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滨区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办全区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和生育保险及医疗救助经办业务;承担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医疗费用及医保基金的经办业务;承担商业、大病医疗保险相关业务指导和协调;全区社保/医保卡制作及发放等工作;承担中省市有关医疗保障政策的执行及相关服务工作。 | |
住所 | 汉滨区大桥南路15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洪苗 | |
开办资金 | 49.7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滨区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39万元 | 33.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医疗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支情况。2023年,全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574253人,基金收入73286.4万元,基金支出68656万元。2.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支情况。2023年,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935家,参保人数42615人,基金收入19667.54万元,基金支出18088万元。3.抓征缴,合力推进参保任务。一是宣传到位。制作医保政策PPT下沉镇办讲解宣传、印制参保缴费彩页在镇办发放宣传、自编自导自演短视频推广宣传,利用一切有效的形式,做到将医保政策宣传好、落实好。二是督导到位。积极与税务部门协调联络,推送参保信息、下发进度提醒、联合实地督导,督促镇办做好线上、线下缴费引导,保障基金及时征收,已推送任务进度49期。三是指导到位。依托联镇指导组,加强对镇村的政策培训、业务指导、进度提醒,协助镇村医保经办人员做好政策宣传、参保登记、信息比对、权益享受等工作。4.抓改革,落实待遇保障水平。一是定点结算保障。全年共拨付576家定点医疗机构、67家定点零售药店(诊所)结算费用。二是慢特病保障。2023年度区级医疗机构提交初审信息10014人次,审批通过8334人次。三是异地就医保障。2023年,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38595人次、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26437人次。四是药品集采保障。全年已开展9批次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和十余个省际联盟批次的集采工作,各批次正按计划执行。五是参保资助保障。2023年度,城乡居民特殊人群全额资助6216人;定额资助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6861人;定额资助民政和乡村振兴部门脱贫不稳定户中的农村低收入人员及突发严重困难户中的脱贫人口5173人。5.抓服务,提升业务经办能力。一是线下体系建设完备。以“区级经办窗口为中心,镇(办)医保服务(窗口)为枢纽,村(社区)医保服务室为网底”的区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全覆盖建成,截至12月31日,区级窗口办理业务共20590人次,镇村窗口办理业务8749人次。二是线上办理高效便捷。依托医疗保障网上经办系统,通过“互联网+医保经办”模式,将医保服务大厅搬到网上,让参保人员“掌上办”“在家办”,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已受理各项医保业务53000余件。2023年11月,此项创新做法,被省、市医保局推介至“全国医疗保障经办系统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进行推广。三是支付改革强力推进。按照市医保局的安排部署,对第一批DRG付费试点的医疗机构,从2023年1月起实行DRG付费,目前已完成2023年1-10月的DRG付费结算。6.抓监管,筑牢基金使用红线。一是大数据分析助力监管。我们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重点检查和病历抽查,截至12月31日,推送疑似违规数据9期42家,调阅病历200余份,回访患者100余人次,查处违法违规违约行为19起,暂停医保服务协议1家。二是常态化推进检查考核。全年已组织开展日常检查、季度检查、专项检查、一事双审、举报投诉等调查检查共320余次,涉及定点医药机构168家。三是联合开展外伤责任调查。全年初筛外伤资料4330余人次,经事前拦截不予报销外伤10人次,事后调查存在第三方责任3人次。四是开展自查自纠规范行为。已组织全区568家定点医药机构开展了自查自纠,涉及自查问题13家,已整改到位13家。7.抓作风,扛实队伍管理责任。一是绩效考核导向作用明显。自今年3月开展“三亮三评三运用”绩效考核工作以来,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明显,责任心不断增强。网络学习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宣传稿件不断在市区媒体刊发,职工自拍自导自演的医保政策短视频被媒体争相播报,干部活力得到了激发,工作实绩也较为突出。二是深入开展技能练兵活动。按照市处文件精神,坚持“什么岗位练什么,什么缺乏补什么,什么薄弱强什么”的原则,开展系统学习、全面培训、全员练兵等活动。截至10月底,共举行了九期线下培训讲坛活动,参加培训、测评近300余人次;依托陕西省医保知识答题系统,动员全区医保工作人员线上答题近360人次,经笔试测评择优选拔出4位优秀队员参加了市级竞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鉴于医保政策的调整变化较大,我们精心制作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门诊共济及慢特病等政策宣传PPT,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辖区参保单位、医药机构、镇办村组开展宣讲。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5场次。2.我区率先将部分医保经办业务下沉镇办,夯实区镇村三级医保服务经办体系建设,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将7项医保个人业务权限下放到镇村,在全区27个镇(街道)、387村(社区)设置了医保服务窗口,明确414名专(兼)职医保专干,配备了电脑、打印机、高拍仪等设备,组织专兼职工作人员轮训、培训30余次。2023年3月15日,陕西省医疗保障局授予我中心“全省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优质服务示范窗口”荣誉称号。3.本着问题导向,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及组织专家和群众代表论证,针对医保经办窗口经办的诸多不足,制定“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建设目标,设计开发医疗保障网上经办系统。新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化服务优势,利用“互联网+医保”这种新的经办模式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进一步解决群众在办理医保业务时出现的“跑路多”“花费大”“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医保政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2.改进措施: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力度,全方位宣传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补偿政策、报销办法,配合税务部门加强基金征缴,进一步提高参保率。继续开展三进活动,有针对性地宣传医保惠民政策、待遇报销结算、基金监管使用等方面的规定要求,确保政策“应知尽知”,基金运行规范。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结合全国医保系统“技能练兵”活动,开展医保经办工作人员集中培训、考核,确保经办队伍能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范和工作技能。2.组织业务骨干,分批次对镇村医保服务专兼职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基层业务办理能力。3.加强对各医药机构的日常监管,做好信息反馈和沟通交流,形成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和事后追溯的全过程智能化监控机制。4.有效管控医保运行过程中欺诈骗保、过度医疗、不合理诊疗等行为,加大曝光力度,对严重违规和屡次违规的定点医药机构,依法依规大胆处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