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2 11:38
单位名称 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制定辖区内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机械化研究、技术推广和教育培训;农业机械化统计、资金和物资的管理。
住所 大荔县东新街4号
法定代表人 郭铁军
开办资金 13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3万元 150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1、变更法人,2023年10月10日,吴红波变更为郭铁军。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履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职能通过完成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两项项目,鼓励农户更新农机设备,壮大农机经营主体,提升县域农机化水平。2023年下达我县农机补贴资金第一期1714万元,第二期270万元,上年资金结余3.022万元,全年可使用资金1987.022万元。全年结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05.323万元,受益农户6231户,补贴机具6830台,登记受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27.91万元,处理2022年度超录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3.771万元,共使用资金1987.004万元,现已全部发放到位。2023年度结余资金180元,结转至下年度使用,另有超录资金2154.583万元。2.实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和农机化项目一是完成市级农机化专项工作任务,补齐农机化发展短板。2023年度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三夏”抢收抢种应急服务工作的通知》(渭农计财〔2023〕11号)、《关于做好全市“三夏”抢收抢种应急服务工作的通知》(渭农计财〔2023〕13号)两项文件,对我县参与“三夏”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玉米指夹式播种机、烘干机购置、抢收轮种应急服务、制种育种进行一次性补助,补助资金分别为172.6万元、113万元,目前补助项目已基本落实到位,后续资金正在向县财政局送审,等待财政审核兑付。二是落实关键农时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夏收期间向全县农机手发放《“三夏”农机服务指南》,成立应急小分队、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接待点、县级抢收抢种应急服务保障队,同时组织我中心人员下沉村镇,由中心领导带队,选派人员对接全县各镇各村,全力以赴做好保障协调工作,圆满完成了我县夏粮抢收和秋粮抢种工作任务。3.落实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工作根据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第三批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渭农计财〔2023〕19号)文件精神,我中心承担的2023年度农机化发展项目为农机应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项目资金10万元。中心针对我县农业设备充足但使用效率不高的现实情况,开展了机收减损、农机安全与事故处理、农机操作人员道德与修养专题培训三期。培训对象为全县收割机手,累计培训357人次。培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办法,邀请院校教授进行专题教学,深入优秀企业进行参观学习。4.履行农业机械化推广和教育培训职能组织开展了以“农机安全生产”、“小麦机收减损”、“玉米密植高产”、“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等机械化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化培训,4月在官池镇北丁村组织开展红薯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推广演示现场会,7月在西城街道办谷多村进行了“大葱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5.开展农业机械化统计、管理工作一是完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工作。全年共办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670台(其中拖拉机479台,联合收割机191台),年度安全检验农业机械9700台(其中拖拉机8600台,联合收割机1120台),驾驶证申请办理722人(其中拖拉机驾驶证496个,联合收割机驾驶证232个),培训考证750人,驾驶证到期审验换证174人。二是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工作。全年下乡开展农机便民服务185天,共出动下乡农机安全检查车185车次,检查农业机械2653台,纠正违章车辆2348台(次),共开展治理行动34次,整改安全隐患2254起。三是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工作。结合乡镇集会、文化三下乡、农机安全宣传月等在全县各乡镇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200条,制作安全宣传版面6块,共开展大型安全宣传活动5次,发放安全宣传材料八万余份,安全挂图一万余张,受教育群众达两万人次以上。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1.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保持高位增长2023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16.9万千瓦,拥有各类拖拉机17675台,其中大型拖拉机(动力73.5千瓦以上)526台,拖拉机配套农具23694部,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2105台。2023年末统计数据显示,我县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8%、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24%、大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率达到97.35%以上。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配套科学合理,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解放劳动力,实现生产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2.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通过落实农业专项计划,推进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引进了一批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新机具、新技术,建立了一套效率高、覆盖广、响应块的应急保障联络机制和防灾救灾农机具协调调用机制,提升了县域农机应急服务能力,增强了机械化防灾减灾建设。在“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响应迅捷,服务到位,圆满完成了我县夏粮抢收和秋粮抢种工作任务。3.农业机械化推广和教育培训成效显著通过开展农机化应急服务能力专题培训,提升了县域农机应急服务能力,增强了机械化防灾减灾建设,通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等惠农政策,培育壮大了农机服务市场主体,促进农机设备更新换代和技术改良,推动了农机与农艺相融合进度,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4农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稳步推进通过履行农机安全免费管理职责,开展常态化农机安全宣传检查,规范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核发流程,提高农机安全审验和农业保险普及程度,取得了2023年度无较大以上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的良好成绩。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缺口仍然较大,截止目前,我县农机购置补贴系统已超录资金2154.583万元,涉及机具6769台、用户5960户,目前超录工作仍在进行。二是群众对农机购置补贴办理流程不熟悉,大部分用户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对用手机APP系统进行补贴登记不适应,乡镇农机专干没有充分发挥宣传引导职能,导致许多信息填报错误,需要我们逐台网上核实及通知用户修改,造成群众反复跑、集中结算缓慢的问题。三是农业安全生产意识不足。广大农机手对依法治机的认识不到位,加之大部分农业机械属季节性使用,农机户无挂牌、办证、年度安全检验意识,各类农业机械违法载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脱检漏检、酒后驾驶以及超速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还相当突出,农机监管执法手段薄弱,对于上道路行驶的农机的安全监督,面临着公安无力、农机无权的管理“真空”状态。2.整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中心将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化补贴办理流程与沟通渠道,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服务意识,聆听群众呼声,争取将重点项目工作平稳迅捷落实到位。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优化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落实办法争取2024年农机购置补贴资3000万元。同时针对去年发现的问题短板做好准备,加大宣传农机购置补贴登记系统,把购置补贴手机app预登记政策、流程宣传到位,通过网络、发朋友圈、张贴流程图、挂图等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普及补贴政策,做到家喻户晓。2.抓好推广示范、教育培育工作做好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工作,继续推广高效植保和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抓好设施、小麦宽幅播种、玉米5335播种等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应用,做好农机化项目实施、验收工作,提振农机社会化服务效能,做好“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服务。结合我县乡村振兴战略,扶持一批基础设施完善、运行机制先进、制度健全、服务规模较大且有显著综合效益的种植大户和村镇集体经济组织。3.提振农机安全监理职能做好农业机械年度检验及拖拉机驾驶员审验换证工作,争取拖拉机驾驶人持证率、拖拉机挂牌率、拖拉机检验率达到市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加强农机安全监管,重要节日、重点时段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日常安全检查平均每月不少于4次,杜绝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达到市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从源头上减少农机安全管理漏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安全检查、隐患排查、送牌下乡、送检下乡等便民利民工作,协商建立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并真正落到实处,补充农机监理执法手段的不足,最大限度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各类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