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考试管理中心

咸阳市考试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9 10:52
单位名称 咸阳市考试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考生考试招生服务。承担高考、中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自学考试、教师资格考试及计算机、英语等社会类考试组织管理工作。
住所 人民东路66号
法定代表人 来志宏
开办资金 174.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9.34万元 182.9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考试管理中心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变更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年度重点任务全面完成一是高考综合改革落地实施。积极应对高考综合改革对全市考试招生工作带来的新任务新挑战,全年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4次,新老学考交替,笔试机考结合,考生91044人次。认真落实全省高考艺术类专业课考试改革方案,高质量组织了全市首次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书法类专业课省级统考工作,考生1040人。根据报考人数变化,优化成人高考组考方式,由各县市区共同承担,方便了18196名考生就近考试。二是信息技术机考考点建成使用。把信息技术机考考点建设纳入县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共建机考考点27个,新建改建机房80个、机位4147个,投入资金4100多万元,顺利完成全市首次高中学考信息技术机考和通用技术机考任务。(二)考务管理更加精细规范一是全面加强考务细节管理。认真落实《咸阳市考试管理中心各类考试运行保障基本要求》,印制监考清点核对事项清单、视频监考异常情况登记表,夯实试题安全保密责任,加强离场考生管理,加强试卷复核和缺考登记,规范备用题卡启用程序,全面启用手机保管箱,贴心做好考生服务工作。二是扎实开展防范手机作弊专项行动。强化考点5G信号屏蔽,实行考生入场“两次安检”,落实监考手机查验责任,严防手机作弊。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培训。各类考试前均要召开市级考务培训会,坚持问题导向,细化考务流程,开展考务资料展评,建立考务问题清单,落细落实考务规定。修订印发《咸阳市高考监考工作知识问答32条》,下发2023年高考工作提醒,从7个具体方面列出提醒事项69条,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四是强化风险防范和过程督查。把防范考试安全风险贯穿始终,建立常态化巡考督查机制,开展考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检查,督促指导部分县区及时升级改造考点设施设备。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外语听力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工作的通知》,明确演练内容、处置建议和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考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一是各类招生管理平台运行安全顺畅。“一平台三系统”在各类考试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升级维护中招系统,优化升级义务教育招生平台,配合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网上报名工作。二是启用“智能安检门”。在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艺术类专业课统考等重大考试中,“智能安检门”实现了应配尽配,人脸识别系统在各类考试中基本普及。三是中专和五年制高职招生网上录取。通过全省中专招生录取平台组织网上录取,制定录取工作安排,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明确录取政策、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加强与各录取院校沟通,共录取2884人。四是高考无纸化体检全面推行。根据省上要求,全市全面推行了高考无纸化体检工作,目前,部分县市区已陆续开始体检工作,预计2月底前完成体检任务。五是教师资格笔试和面试报名网上审核。教师资格笔试和面试报名均为网上提交资料、网上审核,减轻了审核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年笔试、面试报名34673人。(四)其他考试业务质效双优一是信息宣传继续在全省领先。把信息宣传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截止11月底,市县两级考试招生机构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和市教育局官网发布各类稿件376条,信息发布数量连续四年稳居全省第一。二是教师资格面试客观公正。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格面试流程,改善面试考点现有条件,调整面试考官抽调方式,全年组织教师资格面试2次,考生7671人。三是中考评卷和成绩公布平稳顺利。对两个评卷县评卷科目进行调整,优化评卷教师结构和工作流程,完善上岗考核和成绩合成三方校核机制,加强人工抽查,顺利完成八、九年级97539名考生评卷任务,后期复核无一例差错。四是考生报名资格审核严格规范。严把考试报名资格审核关,细化资格审核办法,针对各类考试特点,分类确定不同审核重点,简化报名资料提交,加强资审力量,为广大考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取得社会效益2023年共组织了10个类别18次考试,参加考生323886人,考试次数比去年增加5次,考生人数增加66515人。经过精心安排、严密组织,各类考试无重大考务差错,试题试卷安全无泄密,考试秩序平稳有序,实现了平安考试目标。存在问题一是全市考试招生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落地,考试次数和考生人数大幅增加,市县两级组考难度相应增加,考试招生队伍现状与新时代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力量不足、业务不精、保障不力、吸引力不够成为制约当前考试招生队伍发展的阻力。二是各类考试精细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仍是短板和薄弱环节,防范高科技作弊、考务组织和试题安全保密等风险防范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三是党建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对业务引领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各项工作仍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机关干部作风需要持续改进,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持续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国家考试招生政策,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新高考政策学习和宣传。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高考外语口语机考、高一及高二高中学考合格性考试、信息技术机考、通用技术机考、高考艺术类专业课省级统考等新增考试组织任务,确保高考改革平稳落地。二是持续加强考试风险防范。将风险防范贯穿考试报名和考务组织全过程,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细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预案,做细做实高考外语听力考试考前演练工作。树立互联网思维,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高效稳妥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各类考试安全平稳顺利实施。三是持续提升考务工作质量。加强考试全过程管理,净化考试环境,抓实考务组织、安全保密等关键环节,切实保障考生合法权益,为广大考生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强化督查指导,夯实岗位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培训质量,细化操作流程,严肃考风考纪,最大程度减少考务差错,不断提升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四是持续提高考试信息化程度。加强对县区考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配强信息技术人员,加强日常培训,提升能力素养。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发挥国家教育考试“一平台三系统”作用,及时升级维护考试招生系统,安全快捷组织高考无纸化体检。开展防范手机作弊专项行动,配齐“智能安检门”,考生入场“两次安检”,加强5G信号屏蔽,人防技防结合,严防考生利用手机作弊。五是持续加强考试队伍建设。督促指导县区考试机构加强人员配备,加强全市考试招生系统骨干培训,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程度,提升考试专业化水平和工作能力,为高质量组织考试奠定基础。督促指导县区根据年度考试任务调整变化,加强经费预算,足额保障考试所需经费。六是持续优化考生服务工作。牢固树立以考生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全方位做好考生服务工作。加强考试报名资审工作,确保符合条件考生的合法权益。开通市级教育考试微信公从号,加大考试招生政策、信息宣传力度,做好考试期间值班和咨询接待工作,及时回应考生和家长关切,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七是持续做好中考评卷工作。认真总结近年来评卷工作经验,精心安排部署,充分发挥评卷县区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优选评卷教师,优化评卷工作流程,健全评卷质量监督机制,完善分数合成三方复核机制,提高评卷质量和水平,确保评卷结果客观公正、经得检验。八是持续提升机关党建质量。坚持党建与业务并重,加强党建引领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切实为考生和家长办实事、解难题、服好务。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机关内部管理,规范办事流程,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考试招生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