929人次,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5023人次。我县建成健康机关48个,健康社区4个,健康村庄58个,健康学校15所,健康企业20个,健康医院1个,健康家庭15212户。(十二)公共卫生安全监测能力不断提升1.生活饮用水监测。完成枯水期、丰水期水质监测;水质检测全覆盖,达标率100%。2.职业卫生监测。认真落实全县职业性尘肺病确诊患者随访及全县在岗职业性工作人员体检个案审核、上报工作,全年职业性尘肺病确诊患者49人,存活41人,完成随访49人,随访率100%。配合第三方检测公司完成了8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通过检测发现5家企业存在危害因素超标,超标率62.5%,完成系统上报。3.学校卫生工作。完成8所学校1909名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现场调查;共检出儿童青少年近视人数为1019人,近视率为53.38%,总体龋齿率为40.92%。积极指导全县各学校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建档。全年完成全县中、小学生营养监测数据审核上报2865人份。4.病媒生物监测。对全县各镇、各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人员进行了3次业务培训,全年共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16次,其中鼠密度监测4次,蝇密度监测4次,蚊密度监测4次,蟑螂密度监测4次,规范投放毒饵站1800个。每月至少开展2次以上病媒生物消毒消杀作业。5.农村环境监测:完成国家农村环境监测,入户调查100余户、环境检测采样共20份。6.尿碘监测。全县共采集8-10岁学生和孕妇尿样285份。其中学生210份,孕妇75份。检测中未发现非碘盐,盐碘均数为22.15mg/kg,合格碘盐使用率为100%。7.硒水平调查。全力配合市疾控中心完成我县4个镇的土壤环境、水、食物硒水平调查工作,对827名不同人群进行抽样检测调查研究;8.健康素养监测。完成全县15-69岁常住人口,841人的监测调查工作。男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8.86%,女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2.37%。9.食源性疾病监测。全县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240例。无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全面完成了2023年监测工作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通过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宣传、讲座、各种咨询活动,提高全县人民群众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从而预防了部分疾病的发生,消除了健康隐患,为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不快;卫生应急体系不够健全,应对新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规范性需强化;二是个别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有待加强;三是基层公卫人员业务能力亟待提高。(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多渠道、多举措引进。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开拓视野。三是加强传染病管理,降低发病率。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市县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三个年”活动,积极开展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平安建设、安全生产、乡村振兴巩固衔接、国卫巩固提升、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营造想干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围。(二)持续提高免疫规划接种率,加快推进我县市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加大技术指导力度,新建城关镇预防接种门诊力争在3月底建成投入使用,为城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便利的预防接种服务。(三)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处置和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时刻关注国内猴痘等新发传染病疫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出现疫情第一时间有序有效有力应对,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四)持续提升疾控能力建设,强化应急处置、实验室检验检测、规范慢病管理、提升疾病信息报告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完善疾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疾控体系改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安康市预防接种知识技能团体“二等奖”、预防接种知识技能资料评比“三等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团体“优秀组织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