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新城区> 西安市新城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西安市新城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9 15:49
单位名称 西安市新城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秦创原科技创新驱动平台和实体工作平台建设;贯彻执行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规划;落实与秦创原工作相关政策;为秦创原建设相关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协调秦创原重点领域建设事项;负责秦创原平台宣传推广、信息发布;承办秦创原建设相关活动。
住所 西安市新城区尚德路115号
法定代表人 孙强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新城区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5.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1.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秦创智谷科技产业孵化器于5月5日投入运营,实现了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的突破,同时,园区内挂牌成立了西安市科技金融服务站新城站、西安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工作站、新城区科技创新人才基地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全方位服务园区科技企业发展。2.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市场、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等高校及技术转移机构达成合作。3.人才引育打开新局面。加强与组织部同向联动发力,同幸福林带·秦创智谷孵化器签订《科技创新人才基地共建协议》,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服务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举办新城区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论坛,大力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组织辖区业务骨干参加技术经理人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活动与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能力提升培训班,壮大我区技术经理人队伍。二、取得的主要成效组织85家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3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两项指标分别完成全年任务141.7%、115.4%。区属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初步测算不低于10%,高于目标任务7个百分点,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41亿元。举办2023年新城区秦创原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系列活动6场,达成科技成果签约项目33个。培训技术经理人59名,申报高层次人才8名;引入国家、省级技术转移中心3家。三、存在问题1.科技企业数量少,产业链重点企业、龙头企业相对缺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不强。2.科技创新活力不足,产业聚集不明显,支撑科技产业发展的载体空间、园区数量少(科技企业孵化器仅有一家,大学科技园受制于物理空间未能发挥好的作用,幸福路地区腾迁空间短时间内无法发挥作用),对于重点科技项目的吸引力不足,物理空间承载能力偏弱。四、改正措施1.加大载体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力度,优化物理空间承载能力,提高现有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载体的服务水平和效率。2.完善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加速推进秦创智谷科技产业孵化器、建大科技园区成果转化工作进度,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吸引更多的科技企业入驻。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快载体建设。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525”产业布局,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以幸福林带科创聚集区为引领,努力实现企业、人才、学校和科研院所的高速互通,形成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引擎”,擦亮引领城东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金招牌”。2.推动成果转化。大力实施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不断推动成果需求对接和人才引育服务深度结合,全面对接高校创新资源,联合西安科技大市场,打造科技成果推介“向‘新’力”特色品牌活动,营造校地一体、产学研金协同的科创氛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转得更好、转得更快、转得更多、转得更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