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中医医院

大荔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4-04-23 09:08
单位名称 大荔县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大荔县迎宾大道南段84号
法定代表人 李高峰
开办资金 428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057万元 27745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6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1、变更法定代表人,2023年10月25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一年来,医院以精细化管理转型为契机,实施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助力综合服务功能筑基拓新。一是提升医疗服务新水平。与陕西省中医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与西安交大一附院、省肿瘤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渭南市中心医院等建立专科联盟。邀请国家名老中医、陕西省中医医院一级主任医师米烈汉教授、内科专家肖洋主任定期莅临我院坐诊,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国家级诊疗服务。同时以自身为龙头,医共体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中医阁为网底,形成包括26家卫生院、272家卫生室、4家卫生社区为架构的三级医共体服务网络,有效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优的作用。我院还开展远程会诊,组织培训7场600人次以上,在苏村分院,韦林分院设立高血压和糖尿病医防融合门诊并实体化运行。同时下乡入户开展“流动医院”,深入到田间地头45次,进行送健康,诊疗回访,使我院及基层分院的医疗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二是提高护理质量新高度。全面深入推进8s管理,让服务更暖人心,成立急危重症护理、皮肤护理、糖尿病护理、康复护理、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学组,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全院开展30种医适宜技术,56种医护理方案应用于临床。举办“护理质量改进项目”评比竞赛,内科护理创新胰岛素泵在全院范围规范使用。三是打造基础设施新环境。以持续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动医养结合、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治能力提升改造项目、二期改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老年病大楼),不断扩充医疗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方面的需求。中国计生协“暖心家园项目”落户我院。四是打开交流宣传新局面。举办中层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使大家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格局、转变了工作思路、优化了方式方法,培养了积极主动的精神;骨三科小针刀在治疗颈肩腰腿痛、疑难杂症等领域知名度逐步扩大,省内外同行交流中得到充分认可,并于2023年7月受陕西省针刀协会邀请参加交流大会,现场进行经验分享,得到省级专家的一致肯定。先后接待西乡县中医院、城固县中医院等交流学习12场次,着眼找准短板补齐不足,努力在交流中出思路、出特色、出实绩;先后在全国中医药发展大会、第六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大会推介交流,不断提高我县中医药文化知名度。(二)强化质量立院,塑造精品品牌一年来,医院紧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思路,突出名医兴院、专科强院、质量立院,努力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专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在陕西省中医医院紧密医联体专家的帮扶下,开展10项新业务,内科、儿科、急诊科、B超室、病理科建设不断持续提升。急诊科、老年病科、肛肠科、脑病科为渭南市重点专科,影响力大幅提升。脾胃肺病科、康复科、骨伤科3个重点专科质量持续改进,考核居全市前列。其中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癌患者的诊疗救治、病理、活检等为大荔县首家,急诊科心包穿刺实现县域零突破。开展院内首例“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或微创经皮钉棒内固定术”、“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疗效显著。承国医精粹、保妇婴健康,抓好中医妇产科建设,开展各种中医适宜技术。中药内服外敷、中药保留灌肠、针灸、悬灸、葫芦灸、雷火灸、中药足浴、中药封包、毫火针疗、闪罐等特色治疗二十多项,做到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深受患者认可。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神经重症康复,引进新技术CPT(心肺康复)治疗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昏迷等)心肺功能障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二是三甲创建增强新活力。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工作方针,2023年7月29日,圆满完成三级医院创建,对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加强管理,加紧建设,以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回馈县域周边群众,为大荔县的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三是人才培养迈出新步伐。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中西医结合发展,推进中医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医学术流派与临床特色优势,成立长安米氏内科流派大荔县中医医院二级工作站,我们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努力提高医院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药剂科张娇、王飞两名同志在全市2023年中药调剂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中药饮片辨识、中药饮片调剂优秀奖等荣誉称号。院感科肖婉玲同志作品《“镜”验之谈》内容丰富,解说精彩,在全市中医系统院感技术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医院人才竞争力显著提升。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一年来,我们实施医疗服务新举措,用心用情服务全县群众,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同心同向守护暖心家园,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一是做好公益事业。联合陕西省中医医院组织开展大型义诊活动5次,中医药文化夜市惠民义诊、互助共建社区、养老院等义诊32次,服务群众3000多人次。同时邀请省级专家20余人,与我院专家一起,为患者讲解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知识。全年共健康知识进社区、学校、机关、乡镇20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8000余本,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健康实事”。二是提升服务质效。共同关怀关注计生特殊家庭,九九重阳节、中秋节等重要节点开展“暖心家园”活动,为老人们提供集体庆生、医疗保健、心理抚慰、应急救助等多项暖心服务12余场次,在帮助老人解决问题的同时,更是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为他们播撒阳光,带去了爱与温暖,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替各级党委政府分忧,替天下儿女尽孝。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按照“三甲”创建要求与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我院在麻醉学、影像学等专业人员缺乏,不能满足现有医院的发展前景。2.按相关程序招聘的人员,人员增加后,只给编制未解决经费。依然是按照老编制人数执行,未能按照医院在册正式人员编制解决经费。3.医养结合项目规模大、体量大、资金缺口大,仅靠医院难以支撑。(二)整改措施1.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面向社会招聘取得执业证书、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招聘应届本科大学生、研究生,储备人才资源。2.积极争取编制部门支持,优化招聘程序,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解决编制短缺问题,增强发展活力。3.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财政资金倾斜支持,确保项目尽快投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紧抓医养结合大楼后期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医养结合项目投入运营,推动二期改扩建项目顺利实施。康养大楼、老年病大楼投用后,计划筹备召开国家级层面康复医学高质量论坛,辐射周边省市县,创中医院示范品牌;成立大荔县中医药学会,传承推广中医药技术,宣传中医药文化,覆盖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并利用中医药技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充分发挥县域内龙头带动作用,扩大中医院品牌影响力,推动整个区域的医疗业务大发展,技术大提升。二是突出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不断提升医院品牌价值与核心竞争力。以创建“三甲”医院为目标,紧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思路,从严、从细做好医院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三甲”医院创建验收顺利通过。三是我院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加强中医药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推动DIP付费在我院的应用和发展,建立实用共享的中医药卫生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我院将“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救死扶伤、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大医精诚、弘德仁爱”为院训,以“人性化服务、规范化治疗、简约化流程、优美化环境”为服务理念,以“精诚、关爱、传承、创新”为核心,以中医专科专病特色为优势,以打造中华健康养生园品牌为引领,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突出大荔县中医医院独特的医院文化氛围。征程万里风正劲,扬帆起航正当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700524261052311A2101有效期:2023年11月16日至2025年01月14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