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滨区> 汉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汉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9 17:43
单位名称 汉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区青少年校外活动的牵头组织、业务指导、教员培训等工作。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新城路153号
法定代表人 杨宏
开办资金 34.9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滨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95万元 27.9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11月14日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公益培训工作规范开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设儿童画、乐高编程、口才等三个科目的中小学生公益培训,全年2期10个班次,共计招生200余人,中心开设科目涵盖了科技、艺术、语言等多个方面的培训内容,教学成果受到广大家长好评。2.公益性特色活动丰富多彩。整合教育资源,研发研学精品课程路线。结合汉滨区第三课堂教育发展实际,积极打造以瀛湖、天瑞塬为核心的青山绿水生态农旅研学精品课程、精品路线。指导瀛湖“汉岚青”茶庄及晏坝“山川秀美”茶园等研学基地的打造。3.建立了三级培训网络体系。第一级是面向全区专兼职心理老师及区级心理健康骨干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带头人。第二级是面向学校分管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领导进行培训。第三级是面向所有班主任及代课教师老师开展培训,将心理学知识渗透在平时的班务管理及日常教育教学中。4.做好业务指导工作。根据片区学校需求,指导团队已深入学校开展了“新生入学如何缓解焦虑”“学生青春期困惑”“探索情绪的奥秘”“留守儿童关爱”“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感”等主题团辅活动。上半年组织部分骨干团队人员深入规模大校开展“中高考减压”专题讲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同时深入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普及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庭幸福和睦,维护社会稳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开展各类主题活动。3月18日,组织中心学员和汉滨初中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宣讲》;3月30日,指导果园小学开展“寻访红色足迹,锤炼坚毅品格”团辅实践活动;4月1日,指导新华小记者到牛蹄岭开展革命教育主题活动;4月16日,联合新华小记者团,组织第28个世界读书日“捐献一本书,奉献一份爱”主题活动;6月12日配合教体局召开汉滨区“双减”“三个课堂”建设暨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7月26日--31日,组织我区30名学生,参与陕西省“护航成长,筑梦未来”夏令营;9月16--10月30,组织开展汉滨区第五届中小学书画大赛展评活动。2.强化团队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对团队成员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心理沙龙、主题交流研讨等活动。7月,指导中心开展了以“阳光心理,与你同行”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大展演作品评选活动;10月12至14日,承办了汉滨区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大赛,全区27位教师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小学组、初高中组一等奖各3名,二等奖各4名,三等奖各7名。3.积极探索,创新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拟定下发了《汉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方案(试行)》,明确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细化工作职责,以考核促提升,以考核促落实,在2023年指导中心先后三次深入了26个集团中心校,12所区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考核工作,并提出了可实施的工作方案。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因场地有限,公益培训人数参与度有待加强;公益活动的开展的类型和数量有限,辐射面不够。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度不够,需继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专家引领作用,指导中心做好制度建设和机制保障,为各校心理健康起到监督、规范、引导、指导作用。(二)改进措施:1.向主管部门汇报存在的场地不足问题,主动与学校商议将活动场地资源共享,错峰使用,将活动开展辐射到学校及社区。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心理健康专业教师,辐射全区各中小学校,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筑牢防线。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继续完善考核制度。结合2023年检查总结情况,继续完善《汉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评细则》,每学期对学校进行督导检查和年度综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和教师个人考核中。2.通过各类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培训。将《汉滨区心理健康教师素养大赛》作为常态化赛事,吸取经验精心准备《第二届汉滨区心理健康教师素养大赛》。3.将心理健康社会专业力量和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力量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创新开发“菜单式”课程,开展“点单式”送教。4.打造特色学校,以强带弱,以点带面,着力打造几所学校规模大、学生人数多的规范化亮点学校,辐射周边,以“城乡结合、以强促弱、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方式,全面推进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5.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巡回宣讲、专业辅导等多种途径做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重点关注偏远地区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6.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过程监督和管理,打造精品课堂。在研学旅行工作中密切关注研学旅行发展新任务、新政策,指导各研学实践基地的创建并规范各学校研学活动,加强学校和基地有机融合,高效推动“第三课堂”建设和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