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永寿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机安全使用提供监理保。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和管理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推广农机新技术,培训农机人员。 | |
住所 | 西街北段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亚念 | |
开办资金 | 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永寿县农牧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07万元 | 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永寿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严格执行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以“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抓手,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化农机,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以农机科技创新为动力,强弱项、补短板、促协调,积极推动各项业务工作深入开展。2021年至2023年以来,农机装备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9.15万千瓦,拥有各类拖拉机1660台,联合收割机503台,其它农副产品加工、畜牧、植保、排灌等机械达到12330台(件),使全县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了20000台(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93%。一、采取有力措施组织春耕生产工作1.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农机操作宣传培训5场次,培训人员350人次,提高了农机操作人员的业务技术和农业机械操作水平。2.确保春耕期间技术服务到位,做好农机具检修,深入农机大户对610台(件)农机具进行维修和保养,农业机械正常投入到春耕生产中。3.为保障农业作业用油,提升农机供油服务水平、助力春耕生产,中心联合中国石油永寿分公司开展农机作业用油惠农保障活动,为农机手办理加油卡380余份。4.开展春播玉米培训、小麦无人机飞防技术培训,对“3335”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和玉米”5335”免耕播种技术进行了宣传推广,培训人数180人次。二、“三夏、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1.制定了《永寿县2023年三夏农机化生产作业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的通知》、《“三夏”抢收抢种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对“三夏”期间参与应急作业的小麦收割机、玉米指夹式播种机、烘干机进行补助,涉及补助资金28.6万元,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2.“三夏、三秋”农业机械化生产工作中,我们成立了“三夏、三秋”工作领导小组,24小时带班制,积极调度各镇办机具,组织全县所有农业机械投入作业,面对阴雨天气成立了5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积极投入到抢收抢种作业中,确保了粮食颗粒归仓,增产增收。3.“三夏”期间为147台联合收割机免费发放了跨区作业证,在县城和六镇一办设立9个农机具服务接待站,在高速路口收费站设立了农机作业车辆绿色通道。并与作业机手签订《“三夏、三秋”作业承诺书》410份,印制《致广大外来机手的一封信》及全县各镇办机收、机耕、机播指南等宣传资料。4.组建“三夏、三秋”技术服务小分队,为来我县支援夏收和秋播的外地机具提供作业路线、作业时间、地点、维修网点、加油点等信息,“三夏”、“三秋”期间共调解各类作业纠纷17起,处理作业质量问题16起。5.召开2023年秸杆综合利用技术现场演示会,并进行现场秸秆打捆技术演示,参与人数340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县作物秸秆总产量为64.35万吨,综合利用量61.78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6.市、县各级领导深入农机合作社开展指导“三夏、三秋”工作共5次。7.开展秋播技术培训、秋收机具调配,目前完成机收小麦面积24.83万亩,玉米机收8.075万亩,小麦机播面积25.7万亩。三、农机安全监理工作1.扎实做好农机检验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县推行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建立一个“平安农机”示范村,永平镇前进村,一个“平安农机”示范社,衡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2.积极开展免费上门送检下乡、送教下乡活动,进村入户,按照分类培训的原则,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演示实训,同时对农机操作手,农民、农机技术人员开展安全知识技能培训。3.以县乡道路管理中队、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为依托,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对粮食烘干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张贴危险警告标识。4.全年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安全检查43次,处理各类农机事故2次,纠正各类违章违规车12起,共免费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230台,办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178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398份。四、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工作为了全面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我中心进行了细致的部署。1.制定《永寿县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兑付方案》。2.组装宣传车,深入六镇一办广泛宣传国三到国四排放标准更新换代,我们在农机微信群采取先公告、后办理,发放宣传资料18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490人次,截止2023年底,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情况为483万元,受益户472户,补贴机具525台(件)。3.大力宣传农机报废补贴政策,采取了线下的一站式服务,提高了报废补贴办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完成报废农机7台,受益户7户,涉及补贴资金12.5万元。4.培训教育,组织召开了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操作培训会,积极引导农户下载农机购置补贴APP,初步实现业务“网上”办理。五、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初显成效1.印发《永寿县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召开了全县创建示范县工作动员大会和工作业务培训会,县政府和镇办签订了创建目标责任书和安全责任书;精心组织协调,邀请专家教授、从县域农业发展实际出发,明确创建目标及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2.农机应急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托永盛锦祥等农机合作社成立5支农机应急作业服队,拥有应急机械30余台,新增履带式玉米收割机5台,技术人员22人,解决了面对突发气象灾害时,农机应急装备及应急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3.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截止2023年底,全县共有农机服务组织23个,农机大户68家,粮食种植家庭农场32个,规模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12家,建成并投入运营粮食烘干塔5座。4.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稳步提升。在全县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及技术规程,组织召开了小麦宽幅沟播、小麦机收减损、秸秆综合利用、植保无人机、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培训会8场次,技术成效显著,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种植大户的认可并广泛应用。5.“1311”模式已基本建成。“1”个农机合作社联盟已顺利创建,组织34家农机合作社参与,成立永寿县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盟,目前已吸纳社员650人,各类农业机械2560台,年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12.6万亩。“3”大平台已成功打造,“有基地、有场地、有教室、有专家,开展高质量培训”的“四有一高”的平台创建工作思路,打造了衡丰农机手培训基地1个,建立培训场地1个、规范作业示范区1个,建成涵盖实验室、电教室等可容纳80人的培训教室1个,聘请农机一线“土专家”23名、行业农机专家10名。“1”套机具组合方案已有序推广,形成了一套130马力以上拖拉机“松翻整”,“3335”“5335”专业机械播种作业,无人机飞防、植保,自走式小麦(玉米)收获、青贮饲料收获、玉米茎穗兼收,标准化晾晒烘干,机械化秸秆处理的全程机械化机具组合方案。“1”套应急体系已及时搭建,组建了应急服务中心。经省农业农村厅专家组验收通过,2023年12月13日被认定为省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六、农机化项目实施工作2023年共建烘干点5处,先后实施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个,农机综合服务维修中心1个,农机安全网格化项目1个,苹果机械化示范项目1个,农机具库棚1个,购买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雾机、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共13台,引进小麦“3335”宽幅沟播机具11台,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具8台。七、政务信息报送工作2023年我中心在省级、市级、县级管理平台发布信息45条,展现工作特色,彰显工作亮点,提升单位形象,着力推动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载体。八、咸阳智慧农机服务云平台数据录入我中心高度重视智慧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数据录入工作,主要领导负责,抽调专人,组成专班,按照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应急作业等十大模块开展信息录入,现阶段已按照要求全部细化、逐步进行录入,截止目前,录入应急服务队五支,应急机具51台,烘干塔五座,植保无人机28架,农机大户1136户,机具980台,录入驾驶员522人,九、2024年工作计划1.继续巩固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2.开创农机重点领域发展,积极引进秸秆能源加工设备,生产生物质燃料棒。3.构建新型农机化发展服务体系,全面推行“1311”模式。4.依法管理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以提高农机“三率”为重点。5.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报废工作。6.提高农机化科技培训质量,加大推广小麦宽幅沟播“3335”、玉米免耕精良播种“5335”机械。7.继续发展农机合作社组织,加大培育、积极扶持技术服务型、产业经营型农机专业合作社2家。8.认真做好2024年农机化项目筹划申报工作,大力增加高效、节本、绿色、智能新机具的有效供给,做好新技术演示推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