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财政预算绩效中心

大荔县财政预算绩效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3 08:41
单位名称 大荔县财政预算绩效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提高全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供服务保障。承担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工作,组织开展财政资金支出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情况、重大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并提出绩效问责和奖惩建议。
住所 大荔县洛滨大道中段
法定代表人 党斌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4万元 2.64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财政预算绩效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变更法人,2023年8月10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强化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为进一步提升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强化预算支出责任,我们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对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全面的细化,压实了预算单位的工作职责,实现绩效管理工作有序运转。为指导部门单位提升绩效目标填报质量,我们通过梳理、筛选、提炼,建立了共性项目绩效指标体系和个性指标体系的《大荔县财政预算绩效指标库》。涉及大型会议、业务培训、基建工程等11类200多条具体指标和40个绩效目标填报样表,初步完成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设。(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绩效理念。为有效提升绩效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和绩效意识,我们今年组织2期绩效管理业务培训班,重点就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目标填报、绩效自评报告撰写等方面开展讲解,参训人员600余人次。使预算绩效管理人员树立“使用资金必问效、无效必追责”的绩效理念,绩效目标编制和绩效自评报告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三)强化目标审核,实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财政云”预算一体化系统功能优势,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力度,优化绩效目标审核流程。截至目前,2023年度共审核281个部门(单位)6660个绩效目标,涉及财政资金48.3亿元,从源头上控制预算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为预算有效执行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绩效目标的引导约束作用。(四)补齐短板弱项,推进事前评估。按照《陕西省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实施办法》,我中心与债务股对2023年专项债劵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预算申请的必要条件,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项目7个,涉及专项债金额6.06亿元,有力保障县域重点项目资金需求,补齐绩效体系短板弱项,积累了工作经验。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谁支出、谁自评”的原则,我们加强了绩效自评管理工作,全县73家一级预算单位上报自评报告70份,绩效自评率环比去年提升60%,下一步我们将针对自评评价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将绩效自评报告作为预算安排及年度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按照“社会关注度高、代表性强”的原则,委托第三方机构围绕民生项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重点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2021年开展评价项目5个,涉及资金1.04亿元,2022年开展评价项目6个,涉及资金20498万元,2023年开展评价项目10个,涉及资金2.17亿元,绩效评价数量和资金规模实现逐年递增,对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了绩效评价问题反馈通知单,督促单位限期进行整改。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各预算单位管理绩效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各预算单位对绩效管理的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长期以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形成的“重安排,轻监督;重产出,轻过程;重结果,轻绩效”的思想短期难以改变,致使完成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部分预算单位对项目自评工作意识欠缺。个别单位自评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在项目完成时及时开展自评,导致自评报告内容不完善,数字前后不相符,不能客观的对项目的绩效作出合理的评价,自评工作滞后。三是绩效管理结果运用机制尚未健全。绩效管理各项制度虽已建立,但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衔接,还没有真正形成预算绩效管理闭环管理。(二)整改措施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修订印发《大荔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持续推进人大、财政、审计“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立涵盖绩效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的权责清晰、分工负责、高效协同工作机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大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和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强化预算绩效意识,营造全社会知晓绩效、重视绩效、管理绩效、监督绩效的良好氛围。2、做实部门自评、做优绩效评价、实现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有机结合。加大财政再评价力度,促进部门实现自我管理内生动力,做实部门自评。强化结果应用,实现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有机结合。3、统筹绩效管理工作,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对重大项目、重点项目,落实事前评估工作,以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为载体,实现绩效管理与投资评审融合,提升事前决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4、进一步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整改、激励与问责制度,不断完善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机制,将绩效结果向社会逐步公布,增强单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切实发挥绩效评价工作的应有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