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湿地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保护野生动植物、湿地提供监测保障。指导管理陆生野生动物,做好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组织湿地环境监测,护救迷途受伤和患病的野生动物;全县湿地的勘察、立标及管理;对全县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 |
住所 | 大荔县城关镇南关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文斌 | |
开办资金 | 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1万元 | -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湿地保护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宣教凝心,不断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意识。一年来,我们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宣传湿地保护、野生动物等知识。一是在学门前小学举行陕西省第十届“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秦岭四宝话你知”科普讲座活动。二是3月3日,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省林业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西安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市政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主办的“你我携手起来,共同保护野生动植物”启动仪式在朝邑国家湿地公园举行,省林业局局长亲临现场。三是3月27日,“Z世代的2023”以丝路之名,共育一片林,来自中国、罗马尼亚、韩国、泰国、越南、叙利亚、赞比亚、加纳等国家的青年博主来到朝邑国家湿地公园打卡鸟类栖息地;四是9月7日,“高质量发展调研性”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陕西省渭南市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见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五是在县城中心广场LED屏播放古树名木保护宣传片,举行“保护古树名木”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2000余份。通过宣传活动,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保护湿地和古树名木的意识。(二)加强监管,黄河湿地生态治理能力持续提升1、加强日常巡查。加强湿地日常巡查工作,严厉打击破坏湿地作为。全年日常巡护700多人次。驱赶放牧21次,阻止烧荒5次,阻止新建鱼塘1次,阻止新建建筑物3次,拆除新建牛圈150多平方米,有序恢复了湿地原貌。2、完成黄河湿地遥感动态变化监测点位销号工作。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反馈的2019-2020年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荔段遥感动态变化监测3处点位问题,对保护区内原住居民实施有序搬迁;暂不能搬迁的,可设立过渡期,允许开展必要的、基本的生产活动,但不能再扩大发展”精神。召开政府专题会议,会议指出对违法点位进行逐年逐步进行退出,并组织了申请销号工作。(三)多措并举,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工作1、强化排查工作。制订了《大荔县2023年清风行动实施方案》、《大荔县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2023清风行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非法猎捕和经营野生动物易发、多发地区,集贸、农产品、花鸟、古玩市场范围及湿地、林地周围村镇进行拉网式排查,无违法行为。2、做好救助工作。全年救助野生动物50多次。对黄河湿地野生鸟类迁徙情况进行了监测记录。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360多只,黑鹳240多只,均比去年增加30多只。通过对湿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湿地生态环境逐年变好,相继被CCTV-13、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大荔融媒体等多家媒体报道。(四)扎实部署,做好外来物种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外来物种普查工作,目前发现外来入侵物种植物11种,水生动物1种。完成了12个物种39个标本制作,拍摄高清外来入侵物种照片3055张,录像83段,完成初步报告编制。(五)突出重点,加强古树名木管护工作1、开展全面摸底调查。通过调查,在2016年古树名木调查的基础上,补充调查123株枣树。全县共有古树名木312株(单株75棵,群生237棵),目前,均生长旺盛。2、加强日常管护和巡护。一是对安仁镇南湾村600多年长势衰弱国槐,对其采取设立支撑支架、填堵树洞、防治病虫害、施肥复壮等具有针对性的救护措施,确保古树名木健康生长。二是与各镇护林员签订《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书》,强化护林员巡查,明确管护责任人及职责,实行年终考评。(六)加强管理,促进朝邑国家湿地公园健康发展1、以项目为抓手,实施朝邑国家湿地公园修复保护。积极行动,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国家发改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设立界桩400个、界碑10座、修复防护围栏16公里、科普长廊160米;目前该项目建设任务已完成50%。同时积极对接省市林业部门,完成朝邑国家湿地公园省级重要湿地申报工作。2、加强日常巡护。不断强化日常巡护工作,一年来,驱离垂钓人员20余次。联合派出所打击整顿乱捕乱捞三十余起,处理乱捕乱捞人员3人,收缴捕鱼地笼60多只,鱼竿120多条。3、切实做好防火工作。牢固树立防火意识,完成湿地防火安全巡护,发放安全防火资料3000余份;同时加强火源管控、物质储备维护等,完成了千余亩老化芦苇断茬疏根和防火隔离带百余条,确保湿地安全。4、强化服务意识,完成接待工作。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接待水平,全年完成中省市领导调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34次,其他接待396次,受到省市县领导一致好评。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1、科研、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湿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湿地的建立和完善,将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同时,湿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又成为生物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学普及的理想场所,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野生动植物,获取生态知识的天然课堂。通过科普宣传,可以提高湿地的知名度,可以大力宣传建设湿地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意识。2、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湿地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不但是人们回归自然、欣赏自然的旅游胜地,而且又是对人们开展自然保护知识宣传教育的理想场所。通过身临其境的科普宣传,唤起公众对湿地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进一步推动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湿地内的一草一木及所有的保护设施,都是对人们进行环保教育的天然课堂,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真实情感。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在暴雨季节,周围的降雨同时排入湿地时,造成湖水上涨,对防洪有影响。湿地没有统一防洪规划,排水渠防洪标准低。湿地防洪体系不够健全,城镇、给水渠、排水渠不具备防洪预报网络体系,没有滞洪、泄洪、分洪统一方案。湿地火灾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极大,湿地防火是湿地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因干旱少雨,芦苇等植物干涸,是湿地火灾的高发期,火险等级也随之提高。湿地防火,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搞好防火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扑救湿地火灾的综合能力。古树名木保护方面资金较少,不能满足我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要示求。2、整改措施禁止在湿地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排涝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禁止一切对堤岸和边坡有破坏性的活动,禁止围湿造田等改变湿地用途的行为。建设湿地防火站(与湿地管理站结合),并建立防火指挥部,对游人进行湿地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湿地。建立完善消防道路系统和消防水网系统,主要建筑物的消防主通道宽度不能小于6m,次通道为不能小于4m。设置永久性宣传设施。在湿地设立防火警示牌,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有关知识。建立湿地防火责任制度。湿地可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制定湿地防火承包责任制、联防制度、巡护瞭望制度、火情报告制度、奖惩制度等。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古树名木保护方面资金,使我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县林业局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部署,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及服务水平。(二)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湿地保护及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三)持续加强湿地日常巡护,坚决杜绝乱挖乱建、乱捕乱猎等破坏湿地违法行为。(四)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工作,做好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的监测记录工作。(五)进一步加大古树名木宣传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巡护员例会制度。(六)加大争资跑项力度,积极申报朝邑湖国家级重要湿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