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滨区> 汉滨区农村公路养护中心

汉滨区农村公路养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3 14:27
单位名称 汉滨区农村公路养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公路建养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编制区域农村公路建养规划;负责区域农村公路建养技术服务指导和农村公路建养工程质量鉴定事务性服务工作;抓好养护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总结推广农村公路建养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住所 汉滨区巴山西路161号
法定代表人 刘安业
开办资金 241.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滨区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1.96万元 204.2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汉滨区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公路养护质量稳中有升。一是负责区域农村公路建养技术服务指导和农村公路建养工程质量鉴定事务性服务工作,强化巡查指导。中心采取领导包片干部包路,坚持常态化巡查指导,按月按季予以检查通报。督促指导镇村加强村道养护公益岗管理,大力推行“养护道工上路作业签到打卡、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村道集中养护”等好做法,保证了村道日常养护持续不间断。指导各养护公司分片分路建立养护工区,进行班组作业,网格化管理。二是编制区域农村公路建养规划,紧抓养护工程。统筹资金使用调配,分轻重缓急,多方筹措资金持续用于预防性和修复性养护投入,改善路况基础,提高道路安全通行能力。三是抓好养护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开展公路病害隐患大排查,逐路建立了排查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全年未因道路问题而出现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公路建养相关政策,加快水毁修复。把保障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通道畅通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实行“防、抢、查、修”同步推进,全力开展农村公路防汛应急抢险。(二)驻村帮扶成效明显。结合村情实际,制定年度帮扶工作计划,及时按要求派驻帮扶工作组,在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实行“双向”管理,要求驻村工作队认真履行“四项职责”,坚持吃住在村,严格落实“五天四夜”、请休假“双向报备”等工作要求。坚持抓好日常工作,在“监测”中主动作为,精准分类制定动态监测户帮扶计划,通过靠前服务,及时落实了相关兜底保障政策。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村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注重干部职工日常教育管理,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认真执行“三亮三评三运用”干部绩效考核,狠抓支部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全年召开支委会14次,支部党员大会11次,集中讲党课5次,集中辅导学习1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1次;派员定期深入新城办枣园社区、水景湾小区开展志愿服务30余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阶段性创建任务;单位内部齐抓共管、团结干事创业氛围良好,全年未出现干部职工违规违纪情况,干部职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收效明显。二、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的社会效益:全年先后召开各类安全生产会议8次,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3次全方位安全隐患大排查,排查县乡道42条(含普通省道4条),发现隐患点位476处,多方筹措资金彻底处治5处,采取临时保通措施处治219处,尚有25余处位于滑坡地质灾害点位上,因彻底处治工程量大、需求资金多,暂还处于监测、观察通行。双沈路、东五路、张关路等县乡道路路况进一步改善,安全通行能力大大提高,沿线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利用手机短信、QQ群、微信群等平台,第一时间发布路况信息150余条,设置临时性公路安全警示标志450余处,引导群众安全出行,使汛期公路运行有序。取得的经济效益:年度计划列养的4条186.129公里省道(按县道标准列养);11条304.968公里县道;33条625.36公里乡道;1765条3323.786公里村道,没有出现失养、漏养现象,总体优良路率保持在75%以上,实现预期目标。全年共投入资金71.5万元,实施了道路应急养护工程和预防性养护工程,累计修建挡墙1695立方米;增设波形护栏284米;修复路面142平方米;新修涵洞1道;增设减速震荡标线162平方米,交通标识9块。按照“先保通、后保畅”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212万元,调用装载机、自卸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520余台次,清理公路水毁塌方近15万余立方米。驻村帮扶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20余件,引导监测户自力更生,尽力发展庭院经济;积极引导该村发展林下天麻种植、陕南黑山羊养殖等特色产业,抓实无公害大米、核桃、甜杆种植等传统优势产业,指导剩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全村人均纯收入稳中有升。支持村上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扶持资金4万余元,为产业大户硬化入户路500米,打通了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指导村上积极开展水毁道路修复,先后修建挡墙180立方米。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保障力度欠缺,以致农村公路客观上存在“重建轻养”的现象。措施:加强宣传农村公路养管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争取加大日常养护经费投入。二是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跟进力度还不大、措施还不多,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不高。措施:进一步创新探索如何指导乡镇办加强村道养护公益岗管理、让其发挥作用。三是区域内部分道路路况基础还相对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汛期公路水毁严重,安全保畅任务仍十分艰巨,农村道路提等升级任务还很重。措施:积极争取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四是镇(办)农村公路管理站和专业养护公司规范化建设基础还很薄弱。措施:进一步加大扶持指导力度,进行班组作业,网格化管理。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巩固完善现行养管模式,积极探索乡村道路养管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协调推进新举措,进一步加大日常督促检查力度,保证养护巡查常态化、督办整改制度化。二是积极争取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定期对辖区现有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工作台账,争取专项资金,对积累未消除的农村公路安全隐患进行彻底处治,有序推进重点县乡道提等升级,着力改善路况基础。三是持续用力,创新管护模式和督导检查方式,贯彻落实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加大乡村道路管护和路域环境整治力度;全力做好省、市配套的养护工程,在建农村公路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在规划、设计、辅助设施配套上一次性到位,避免重复建设,为建成后的养护打好基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