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永寿县> 永寿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永寿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2 09:09
单位名称 永寿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水旱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技术保障和应急抢救的技术支撑工作;承担水情旱情监测预警和分析工作;承担河湖和水利工程管护及水毁修复工作;承担防御洪水、抗御旱灾及应急水量调度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街7号
法定代表人 刘党锋
开办资金 5.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永寿县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永寿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一)科学应对,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城乡供水安全五个目标,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做好最充分的防御措施。一是防御准备工作扎实到位。调整充实了县水旱灾害防御专家组成员22名、应急抢险队员45名。足额充实了防御物资库品种和数量,完成了河道、水库防御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修编、审批和报备工作。6月20日和9月8日分别开展了全县河道水库防汛抢险和水旱灾害防御设备操作演练。开展全县河湖库(水电站)安全运行管理培训8场次280人,山洪灾害知识培训3场次130人,视频会商系统应用培训16场次24人,预警预报信息处置培训18场次26人。值班期间,通过雨水情、大坝监测、监控系统等信息平台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村级可通过预警广播、手摇报警器、铜锣等方式,引导群众按照路线图撤离转移到安全位置。及时向水库管理单位和镇村发布预报预警,及时迅速排除水库安全风险隐患。二是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到位。先后召开了全县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七下八上”关键期防汛安排部署和专家组会商会,按照“汛期不结束、排查不停止,隐患不排除、整治不间断”要求,组建六个工作组,实行分管局长包片,局属单位包镇办,坚持雨前巡查、雨中排查、雨后核查,领导干部下沉一线,蹲点驻守,对全县险工险段、河道、水库、水电站、山洪灾害易发区等关键部位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体检,共六大类28个问题,分别建立问题台账,积极整改,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三是应急处置扎实到位。5月26日开始,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加大监测预报、预警发布、会商研判等工作力度,坚决果断撤离转移山洪灾害危险区群众。严密监视河道水情发展和演进,加大开展河道清滩巡查,及时发布洪水预警。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变化,加强抗旱水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力争把干旱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点,确保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成功迎战了19轮54次大范围降雨过程,总降雨量为629.7mm。特别是泾河最大洪峰流量1350秒立方、漆水河最大洪峰流量278秒立方顺利过境。与气象部门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3期,发布预警信息405次,雨情简报53次,洪水预警4次,准备转移预警2次,全面撤离预警1次。(二)统筹推进,筑牢河湖库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推行河湖长制,协同推进山水田林路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全力维护河湖库健康生命。一是全面压实河湖长责任。落实县级总河湖长2名、副总河湖长2名、县级河长4名、县级湖长4名、河道警长5名、镇级河长23名、镇级湖长10名、村级河长157名、村级湖长10名。公开选聘村级巡河员、巡库员131名,全员进行了岗前培训,每人每月发生活补助350元,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各级河湖长履行“巡河、治河、管河、护河”第一责任人职责,让全县每条河流、每个湖泊有人管有人护、管得住护得好。二是压茬推进河湖“四乱”整治。从3月6日开始,每三周一个轮回,采取“明察暗访、跟踪督办、现场销号、抽查回访”的方式,累计12个轮次共发现问题120个,全部整改销号。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咸阳市泔河生态基流有断流现象”问题,水利部反馈河湖遥感图斑复核25个问题,省河长办进驻式暗访反馈“漠西河右岸违建鱼塘、农家乐”2个问题,市河长办反馈“永寿县监军街道办永安村沟道乱堆垃圾”问题,县检察院反馈北方石钙业有限公司施工造成滚石侵占河道等问题,完成整改验收销号。三是水库管护水平全面提升。2月28日,顺利通过了省级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评估。4月14日,永寿小型水库“四化”管护模式在全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推进会上进行交流发言,分别在“今日头条”、水利部黄委会网页刊登报道。水库实现了雨水情测报、大坝安全监测、视频监视等智慧化管控,水库社会化专业化管护全覆盖,水库面貌焕然一新,备受省市一致好评。(三)综合治理,提升防灾减灾、生态修复水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抓好河湖系统治理和山洪灾害重点防治,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部门资金,投资3800万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水毁修复、抗旱应急水源等项目,治理河长5.6公里、恢复岸线9.3公里,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四制”要求,强化全过程监管和档案资料建设,确保生产安全、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四)学深悟透,提升为民办事能力本领。深入学习关于主题教育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主题教育与推动水旱灾害防御、河湖长制、项目建设等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能力本领,办好民生实事。坚持从群众关切山洪灾害风险隐患、河湖清“四乱”等“具体问题”出发、从排水设施、生活垃圾“关键小事”入手,推动从解决打通防汛通道“一件事”向办好群众出行难“一类事”延伸。聚焦群众反映强烈而长期没有解决的生产道路不畅、山洪灾害风险隐患多、河湖乱堆乱排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集中破解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河湖长制、农业水价改革等难点问题。周三调研日活动共发现水库运行管理、山洪灾害防治、河道清“四乱”、项目建设等五大类116个问题,服务群众、遵规守纪、个人履职、担当作为等干部思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84个,建立问题清单,扎实整改,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为民办实事15件,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历史性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而长期没有解决的11座水库13公里防汛道路硬化,实现了泔河、漠西河4.1公里河堤路一体贯通,防汛道路与生产便道并轨通行,根本上扭转了河湖库脏乱差的局面,水利工程管护步入社会化专业化轨道,真真正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