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湭河水库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湭河水库正常运营提供管理保障。湭河水库及灌区工程质量监督·防汛抗旱管理·水源水质保护·城镇供水和农业灌溉。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西南京路4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国强 | |
开办资金 | 9524.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770.7万元 | 7610.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湭河水库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3年度我单位变更了名称和经费来源。名称由原来的渭南市湭河水库管理处变更为渭南市湭河水库管理中心,经费来源,由原来的非财政补助变更为财政补助。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水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凝聚合力,紧抓中心工作。一是内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根据市水务局(渭水发〔2023〕354号)文件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成立领导小组,开展标准化建设;召开财务管理交流会议,完善财务管理程序。二是水库枢纽工程管理。大坝沉降位移观测各4次,浸润线观测90次,启闭机维护保养12次,清理坝体排水沟淤积六次3500余米,清除大坝杂草约16万平方米。三是确保供水管线安全。制止危及供水安全事件6起,维护保养供水管道闸阀13座,修复西干渠水毁渠道110米,完成了供水管线12.5km实地定位测绘工作,埋设标识桩80处。四是全力保障水源安全。坚持每日巡查,制止违法行为460余人,签订保证书30余份,收缴非法钓鱼工具80余套,修补围网150余米,更换警示牌10余个,成功制止轻生事件1起;开展清四乱,制止非法采砂6次,立案查处并结案2起;水法宣传进社区1次,入流域5次,提升群众爱水节水意识。1-10月份水质化验报告均达到Ⅲ类标准。五是坚持科学调度,确保安全度汛。修订完善调度运用计划、防汛抢险预案,落实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和“三项措施”,召开防汛联系会议,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补充防汛物资,开展防汛演练;5月至9月预泄调蓄八次,泄洪总量2503万m3,始终将库水位保持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二)围绕中心发展,全力以赴取实绩。一是供水保障情况。截止10月底已累计用水量1210.19万m3,其中渭化集团企业用水约983.54万m3,渭阳水厂生活用水159.26万m3,生态补水47.22万m3,灌溉用水5.22万m3,管网漏损14.95万m3;完成灌溉面积1050亩次。二是全力奋战保安澜。积极应对7月12日、28日暴雨,水库大坝站实测降雨量233毫米,是建国以来全省出现的最大降水。结合气象信息科学调度,加大泄洪量至25立方米每秒,全体干部职工冒雨开展防汛抢险,设置挡水沙袋减轻雨水激流冲刷坝体,疏通排水渠,连夜开展坝体巡查、清理坝面淤积,保障坝体安全和抢险道路畅通,成功处置强降雨造成的险情。三是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取得新成绩。在市局大力支持下,经费由自收自支变更为差额补贴,人员编制由28名调整增加至96名,缓解了机构运行经费压力。(三)凝心聚力,推动重点任务。一是完成了水库管理处监测设施修复及水工程调度会商系统建设项目和2022年水库水毁修复工程建设,以及2021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第二批库区水保治理工程审计及竣工验收。二是中灌项目建设Ⅰ标段主要建设内容已完成,Ⅱ标段正在最后冲刺完成;完成灌区一张图的省级审核意见的修改及上报工作,目前已提交水利部待审核。三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查并批复,召开初步设计方案审查会,水保、环评、稳评服务采购工作,临时用地审批手续等按程序正在办理。四是水库清淤已获得市委市政府支持,下达资金100万元作为清淤工程前期费用,向市水务局报送湭河水库清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招标实施方案的请示。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确保了供水管道安全运行,正常供水不间断。2、有效遏制了危害水质安全各种违法行为。3、既确保了水库工程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又保证了水库最大调蓄满足城镇供水的需要。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单位新鲜血液不足:人员自然减员持续时间长,短期内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职工平均年龄45岁,人员知识层次比例失调,影响单位发展。二是工作创新力不足:在工作中按部就班,没有足够的创新及突破意识,习惯于用旧思想解决新问题,造成工作效率不高。能力恐慌比较突出,对新工作开展畏手畏脚。三是收支运营短板:因多年失灌实际,工程维修养护费未得到落实。与渭化供水水价上调协商难度大,存在的运营风险。2、改进措施1、一方面引进必要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人员岗位业务技能培训,缓解能力恐慌压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2、在以后工作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加强前期调研、项目编制、立项审批、建设协调各环节工作,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3、要集思广益,拓宽收入渠道,增加经费收入。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坚持项目带动发展。牢固树立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理念,立足争取成为“引汉济渭”事故应急库;落实“四制”管理,严格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落实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责任和关键节点管理,加大外围环境协调,加强项目监管,全力推进水库除险加固、水库清淤等事关单位发展大计的重要工程项目。二是落实湖长制河湖管理模式。开展水法宣传工作,加强水库巡查,深入开展“四乱”治理和水环境执法;加强流域村镇工作协作,保护围网等设施不受人为破坏;加大水源保护设施投入和维修养护力度,做好库岸水保涵养林木管护工作;常态化做好水质旬检、月报工作,确保水质安全达标。三是坚持民生水利理念。加强与供水服务对象之间的工作交流,及时掌握用水需求变化,全力保障城镇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持续、安全供给,做优供水服务,做好供水管线安全维护,完成全年供水任务和灌溉任务。四是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结合水库枢纽工程及灌区续建配套建设进展情况,力争在12月份取得暂定供水价格表,依据《渭南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验收办法》,借鉴市直五大灌区工作经验,强化部门对接,尽早恢复我库灌溉功能,进一步全面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五是抓细抓实防汛措施。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目标,坚持总结经验,科学调度,执行“四预”规定,持续提升应对极端天气条件下洪水灾害防御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取水许可证》,字号:取水(渭水)〔2020〕50002号,有效期限:自2020年8月19日至2025年8月18日。许可内容:许可年由湭河水库地表水年取水量1549万立方米用于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