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

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

发布时间: 2024-04-23 09:13
单位名称 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及所有者权益方面的政策研究;承担全省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监测评价、自然环境和国土空间开发重要控制线统筹划定;承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考核标准及资产保护、规划编制及全民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过程中的工作;规划行业及注册规划师中的管理事务性工作。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号
法定代表人 杨金虎
开办资金 785.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9万元 615.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规划院自觉顺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形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立足职能定位,深化业务研究、创新服务方式、用活资源载体,积蓄潜能、发挥功能、提升效能,为助力省厅履行“两统一”职责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院再获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五星级党支部”,调研成果连续第四年获省厅一等奖,“文明单位”顺利通过复核复审,在参加2023年陕西省广播体操大赛中获省直机关组二等奖,在陕西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开展的2023年“玫瑰书香”全省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中获“优秀女职工阅读组织”称号。始终紧盯党员干部思想世界这一无形阵地用气力做工作,坚持不懈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常态化落实“三会一课”、基层组织生活等制度,做到讲话必学习,中、省、厅会议精神必传达,上级明确的内容必落实,确保党的声音第一时间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先后组织学习了6次来陕讲话、主题教育动员大会讲话精神,学习了关于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秦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自然资源工作重要讲话等,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适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大家瞻仰渭华起义纪念馆,用红色故事铸魂励志;参观西安市幸福林带,用现实场景感悟发展;到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开展联学联建,用革命精神激励斗志。针对某一时段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思想问题,着力用好纪律教育这个重要预防手段,常敲桌子、常提醒;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在自己查、群众提、组织点的过程中进行同志式的关爱帮助;用好民主评议这把尺子,让大家在客观认识自我中正确摆位;用好谈心交心这个有效方法,在敞开心扉、坦诚交流中让本人真诚知错认错、努力改进,始终坚持在思想交锋中弘扬正气。落实“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群建”要求,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及时组建工会、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慈善捐款献爱心、“玫瑰书香”全省女职工主题阅读、全民健身“体育健康行”等活动,始终坚持用积极健康的氛围引导昂扬向上的精气神。通过长期学习教育和环境熏陶,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意识更加坚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履职尽责、岗位建功在全院上下蔚然成风,为各项任务完成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院党支部连续第七年获评“五星级党支部”。坚持围绕中心,主要业务有序推进一是完成了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编制及送审、“科学确定建设项目总用地规模中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占比上限”研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造林绿化空间等工作,开展了国土空间规划基数转换省级审查工作。完成了20个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地踏勘及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专章技术审查,核减总用地48.9473公顷,核减新增建设用地48.9473公顷;成了7个县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新留用区实施方案技术审查,检查地块255个,总面积4628.6亩;完成了陕西省第六次沙化荒漠化监测成果、沙化封禁区成果与“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套合分析等工作。二是完成了2022年度国土更新调查成果省级检查和成果汇总,成果顺利通过国家核查质检;完成了18个重大项目占用补划永久基本农田方案的技术审查、9市37个县(区)796个涉及25度坡的补充耕地项目(12113个图斑、2.43万亩)整改成果技术检查;开展了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成果省级技术检查,通过加班加点、连续奋战,目前,已完成对全省各县区处置成果的核查上报;开展了2023年度国土更新调查工作。三是完成了全省矿产资源规划统一数据库建设、《秦岭矿产资源开发专项规划》《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和《2022年度自然资源公报》《2022年度矿产资源报告》编制,启动了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区块)动态调整工作,特别是完成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与储备体系建设研究”被专家给予“填补了省内战略性矿产储备体系研究空白,在国内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的高度评价。四是配合部、省圆满完成秦岭试点工作,5月底,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试点成果技术交流会上进行了发言,受到一致好评;11月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五是完成2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配套专题研究(陕西省土地储备管理机制研究和陕西省国有农用地(不含林草湿)、未利用地配置规则研究),形成的5项成果全部通过省厅验收。坚持开拓进取,探索创新成效明显,一是多方探索部级“科创中心”运行模式。“自然资源部新能源矿产与资源信息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申报成功后,我们对全国省院的类别、级别、规模、科创中心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赴湖北武汉、江苏南京等先行省份调研成功运行经验,与省内相关单位进行座谈交流,对院科技创新工作的体制机制、发展瓶颈等进行深入分析,努力寻求工作的创新点突破点。并按照相关规定,与长安大学和西北有色矿业集团按时完成科创中心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总结的研讨、编写和上报。近期,专门向部科技司进行了专题汇报。二是积极拓展“二个信息化平台”成果应用。“互联网+”核查监管一体化平台,在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省级检查中得以应用,通过自动化检查软件,对成果的合规性进行检查,通过核查软件,实现举证材料、各类管理数据的关联与分析,通过报表软件,实现业务报表自动导出,大幅度提升省级检查效率;在变更调查工作中,通过平台自动比对和关联分析,对上交成果进行自动分析及错误筛查,结合关联的举证信息,为作业人员提供了交互检查的窗口。秦岭调查监测平台建成后,我们积极探索在重大项目用地预审中的应用,通过三维地形、遥感影像等数据了解项目用地情况,支撑项目优化选址,辅助分析项目占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彻底改变了传统人工现场踏勘工作模式,极大提升了技术审查工作效率;在配合开展超标准建设绿化廊道排查整改工作中,按照业务需求,向外业调查人员快速配置了专属调查模块(手机app、审核系统),为实地拍照举证、线上提交成果、省市县多级联动审核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年度变更调查内业核查、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省级检查中,依托平台功能,累计提供1000多次栅格类型数据在线服务,大幅提高数据比对效率,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平台的技术优势。三是不断扩大交流合作。在前期与部院、长安大学、西北大学等院校建立共建关系的基础上,今年又与西藏院、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省标准化研究院、西安地质调查院、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榆林学院等多家单位进行座谈交流,就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手段、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数据成果转化应用、信息化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工作、人才培养管理等探讨交流,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事宜。今年还与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榆林学院等院校探索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开展了部分科技攻关项目,不断赋予院院合作、院校合作以新内函。着眼宣传展示新时代陕西省院建设新风貌,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还积极创建微信公众号,半年时间推送行业政策解读、相关专业研究、重大活动新闻等各类内容500余篇,扩大了在系统上下和省内外的影响力,为进一步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四是持续大兴调研之风。着眼提供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撑服务,鼓励党员干部结合岗位职责,开展深入式课题调研、前瞻性政策研究,全年向省厅报送9篇高质量报告,调研成果连续四年获省厅一等奖。其中《陕西省耕地‘进出平衡’工作调研报告》一文,继获省厅一等奖之后,又被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通讯》以“严把‘进出关’,守好‘饭碗田’”为题刊载;“陕西省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一文参与部院组织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年会评选,入围“优秀论文”;“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成果入选国家10个“双评价优秀案例”之一。五是坚持开办“周末讲堂”。依托与部院合作机制,在全院开办了13期“周末讲堂”,充分利用部院调查、规划、权益类业务的技术权威优势,对院技术骨干进行专题辅导培训,结合实际进行研究讨论,极大拓宽了业务干部思维视野、提升了专业层次,提高了履行技术支撑职责的能力水平。六是积极争取“标准制定”。以省、厅每年征集行业标准制定项目为契机,不甘人后、踊跃报名,先后有6个标准制定项目成功立项,目前,有5个标准已通过内审并完成公开征求意见,正在等待最终审批发布。在省厅组织的“标准助力陕西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院“国土调查成果核查规范”获三等奖,院获优秀组织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土地规划机构乙级登记证书,有效期限至2024年6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评为陕西省自然资源厅2022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被评为陕西省直机关2022度省直机关五星级党支部;调研报告被省自然资源厅表彰优秀;被省自然资源厅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