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滨区水旱灾害防治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防汛抗旱、河道水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拟定全区水旱灾害防治规划,参与编制防抗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监管中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审查防洪工程项目方案。承担水旱灾害防治宣传和监测预警、防汛物资储备、水旱灾害演练、防洪抗旱技术支撑、河湖长制信息化建设。 | |
住所 | 安康市人防办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卫东 | |
开办资金 | 343.7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滨区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8.14万元 | 331.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提早谋划安排部署。3月初,起草印发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安排文件,明确2023年防汛工作重点和任务,督促镇(街办)、水库管理单位按照质量、时间要求抓紧修编防洪应急预案、水库度汛预案,防指成员单位提早开展防汛备汛工作。2.修编完善防汛预案。根据市防汛办、市水利局的指导意见和文件精神,于2月份对城区防洪参数再次复核,组织4办3镇更新相关信息,修改完善《安康城区防汛预案》初稿,3月21日经区政府常务会审定后于3月27日报市政府审批,5月22日市政府正式印发。汛前完成37座小型水库“一库两案”技术预审,并提交区水利局审批下发;开展27个镇办集镇防汛预案技术审查,提交区防汛办审批下发;督促26个镇办、345个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3.积极筹备防汛有关会议。提前撰写会议材料,积极配合区政府、区防汛办,确保4月24日全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顺利召开。细致筹备发言材料、起草会议通知、制作警示教育专题片,确保城5月22日圆满召开安康城区防汛指挥部(扩大)会议暨“三到户”包抓动员会议。4.加快监测预警系统维护。组织技术人员、网络运营商对45处山洪灾害监测站点、31处河道防汛视频监控、27处视频会商系统、30处城区防汛警报器设备和网络开展全面巡检维护,确保山洪灾害监测设施在线率95%以上,其他设备运行正常。及时更新了城市、区级河流、镇办、水库的防汛度汛责任人信息,并录入预警平台。按省水利厅部署,完成省级山洪灾害预警平台责任人、预案更新上传。5.加快推进水库规范管理。汛前联合黄石水库管理中心组织人员对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项目、小型水库维修养护项目开展联合检查,对发现反馈的问题交办建设管理单位限期整改到位。同时,逐一对水库安全管理(防汛)111名“三个责任人”责任信息进行了更新、公示公开,组织各责任人参加线上培训。6.深入实施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各责任单位对危险区域和重要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落实整改和应急措施。加快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积极争取并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水毁河堤修复等项目,定期维修养护防洪闸门及穿堤涵闸。2023年汛期开展6次度汛相关隐患排查检查,其中汛前水旱灾害隐患大排查1次,河道“清四乱”隐患排查整治1次,汛中山洪灾害和江河库坝风险隐患排查2次,涉水在建项目隐患排查1次,水库管理及安全度汛专项检查1次,有力消除了各类隐患于萌芽状态,提升风险防范应对能力。7.大力开展防汛宣传演练。参加区水利局统一组织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5.12减灾宣传日”系列活动,发放宣传册500册、发送公益短信4.8万条、微信公众号7期。精心筹备城区防汛警报试鸣工作,安排专人巡检维护预警设备,于4月16日圆满举行试鸣。精心编制演练脚本、划分科目、编制流程、细化保障,于6月16日上午圆满成功举办安康城区防汛实战演练。配合市区政府完成83.7.31特大洪水40周年警示教育活动初步方案拟定、现场布置及多媒体保障。督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管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建管处开展涉水在建工程防汛应急演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全力指导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通过周密部署安排、扎实修编预案、大力宣传演练、深入排查隐患、精密监测值守、高效传递预警,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度汛工作基础、强化灾害防范应对能力,有效应对了19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协同区防汛办提请2.1万人提前转移撤离避险,无人员因灾死亡,防汛减灾效益显著。年度共统计上报水利设施灾损5960万元,争取上级水利设施水毁修复资金432万元并完成建设投资,为下年度全区洪水灾害防御打下坚实基础,间接促进了全区经济稳定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由于水旱灾害防治监测工作日趋信息化,信息系统不断更新,工作人员须熟练掌握各类信息系统平台操作使用,以便在应对极端天气时更加高效、及时、准确传递预警信息,这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值班值守和监测预警综合能力。2.改进措施。已将业务培训计划列入2024年度工作重点任务,逐步分门分类开展业务培训,努力实现高效履职尽责。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加强和上级水旱灾害防御职能部门沟通,向兄弟县区学习借鉴工作经验,指导镇村优化水旱灾害防御预案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助推基层完善责任更加明晰、措施更加具体、执行更加高效的水旱灾害防御职能,提升基层一线防御水旱灾害能力。2.提前谋划、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小型水库雨水情监测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城区防汛警报等重要信息化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发挥效益。3.加强水库日常管理,积极参与许家河等5座水库标准化建设,重点做好水库管理“三个责任人”履职尽责抽查检查力度,加密水库大坝汛期管理明察暗访力度和频次,督促水库管理“三个责任人”在岗在位,适时组织开展业务政策培训,及时处置水库大坝风险隐患,确保安全度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