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永寿县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和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妇幼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县城北街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贾农中 | |
开办资金 | 689.6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永寿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64万元 | 48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永寿县中医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6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医院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市县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以清廉医院建设为抓手,狠抓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积极推进转作风优服务暖民心活动,规范医疗管理和核心制度,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一)稳增长、促发展,医院运行持续向好。门急诊诊疗总数5601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53%;入出院病人总数2616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7.83%;日均诊疗人次168,病床使用率58.14%;平均住院日9.87天。医院总收入335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1458万元,业务收入1853万元,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4.3%;药占比34.93%,同比下降1.8%,非药物中医技术使用率68.3%,同比上升5.1%。(二)党建引领不断深化医院坚持以党建引领医院事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是制定下发了《中医医院章程》,积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健全重大事项决策规则和程序。二是把抓学习作为强化能力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管理考核制度,坚持每周三的政治理论学习,提升了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抓实推进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设“红色杏林”主题讲座、讲党课、学习研讨等形式,稳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主题党日的有效载体,做到每期1个主题,集中研讨。四是积极推行“三亮三比三评”工作法及以党员为骨干的“千名中医下基层”活动,截止11月底,累计组织召开党委会11次,组织线上线下学习48次,红色杏林先锋队义诊12次,受惠人群10000余人次;并组织全院职工利用学习强国APP进行学习,提升了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专项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制定并下发了《永寿县中医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行政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专班。公布了投诉电话、举报箱等举报途径,并将专项整治延伸到理论学习、行政管理、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等多个范畴;与各科室签订了《廉洁承诺书》、《行风建设目标责任书》、《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项准则》、《廉洁行医承诺书》等,先后召开党委安排会、专题研判会、中层推进会等会议共计10余次,结合实际梳理了3方面4条潜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整治重点措施、责任科室及时间步骤;切实将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做到群众心坎上,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四)医院等级评审顺利通过自新周期等级评审工作启动以来,医院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中层和职工会议,及时动员,周密部署,组建成立了以院长牵头的“二甲”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具体负责的二甲评审办公室,分设管理、临床、护理、药事、院感、医技等六个工作组,院领导分工协作,分片包干,亲自主抓;各科室按照标准查漏补缺,完善制度、规范流程、严格诊疗操作、加大培训力度;全院职工奋力拼搏,加班加点,对照标准逐步完善,反复整改,在诊疗环境的改善、硬件设施的投入、收入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各项医疗指标明显上升,医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今年3月一举通过“二甲复审”。(五)患者就医体验显著提升。自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暨“转作风优服务暖民心”活动开展以来,医院各科室积极行动,通过多种举措,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人性化、便利化的医疗服务。建立患者健康讨论微信群,开展“一人就医,全家享医受益”活动,定期发送健康饮食、运动、疾病自我保健管理等小知识,协助解决家庭成员的医疗问题;依托对口帮扶,不定期邀请省市级医院专家坐诊,逐步实现名医、名科、名院整体联动,提升科室服务水平;为病房安装了19台空调;投资36余万元更换了16排CT球管、胰岛素泵、铭泰LED手术无影灯等诊疗设备,在候诊区、病区布设了“中医药文化长廊”和“中医药知视角”,就诊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中医药知识得到传播,中医特色更加彰显,患者的就医体验及获得感不断得到提升。(六)中医药特色优势彰显、人文建设再深入。投资5.5万元为在永寿县监军中学建成一个中医文化知识馆,一个中医文化兴趣社团,定期对中学生开张中医知识培训,培养了中学生对中医文化的浓厚兴趣;在县敬老院建成永寿县中心敬老院医务室,定期派驻医师开展诊疗及医养结合工作。3.8妇女节的趣味运动会欢歌笑语至今在耳畔回响;5.12护士节县卫健局授予董阿曼等5名护士“优质护理先进个人”,同时对市县表彰的优质护理先进科室及个人进行了奖励。(七)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1.医护质量持续改进。医院加强对日常工作中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管,不定期检查科室首诊负责、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会诊、处方查对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促使持续改进;护理部制定并落实护理人员岗位培训计划,保证院内护士规范化培训率达100%,每月组织护理质量检查及绩效考核,每季度进行护理质量大检查,不断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巩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骨关节病科、妇产科建设成果,从人员培训、设备投入、对口专家派驻等方面向重点专科倾斜,不断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治未病工作,对临床科室中医技术使用率进行考核,持续发挥县域中医品牌效应。2.医保管理更加规范。进一步优化报销流程,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按照DRG结算的要求,完善信息系统,目前已经完成医院端与医保端信息系统对接接口开发工作,实现结算清单实时上传;完成与医保信息平台智能监管子系统事前事中业务对接接口开发工作,正在为上线做准备工作。2023年截止11月底,职工慢性病患者累计就诊1381人次,就诊总费用38万元,报销25万元,刷卡8.1万元,居民慢性病患者就诊3977人次,总费用106万元,统筹支付59万元。居民住院,就诊2157人次,就诊总费1580万元,报销1374万元.职工住院,就诊368人次,就诊总费用158万元,报销122万元,刷卡50万元。3、院感药事有效管控。积极开展全院感控知识技能培训,建立感染防控巡查整改制度,定期对各科室进行巡查,查找梳理风险隐患,促进感控工作不断完善。继续严格执行药品耗材“三统一”相关政策;中药饮片从源头上把关,坚持从正规的中药饮片生产厂家进购,索要三证,索要检验报告,定期进行养护,对不能保证质量的坚决禁止入库,药品抽检顺利通过质量检验;每月对全院临床用药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的科室及人员进行通报;不断优化基本药物目录,推动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每月进行药品储备质量、效期盘点,对近效期药品及时标识,对滞销、近期实效药品要及时跟临床沟通,保证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对失效、破损药品及时妥善处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严格落实《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中的各项规定,确保精麻药品管理使用规范。4.绩效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积极参与二级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将考核指标逐条分解到相应科室,主动完善上传病案首页数据,积极开展全国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如实在线填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平台数据;医院检验项目认真参加省级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和检验结果互认,成绩良好。5.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全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3410份,新增178人,死亡录入251人;孕产妇健康管理196人,0-6岁儿童建档建卡累计2022人,建卡建证率100%;65岁以上老年人共计管理4017人;累计上报传乙类染病4种65例,传染病各类培训、宣传22场次;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2708人;规范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518人;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124名;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3638人,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474人。累计接种疫苗18842针次。6.乡村振兴工作有效推进。医院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监军辖区内1555户5735人的脱贫户及21户68人的三类重点监测人群全部签约,完成了1565户健康人群随访及623户760名慢病患者随访工作;高血压、糖尿病等4种慢病患者进行了4次随访及健康指导,对冠心病、骨性关节炎等患者完成随访并发放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7.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总院分科室分梯队向3家分院派驻7名医护药人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与分院实际,开展医疗、培训、义诊宣传等工作,2023年以来诊疗病人574余人次,帮助完善制度4项,开展中医适宜技术5项,审核处方388张,培训分院医务人员67人次;总院组织医务、护理、院感、公卫等业务骨干深入分院开展教学查房、业务指导、培训讲座等;并与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协作开展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筛查,共诊疗病人100余人次;开展中医适宜技术3项,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工作指导3次。进行业务查房、培训、健康知识讲座等累计活动9次、义诊宣传2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受到当地医护人员及群众好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5年12月2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