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招商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招商项目征集、策划包装、咨询、对接、洽谈、落地保障服务、跟踪督办等工作;参与签约项目的审核和组织工作;全市招商引资统计、上报工作;联系协调县市区、产业园区和驻外联络中心的招商服务工作;招商网站、信息平台建立管理和投资资料编辑;实施境内外重点招商展会和招商引资活动;参与境外驻点招商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地区招商联络治谈工作;参与国内知名企业、商协会来榆考察的接待、洽谈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开发区市口岸大楼5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杜伟 | |
开办资金 | 78.5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外事和对外经济协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24万元 | 45.0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招商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一是坚持精准务实高效,招商引资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度,我中心共配合局机关组织开展各类招商活动20余次。其中,参加煤博会、丝博会、进博会等重点投资促进活动5次,举办“第七届杭州全球企业家论坛暨榆林市投资贸易峰会”“榆林—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交流座谈会”“榆林—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合作对接会”等精准招商活动9次,开展“榆林—长三角外资项目洽谈会”“榆林·香港招商引资恳谈会活动”“第三届中欧—榆林经济合作论坛”等外资专场活动10场。二是完善机制优化服务,项目落地建设推进有力。一是坚持“店小二”“保姆式”的服务理念,为来榆投资考察客商提供精细化服务,认真制定接待方案、安排考察路线、推荐优势项目,2023年累计接待来榆考察的客商和考察调研团200余批次。二是建立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和包抓机制,每个科室联系2个县区1个园区1个区域,进一步加强市县联动,共同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加快落地。三是务实开展调研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县区园区,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深度了解各县区园区的要素保障情况及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四是充分借助市级招委会作用,强力推进解决落地难、推动慢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今年以来,共配合筹备市级招委会召开5次,研究推进20余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五是对中煤二期、陕煤二期、国能煤炭综合利用、神信循环产业园等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定期进行跟踪对接,就制约项目建设的问题积极协调相关责任部门办理,千方百计推动项目进度。六是为来榆投资企业与本土企业搭建交流平台,联合市能源局在府谷县召开了榆林市首届本土生产矿用产品推介会,共有16家已落地企业和50家煤矿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推介会,推介会后共签订意向采购合同19个,合同金额2088万元,通过此次推介会,搭建起了我市煤矿生产企业和矿用装备制造企业双方合作的桥梁和平台。三是突出外向型招引,抢抓对外开放新机遇。一是服务外资水平不断提升,成立外资服务专班,建立外资企业联系机制,一对一跟踪服务外资重点项目,实施全程代办,加快推进外资项目落地,先后为定边创时代、米脂胜科风耀、府谷澳资荣拓、靖边安储富利等10余家外资企业提供在企业注册、报关备案、增资扩股等多方面跟踪、协调和服务。二是开展全市促外资工作方案落实情况调研工作,先后赴榆阳、神木、定边、靖边、榆林高新区等县市区就方案落实情况调研,详细了解各县市区外资基础,并对外资企业进行统计业务指导。三是积极参加外事外资政策法规专题培训会,让招商干部充分认识外事外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为高质量、高标准的开展好外资招引工作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四是按照局党组“外事促外资,外资推外事”的总体思路,在2023年中阿青年友好大使榆林行、中国·榆林市—俄罗斯·库尔干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签约仪式、第20届K2H国际交流公务员研讨会等外事活动期间,围绕我市市情、产业规划、优惠政策等进行推介,在大力宣传我市投资环境的同时,也有效扩展了利用外资渠道。(五)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多渠道强化招商宣传。一是通过创新宣传手段和丰富内容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效果。二是大力宣传投资环境,编印了《榆林2023投资指南》、宣传片等形式宣传我市区位交通、重点产业链、产业园区、投资成本、优惠政策等内容。三是优化升级智慧招商平台,开发“云投榆林”微信小程序、招商引资工作动态管理系统及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平台升级三项建设内容,进一步提升了招商平台的开放性,深化了数据共享的程度。二、主要效益一是坚持精准高效对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外资方面,1—12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890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5000万美元)的77.8%。资金到位方面,1—12月全市共实施省外项目402个,实际到位资金1033.18亿元,同比增长9.4%,完成全年任务1021.4亿元的101.15%;共实施省内项目299个,实际到位资金534.25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全年任务424亿元的126%。二是强链延链建链补链,产业研究深入扎实。一是统筹策划包装延链补链强链项目,2023年度,全市共策划包装项目195个,总概算1458.86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5%和121.57%,经过征集、筛选、校对,共99个重点项目编入《2023年榆林招商引资项目册》,项目总概算216.46亿元,涉及高端能化、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无人系统与数字经济、特色农业、轻纺、文化旅游、镁铝产业等行业。二是积极创新招商模式,采用“组团招商+产业链招商”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奔赴长三角、京津冀、成渝贵、粤港澳等重点区域开展精准招商,累计外出招商30余批次,考察企业近160家。先后组织市能源局、高新区、神木市、靖边县、榆能集团、部分本土民营企业赴河南、山东、江苏、江西、广东、四川、重庆等地开展能化装备制造产业链精准招商活动;组织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赴长三角开展精细化工及铝镁新材料产业链精准招商活动;组织榆阳区、高新区、榆能集团、财投公司赴锦程控股(山东)集团和重庆中岳航空装备有限公司就新能源商用车、特种车生产制造、消防无人机、消防车生产制造项目开展专项招商活动;联合市财投公司赴深圳考察对接金融投资机构和培训机构;联合高新区、市金融局、榆煤基金、海通证券、国信证券赴江苏、浙江就光伏装备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活动。经过深度对接洽谈,积极寻求合作机遇,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可弥补我市部分产业链项目的空白。二、目前存在问题一是重大项目储备不足需要突破。围绕我市产业定位、战略布局谋划和储备的重大项目不多,特别是缺少科技含量高、产业拉动力强的重大项目。 二是招商人才和队伍建设不够专业。招商专业化程度不高,尤其缺乏掌握谈判技巧、统计标准、精通外语、熟悉政策法规和项目要素的专业人员。三、整改措施一是举办一系列业务培训。组织开展招商引资内外资统计业务培训,加强数据审核,严把到位资金统计质量关;组织开展全市招商系统外资企业注册专项培训,加强对各县区招商部门外资企业注册工作的指导力度;邀请我市10条产业链牵头单位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精准招商和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二是打造一支专业队伍。加大招商队伍专业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有方向,敢招商、会招商、能招商”的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三是谋划一批优质项目。聚焦我市“十四五”产业规划发展目标,精心编制《榆林市2024招商引资项目册》《榆林2024投资指南》,高质量策划包装一批优质项目。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引进一批链主企业。重点围绕我市10条产业链,确定招商区域,开展链式招商,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建链强链重大项目,引进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二是服务一批重大项目。紧盯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建立工作台账,实现人人盯项目机制,全面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项目落地。三是开展一系列招商活动。紧盯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川渝贵等重点区域,开展精准招商活动;高标准谋划筹备2024年丝博会、煤博会、京津冀、长三角、陕粤港澳等重大经济活动;充分发挥“港澳资源赋能市县直通车”活动品牌效应,分别在内地及港澳地区举办专项招商推介活动,争取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四是拓展一片宣传阵地。完善云投榆林信息平台功能,持续打造精准智慧招商平台,实现招商信息“手中握”;通过招商网和微信公众号,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我市市情、产业发展情况、经济发展现状、招商引资工作动态等信息。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