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

大荔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3 09:11
单位名称 大荔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水土保持,维护生态环境,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和移民项目建设管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
住所 大荔县城关镇北新街
法定代表人 陈正孝
开办资金 46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70.72万元 2648.89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反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水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后扶工作开展有力。一是及时稳妥兑付直补资金。2023年度核定我县直补人口为:49344户,178060人。按照惠民惠农“一卡通”管理要求,及时准确变更发放信息127次,直补资金及时足额放到位。2023年共计兑付直补资金10683.6万元。二是扎实有序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建设。2023年承担市级重点项目预算投资11000万元。2月初,我中心按照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对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共完成抽水站提升改造1处,排碱渠改造提升1.6公里,新打机井26眼及配套,新修渠道21公里及附属;新修厚15厘米砼道路126公里;新修排水管网26公里及附属,巷道提升改造11公里,沥青路面2.4公里,LED太阳能路灯350盏,新建休闲广场3处及附属;市场硬化1805平方米;新建果品市场1处及配套,圈舍3处及配套等建设内容。三是科学规范储备后期扶持项目。按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项目库建设要求,从年初开始,领导班子分组深入镇村组开展调查研究,调查了解移民村组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在广泛、充分地征求移民群众和原住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选择群众急盼的农田水利、生产道路、美丽家园、生产开发、移民补助、技能培训六类项目入库储备,概算总投资14624.36万元,涉及17个镇(街道)274个移民村。2、水保工作有序开展。紧紧围绕“生态大荔”建设目标,坚持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一是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编制初步设计文本9个,重点实施了大荔县东高垣、西阳小流域水保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大荔县西镰山固沟保塬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和大荔县东西海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18.71KM2,投资1777.26万元。二是足额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程序、方式,全年共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07万元。三是认真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对全县所有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督促检查摸底,对未批先建、未验先投、未批先变等违法行为下发了限期办理通知书,全年下发限期办理通知书30余份,受理并录入水土保持信息监管平台V4.3系统建设项目15个。四是夯实责任确保淤地坝安全度汛。按照县防汛办审批单7座淤地坝的防汛预案,落实三个责任人。在汛期来临前、极端天气预报前后对淤地坝逐坝进行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淤地坝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并对淤地坝三个责任人进行了培训,从5月1日至10月30日,严格执行汛期淤地坝24小时防汛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全年未发生责任事故,同时积极高效处置上游紧急泄水安全事故一起。3、不断加强科技培训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移民增收”,在全县17个镇(街道)举办现场培训班113场次,发放科技书籍1.1万余本,科技宣传资料1.2万册,受训群众达到1.1万余人。4、朝排系统服务库区农业发展。为保证库区移民和库边群众正常生产,朝排系统从渠道日常维护、引水设施保养、人员管护责任、用水计划落实、水费计量收缴等方面加强管理,保证了全年70天安全引水,共计引水433.8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0132亩次,征收水费58.76万元,为库区农业增收创造了基本条件。另外,抽排内涝积水680余万立方,保证了3万多亩渔业基地正常运转,为群众近4万亩耕地(冬枣)正常耕种提供了保障。5、专项补助为移民家庭鼓实劲。一是实施专项补助,对1017名专科以上大学生补助学历教育费用562.4万元。二是朝邑、赵渡、韦林38个移民村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助项目,参保小麦面积10.9万亩,补贴自缴保费32万元。6月“烂场雨”天气造成小麦霉变灾害,定损16161亩,亩均赔付125元,保险赔付202.1万元。6、成功举办全省水库移民工作现场推进会。4月18日至19日“全省水库移民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总结2022年全省水库移民工作,与会代表参观了严通村、望仙村、冬枣园、石槽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及产业发展成效,是我县今年成功承办的第一个全省性会议,为展示我县水库移民工作成绩,宣传大美大荔的各项成就起到了强劲的助推作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1、一是及时稳妥兑付直补资金。2023年度核定我县直补人口为:49344户,178060人。按照惠民惠农“一卡通”管理要求,及时准确变更发放信息127次,直补资金及时足额放到位。2023年共计兑付直补资金10683.6万元。二是扎实有序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建设。2023年承担市级重点项目预算投资11000万元。2月初,我中心按照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对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共完成抽水站提升改造1处,排碱渠改造提升1.6公里,新打机井26眼及配套,新修渠道21公里及附属;新修厚15厘米砼道路126公里;新修排水管网26公里及附属,巷道提升改造11公里,沥青路面2.4公里,LED太阳能路灯350盏,新建休闲广场3处及附属;市场硬化1805平方米;新建果品市场1处及配套,圈舍3处及配套等建设内容18568㎡,安置太阳能路灯575盏,休闲广场提升9处等。2、为促进“农业增效、移民增收”。为促进“农业增效、移民增收”,在全县17个镇(街道)举办现场培训班113场次,发放科技书籍1.1万余本,科技宣传资料1.2万册,受训群众达到1.1万余人。对1017名专科以上大学生补助学历教育费用562.4万元。并对朝邑、赵渡、韦林38个移民村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助项目,参保小麦面积10.9万亩,补贴自缴保费32万元。6月“烂场雨”天气造成小麦霉变灾害,定损16161亩,亩均赔付125元,保险赔付202.1万元。3、为保证库区移民和库边群众正常生产,朝排系统今年从渠道日常维护、引水设施保养、人员管护责任、用水计划落实、水费计量收缴等方面加强管理,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保证了全年70天安全引水,共计引水433.8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0132亩次,征收水费58.76万元,为库区农业增收创造了基本条件。另外,抽排内涝积水680余万立方,保证了3万多亩渔业基地正常运转,为群众近4万亩耕地(冬枣)正常耕种提供了保障。4月11日,省委书记赵一德调研指导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对朝排系统工作给予高度赞扬。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移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2、移民生产发展还需要加大扶持力度。3、朝排系统管理需要加强。整改措施1、今后我们将主动作为,积极为移民争取后期扶持资金,推进巷道排水、休闲广场配套建设等,促进移民村生态和村容村貌有序改善。2、积极配合引导移民群众依托特色种养业、乡土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等,探索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园区、创意农业等新业态,统筹谋划和实施好移民后扶项目,千方百计增加移民收入。3、积极为朝排灌溉办理收费许可证,提高水价,增加收入。同时开源节流,积极尝试按水量收费或承包经营,节约成本,提高灌溉效率。最后积极对接编办、人社部门,争取编制,理顺管理,将朝排系统纳入全额事业单位管理。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突出移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产业兴村为重点,突出叠加效应,加大移民镇村生产道路、养殖圈舍、果品分拣车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移民生产条件。同时,引导移民群众依托特色种养业、乡土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等,探索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园区、创意农业等新业态,统筹谋划和实施好移民后扶项目,千方百计增加移民收入,争取全省移民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大荔召开。二是确保水土保持工作有序开展。紧紧围绕“生态大荔”建设目标,坚持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编制初步设计文本9个,重点实施了大荔县东高垣、西阳小流域水保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大荔县西镰山固沟保塬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和大荔县东西海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紧扣我县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积极实施移民美丽家园建设项目,针对移民村道路、排水、绿化、风貌等进行提升改造,积极争取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推进巷道排水、休闲广场配套建设等,促进移民村生态和村容村貌有序改善。三是加大水保项目落地有声。加快项目包装,积极争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坡改梯等政策性资金。按照加快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核心区”要求和当前国家、省投资重点,牢牢把握将水土保持项目作为有效投资突出重点,聚焦水利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方向,结合我县水利“十四五规划”计划,积极争取资金项目,争取投资500万元以上。四是全力推进朝排管理改革。朝邑内滩排灌系统经过20多年的运行,为库区农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办法,同时也暴露出运行管理成本较高,工资负担重问题。为了合理有效解决问题,首先积极办理收费许可证,提高水价,增加收入。同时开源节流,积极尝试按水量收费或承包经营,节约成本,提高灌溉效率。最后积极对接编办、人社部门,争取编制,理顺管理,将朝排系统纳入全额事业单位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