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渭南市渭河流域城区段治理保护中心、渭南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渭河生态区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渭河生态区内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方案审查;渭河生态区内堤防及堤顶景观绿化、交通、照明等工程和滩区渭河生态公园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护;编制防汛预案,组织抢险;配合对生态区内非法活动进行巡查、处理,承担全市水情旱情监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支撑。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前进路北段与五马路十字东南角 | |
法定代表人 | 杨斌龙 | |
开办资金 | 93.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675万元 | 138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规划引领,工程谋划储备验收工作顺利推进。一是积极谋划《渭南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项目。目前,渭河渭南段支流入渭口生态治理、渭河生态区渭南段信息化建设、渭河渭南段河道疏浚、渭河水文化等4项工程已列入发展规划。二是申报了渭南市渭河城区段零河大桥-渭富大桥段右岸堤防维修养护工程、渭南市渭河城区段渭蒲大桥-赤水河桥段右岸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等3项省级水利发展资金储备项目。三是在国家重大项目库申报了渭河干流渭南市城区段堤防防洪减灾护基工程、渭河干流渭南市城区段南大堤水灾害防护排水工程、渭河干流渭南城区段堤防电力设施防汛工程等8个2024年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四是完成了渭河渭南市城区左岸堤顶路面及堤防绿化工程、渭南市渭河综合治理城区右岸堤顶道路工程、渭河右岸渭南城区段堤顶绿化工程等五项工程的竣工验收。2.精准指导,宣贯工作落地有声,助推渭河保护整体提升。一是积极开展渭河生态区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由班子成员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前往沿渭各县市区开展调研,收集沿渭各县区在生态区管理、规划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省渭河中心。二是通过邀请省水利厅策法规处副处长唐娜就《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作专题讲座,从《条例》修订背景、立法思路、重要制度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积极营造宣贯《条例》的浓厚氛围,为全体干部职工加深理解《条例》内容,推动生态保护与治理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3.真抓实干,日常管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通过加强保洁人员管理。与保洁人员签订用工协议、安全责任承诺书,明确保洁人员个人职责,对保洁人员实行考核淘汰制,大力提高管护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做好堤顶绿化苗木的养护。按照不同季节制定相应的养护计划,及时开展修剪除草、灌溉打药、刷白套红、补栽补植等工作,确保堤顶绿化景观效果。全年共计修剪乔木7000余棵,灌木11万多株,清理枯枝、死树410棵,草皮150万平方米,绿篱50万平方米。补栽国槐1450棵,黄杨球、海棠、红叶李、杏梅等景观树木95棵。三是加大堤顶道路防尘治理。加强对人行步道的清扫及路面洒水频次,及时清运路面垃圾,确保堤顶路面良好的环境卫生,今年共计路面洒水90余车次、清理建筑垃圾57次,出动机械上百台次。四是做好各类设施维护。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安装管理标示牌、隔离柱、波形护栏,及时更换维修破损警示牌、减速带等,充分发挥各项功能。五是加强渭河城区段堤顶的日常巡检工作,组织专人对堤顶道路电力、限高、光纤等关键设施进行日常排查,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及时进行维修更换,确保堤防设施正常运行。对全段电力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升级,实现渭河城区段照明路灯的精细调控和灵活管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全年共计抢修高压故障3次,排查检修故障350余处,维修养护变压器、低压柜各25台,更换南大堤环网柜1台、南、北大堤低压线路5000米、照明灯具350个、通讯光缆3500米,补充单臂路灯50套,配合各区及相关单位完成升降限高架130余次,维修限高架35余次,改造加固限高架12座。4.主动作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及时传达学习省市关于水旱灾害防御的相关文件和指示精神,对全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二是建成市级水旱灾害防御视频分中心调度会场,实现水雨情监测系统的连通,确保了关键地段水雨情信息的及时掌握和与其他管理单位的实时沟通。三是配合编制完成超标洪水防御预案,更新充实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大力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技术培训,补足防汛抢险技术短板。四是编制2023年渭河防汛预案,严格落实带班领导、值班干部、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的防汛制度,确保雨汛情重要信息及时传递,防汛抢险工作及时有效展开。五是成立工作专班,班子成员每半个月带队赴有关单位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确保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六是积极响应险情,针对北洛河蒲城县孙镇石坡愣段的堰塞体险情,及时派出抢险技术专家,协同省级抢险技术专家现场提供抢险方案,为科学有效处置险情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二、社会效益情况1.扎实推进,河道采砂监管逐步规范。一是积极协调各区(县)及渭南河湖公司开展渭河采砂工作,赴各区(县)进行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并及时向市局汇报相关工作,全力推进采砂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大对渭南河湖公司的监管力度,组织专人不定期对各采砂点进行检查,对发现问题责令整改,并跟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确保其作业程序完全符合黄委批复的《实施方案》要求。三是积极对接市政府、市财局,将2021-2022采季市级收益按程序上缴市级财政非税收入,同时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分配比例,核对各县市区采砂量后,及时予以划拨。2023-2024年度采季截至2023年12月,共开采砂石69万吨,拉运54万吨,各采砂区均正常运行。2.守正创新,坚定不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一是以“中国水周”和“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通过发放五百余份宣传手册、设立宣传展板、班子成员现场解答等形式对《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进行广泛宣传,激励更多群众自觉争做爱河护河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二是利用《渭河简报》和“生态渭河”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渭河生态区发展成果。全年共开设主题教育专栏10期,节水节能知识专栏3期,安全宣传专栏14期,创建专栏4期,科普专栏7期。省渭河中心网站发布渭南市渭河动态22篇,市水务局网站发布渭河动态2篇,微信平台发布渭河动态5篇。三是成立创建文明城市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周五创建日”和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等,全年共出动志愿者200余人次,入户宣传工作达到100%。四是积极参加市民兵集训任务。积极发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圆满完成政治教育、军事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演练等10项科目训练任务,获得军事训练和作风纪律标兵班的称号。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管护工作不够细致,管护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随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的建立,相关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改进措施:不断探索管理方式,加强管护队伍建设,划段分片落实责任,加强日常巡视检查,确保日常管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与省防御中心、市局防御科的沟通对接,落实职责和职能,全方位促进工作开展,并尽快摸清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实际情况,制定中心年度防御工作计划,报市局审定后开展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市级防御研判分析指导作用。通过调入或招录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充实业务工作人员力量,同时对现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巩固提升堤防建设成果。一是要深化标准化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管理手册和实务手册规范工作流程,不断提高中心管护能力和水平,并指导各县区做好堤防标准化创建工作。二是细化日常管护措施,做好堤顶苗木、绿篱等绿化的修剪养护及补栽补植,提高堤顶卫生环境清扫力度,做到抓保洁、重保持,维护良好的堤顶环境卫生。三是持续做好电力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修养护工作,尝试采用专业化维保运行管理模式,减少照明设施设备故障率。四是摸清限高架设置的结构位置,研判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便于操作的“一杆一策”运行管理方式,运用远程控制等科学手段,确保高效安全运行。2.持续做好河长制相关工作。一是积极发挥中心上下联动纽带作用,加强与市河长办的沟通对接,与各县市区的沟通联系,狠抓工作落实,当好先锋队、排头兵。二是做到“非法采砂日常巡查”与“清四乱”同安排、同部署、同进行、同落实,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及时掌握一手情况,同时采用无人机等设备进行巡查,从而提高巡查工作效率。三是建立市级河长制智慧平台建设,以城区段为试点,完善智能监控网络,通过智能化手段,增加预测警报能力,实现对渭河堤防的全面监控和预警,为维护河湖生态保护贡献渭河力量。3.积极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是把握国家加强水利投资的重大政策机遇,深抓项目谋划,加快推进规划项目的前期工作。二是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水利发展资金和国债项目投资,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编入省市各类规划,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三是督促各县市区渭河流域内项目的谋划与申报,并严格按照涉河项目审批相关文件和审批服务指南,继续做好生态区保护开发利用和建设项目方案的咨询服务和初步审查工作。4.抓细抓严水利安全生产。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全面落实水利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持续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主要对堤防安全运行、有限空间作业、办公楼的消防安全、职工食堂的燃气安全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全力推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三是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意识,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讲座及电力、限高设施操作安全规程培训。四是组织开展堤防电力及限高设施应急抢险演练,科学、有序、高效开展应急救援处置,坚决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渭南市水务局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渭南市河长制办公室突出贡献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