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延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2 10:51
单位名称 延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预防控制;疾病监测;疾病防治与研究;卫生监督与监测;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百米大道东段
法定代表人 白延珍
开办资金 11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97.48万元 922.71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着力党建引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确定中心党建目标。制定了《2024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2024年目标任务书》,切实做到党建工作有人抓,有抓手,确保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突出抓好党支部中心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全国“两会”、市党代会、市“两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最新重要讲话和在陕西、延安考察时的讲话精神,不断提升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全年累计集中学习23次。三是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全年年累计召开民主生活1次,组织生活会1次,支部党员大会3次、支部委员会15次、党小组会13次。四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及时印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暨警示教育大会,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警示教育,严格正风肃纪。全年未发生违反党风廉政建设案件。五是全面加强行风建设。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常态化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严明纪律,使干部职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形成良好的工作风貌。六是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设有四块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度制作一期4块,内容严格按照健康教育宣传栏的要求规范设置,包含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免疫规划、地方病、控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宣传知识。七是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法治思想学习,将法治建设纳入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依法决策制度,利用中心微信公众号、LED屏积极开展“八五”普法工作。中心领导全部通过全国法制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实地评估法律考试;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全国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八是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出台《职工考勤、请假管理办法(试行)》《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办法(试行)》等办法,做到任务清、职责明,措施实。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完成政府采购监管三年专项行动年度工作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有关规定,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工作,中心领导定期开展检查,不定期开展抽查,及时排查处置安全隐患,全年无进京赴省上访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九是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做好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通过消费帮扶、健康帮扶等方式,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二)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筑牢安全屏障一是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严格做好中、高风险重点地区来延人员排查和健康管理,落实好核酸检测、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切实做到追踪到位、排查到位、管理到位。先后参与中疫情保障工作30余起,严格落实场所入口处扫码、测体温、戴口罩等措施,以及室内环境科学规范消毒。同时在开学前对中小学、幼儿园进行疫情防控检查。二是稳妥处置我市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贯穿全年,常态化防控期间主要开展培训、督导。二、取得成效一是加强传染病防控,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病。2023年我市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扎实开展免疫规划,持续保持较高接种率。认真开展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疫苗管理和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全市11种免疫规划疫苗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达到95%以上。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脑没有发病。乙肝、甲肝、麻疹和风疹报告发病率均较去年同期呈下降趋势。三是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规范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管理。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阻肺登记工作顺利推进。目前我市共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5个,指导黄龙县、洛川县筹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指导志丹县和甘泉县筹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四是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先后开展了世界麻风病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世界无烟日等宣传活动9次。在延安日报、延安电视台延安疾控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推送工作动态、健康知识科普等相关内容800余篇。2023年延安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1.64%,较2022年提升5.14个百分点,实现3年连续增长。五是加强地方病防治监测和控制消除。积极开展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布病监测,现症病人救治、健康管理,地方病健康教育、宣传,培训等工作。对布病患者进行督导管理,调查处置疫情。对高危人群开展摸底调查、血样采集监测,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六是按时完成检测检验任务,盲样考核全部合格。完成对2022年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组提出的7个基本符合项共计17个项目的整改。配合省计量院完成对ICP-MS、原子荧光仪、测功仪等44台件仪器的检定工作。完成新冠病毒核酸、食品风险检测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和化学污染物、地方病、饮用水、艾滋病等检测样本10664份,39130个实验项次。七是做好卫生监测、职业危险因素监测和职业病诊断。完成食品风险监测和生活饮用水监测任务全面完成。积极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网报系统日常网络监测、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项目。共接待职业病诊断咨询100多人次,诊断职业病26例,其中煤工尘肺13例、无尘肺8例、布鲁氏菌病5例。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党建活动形式单一。党建引领指导群团工作还不够,没有彻底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党建和业务融合有待加强。(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不足。经过3年疫情考验,疾控机构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主体,应急、流调、消毒设施装备短缺,现有人员年龄比例失调,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业务骨干和领军人才。(三)科研学术能力有待提高。学术、科研气氛不浓,中心完成国家和省上项目虽多,但产出的论文和学术报告较少。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做好新冠“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深入总结3年多来抗击疫情的经验做法,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能力建设,及时准确作出预警并采取必要的紧急防控措施,促进老年人接种率持续提升,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二)加强“专病专防”和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扶贫十大行动。进一步落实健康延安的各项措施,以慢性病示范区和健康促进示范县区创建为依托,大力推行“三减三健”、科学健身等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提升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保障疫苗常规接种和查漏补种,增强易感人群免疫力;加强重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重点疾病监测、防控,控制疾病发病率;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能力建设,及时处置、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居民生命和经济财产。(三)开展“能力提升年”。一是继续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浓度融合,积极开展群团活动,进一步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中心凝聚力。二是落实绩效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强化理论指导和实操能力,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疫情处置能力。四是成立学术委员会,积极争取市级科研项目经费支持,提升中心健康科研水平。五是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中心公众号等平台,宣传疾控人物,传播干事创业精神,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推动我市疾控工作再上新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