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畜牧发展中心

大荔县畜牧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3 09:22
单位名称 大荔县畜牧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畜牧技术和畜禽良种试验示范及畜牧兽医技术宣传推广工作。
住所 大荔县北环路60号
法定代表人 张战军
开办资金 38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0万元 129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畜牧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畜牧生产持续优化,呈现稳步增长势头。一是稳定生猪产能。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和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渭南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工作要求,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坚持预警为主、调控兜底、及时介入、精准施策的原则,保障生猪“菜篮子”产品供给,明确抓养殖大镇、养殖大场,保能繁母猪存栏量底线、规模猪场数量底线任务,着手建立我县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促进我县生猪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二是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升级。坚持“示范创建”与“辐射带动”并重,持续开展省市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2023年中垦华山牧业通过省部级标准化养殖场创建。三是开展秦川肉牛杂交组合试验。按照陕西省畜牧产业试验示范中心《秦川肉牛杂交组合试验方案》要求,每月督促试验牧场做好牛只变动记录、配种记录、孕检记录、新生犊牛、体尺测量等试验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今年二元杂交组合试验已结束,三元杂交试验开始,截至目前已产三元后代15头,为秦川牛杂交改良和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加快家畜良种繁育步伐。2、项目扩容提质,招商引资势能强劲。今年来,我中心一方面完善项目管理,制订了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规范办事流程。一是坚持龙头企业引领,让重大项目尽快形成新的产能,在招大引强、招先引优、招新引特上下功夫,主动出击,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积极对接协调大荔牧原公司,促进牧原11场、3场在我县建成投产运营。二是重点谋划,推进大荔牧原年出栏1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大荔牧原生猪屠宰加工厂项目等重大项目在我县落地。目前已对接中馨海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前期考察建设5万头肉牛育肥及10万头肉牛屠宰项目,经过企业前期考察调研,计划在官池园区建设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厂;在下寨镇上沙洼村附近建设5万头肉牛育肥场。8月下旬,县政府与中馨海阔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五万头肉牛育肥及十万头肉牛屠宰项目框架合作协议》,下一步将协调各部门帮助企业尽快落户。大荔县桂柳牧业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年产30万吨饲料厂建设项目,已完成发改局项目备案及选址。下一步将全过程跟进,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免除企业发展后顾之忧,助力加快建成投产,助推我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3、筑牢动物疫病防控,夯实畜牧业健康发展根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对此,我单位把“严防疫、保安全”作为底线与红线,精心组织,全力保障。“陕西智慧动监”平台备案及免疫信息备案工作有序开展。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春秋季动物集中防疫和月补针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周密安排部署,强化工作措施,加强督促检查。二是做好炭疽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按照省、市关于做好炭疽等人畜共患病防控有关要求,为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炭疽病防控工作:先后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畜间炭疽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加强畜间炭疽防控工作的通知》,同时加强对畜间炭疽病防控知识宣传,主动联系大荔县电视台录播炭疽病防控知识宣传,共发放《炭疽防治知识宣传单》3000余份、《炭疽防控知识要知道》宣传挂图500余份。布病防控工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秋防期间布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在秋防过程中将布病单独登记、单独汇总,并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布病防控知识宣传挂图800余份,宣传单8000余份。三是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下发大荔县春秋季动物防疫集中“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的通知。在春秋两季利用一周时间在全县开展动物防疫集中“大清洗、大消毒”行动,按照“县包镇、镇包村、村包场户”原则,指导养殖场户进行消毒药品的配制。逐级压实责任,督促做好动物防疫清洗消毒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我们不仅确保了全县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而且确保了我县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县生猪存栏43.8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26万头)牛存栏5.6万头、羊18.04万只、禽125.55万羽;出栏生猪53.4万头、牛3.2头、羊15万只、家禽141万羽。我县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2万吨、1.3万吨、7.9万吨;肉、蛋、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4%、22.6%、7%,畜牧业产值22亿元。一是全年共免疫:牛口蹄疫7.29万头(次),奶牛口蹄疫2.85万头(次),羊口蹄疫32.84万只(次),羊布病16.5万只,小反刍兽疫31.12万只(次);猪口蹄疫73.56万头(次),猪瘟73.56万头(次),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253.52万羽(次),鸡新城疫98.48万羽(次),犬只狂犬病0.5万只。二是探索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制定《大荔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积极探索病害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坚持“区域协调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市场运营相结合,分片收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公司运营、政府监督管理的模式,与澄蓝无害化处理公司合作,在我县建设病死畜禽收集转运中心。目前,该场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正式投入运营。三是逐项对产地检疫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A)》1130份,《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2205份,未发现违规出证情况。四是屠宰场日常监管工作。屠宰生猪10.3343万头,羊屠宰4952头。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规模以下养殖场户发展不均衡,小散户比重高,选址随意,养殖环境差,粪污治理难度大,影响人居环境;2、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监管工作有待加强;3、扩产扩链资金不足。养殖的融资信贷扶持政策少,养殖加工企业融资门槛高、担保抵押难、贷款周期短,扩产扩链资金需求大,融资难,贷款难;4、陕西智慧动检备案数量不足。改进措施:1、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场。一是做强现有的龙头企业,带到周边小养殖厂(户)发展。二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养殖厂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2、加强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一是加强监督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针对提高监管人员的技术水平。二是进一步完善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机制,提高检疫率。通过依法规范开展畜禽产地检疫工作,使我县动物产地检疫报检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切实做到现场检疫到位、规范检疫到位、检疫结果处置到位。3、及时了解养殖场资金需求及申请贷款途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对接县邮政银行,方便养殖场了解贷款流程,解决养殖场资金不足问题。4、加强陕西智慧动检备案工作。一是下乡走访为养殖场详细讲解陕西智慧动检的功能。二是组织开展陕西智慧动检备案培训会。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统领,围绕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加快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争取在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预期目标:生猪存栏突破4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2万头),年出栏突破65万头;家禽存栏突破140万羽,年出栏150万羽;牛存栏达4.6万头(奶牛存栏1.3万头),年出栏2万头,羊存栏达18万只,出栏14万只;全年肉蛋奶产量达5.5万吨、1.2万吨、7.5万吨以上。不断加大非洲猪瘟、布病、炭疽等人畜共患病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确保全年重大动物疫情疫病免疫率达到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1、保安全,筑防线。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广泛宣传,强化免疫,科学管控,从源头前端阻断炭疽病的传播路径,重点围绕炭疽病防控,开展为期三年重点防控工作。有效遏制人畜共患病,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2、加大招商引资。下势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项目,尤其是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如生猪屠宰、肉禽深加工等,不断提高补链延链强链水平。3、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场。一是做大牛、羊等草食家畜产业。以饲草资源丰富的沙苑地区为重点,借力国家肉牛、肉羊草畜产业的政策优势,加大对草畜规模养殖场扶持力度,引导养殖户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经营。二是做大生猪产业,以大荔牧原、荣珠牧业、石羊公司为龙头,增加能繁母猪存栏,实现县内仔猪自给自足,提高生猪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强疫病防范能力。4、进一步完善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机制,提高检疫率。通过依法规范开展畜禽产地检疫工作,使我县动物产地检疫报检制度得到全面落实。严格落实屠宰检疫规程,按照国家规定的检疫项目、检疫标准、检疫程度,确保生猪肉品质量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