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

大荔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9 10:28
单位名称 大荔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地震管理保障。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及落实;地震行政执法。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等。
住所 大荔县城关镇兰家村
法定代表人 胥红斌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58万元 11.95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应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地震监测预报工作1、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和运转正常。范家镇、赵渡镇、地震监测服务中心强震台、GPS基准站、地层沙应力台站运行正常;信息节点有专人负责,保证运转正常,实现震情信息和前兆观测资料的适时共享与处理。2、“三网一员”队伍稳定并发挥实效(1)全县17个镇(办)均有防震减灾助理员,215个行政村都有灾情速报员。抓好以镇为基础的宏观异常收集、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和灾情上报为一体的“三网一员”管理工作,目前共建立75个“三网一员”点哨,4个市级宏观观测骨干点,要求每天填写日常观测记录,每周二进行上报,积极组织骨干点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并签订全年协议,充分发挥了“三网一员”及骨干点在地震短临跟踪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地震预测意见落实及时。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坚持每月召开震情会商,每月16日召开一次震情会商会,及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实行24小时震情值班,全体人员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如遇紧急情况保证及时到岗。(3)异常落实。2023年6月6日04时22分,合阳县2.9级地震发生;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县州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我中心全体人员迅速返回工作岗位,投入地震应急工作中,召开会议安排,打电话询问各宏观观测骨干点是否异常、调查询问多层、高层是否有震感,通过各方面的汇总情况,及时应对处置。(4)组建大荔县地震宏观异常研判专家库。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基础,有效发现和判定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关键环节,组建了由国土局、气象局、水务等专家组建的地震宏观异常研判专家库。在地震异常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召集专家开展工作。(5)制定了《2023震情监视跟踪与应急准备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度重大活动地震安保工作方案》,加强了法定节假日、“两会”等重要时段震情值班部署和检查,切实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1、对抗震救灾指挥部各相关单位下发《开展2023年度全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抽查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将开展情况上报我中心备案。2、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二检查组对我县抗震救灾和防震减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我县地震动观测室、洛滨小学抗震设防执行情况、地震应急演练资料、减隔震技术采用情况和朝邑镇西三村房屋加固工程进行督导检查。3、深入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摸清地震灾害在内的各种自然灾害的风险底数,客观认识地震灾害风险水平,为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地震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4、联合局机关开展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督查检查,对全县17个乡镇及29个成员单位进行了检查,通过实地检查、座谈交流等形式,重点检查了各镇(办)、各单位编制的地震应急预案、地震演练开展情况;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设施配套;“三网一员”落实情况和救灾物资储备等基层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情况。(三)、地震应急救援工作1、制定了《地震应急戒备工作方案》、《大荔县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工作专项方案》、《大荔县(2022-2030年)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并以抗震救灾指挥部名义对各成员单位下发,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各自的工作方案。并上报我中心备案。2、各类专业救援队建设情况。(1)各类救援队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东关、西大、东府印象小区、黄河国际小区志愿者抢险队,依托曙光救援队,成立了大荔县民间专业地震应急救援队。(2)强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立东府广场、同州广场等5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内容包括: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医疗救助站、应急篷宿区等设施,配备应急指挥管理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及应急垃圾储运设施等,总面积约5.25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数约10000人。(3)联合教育局在大荔中学、城关初中、云旗小学、赵渡小学开展了地震疏散应急演练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演练结束后对师生还进行了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四)、公共服务方面1、新创省级科普示范学校1所(洛滨小学)、市级示范学校1所(观音渡小学)2、利用“科技之春”“5.12”“7.28”等宣传日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手册、《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等科普图册;开展了“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千场电影大放送活动,播放《地震不是闹着玩的》、《一百零八》、《灾后重建卫生防疫》等科普视频,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自救互救技能,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推动贯彻落实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走深走实,提升责任意识、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履职本领、凝心聚力、接续奋斗、切实扛起震情监视跟踪责任,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公众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抗震救灾能力,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增强短期、临震预报的监测能力,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可以促进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我防御地震功能的提高,增强社会公众对地震谣言的识别能力和免疫力,通过科普知识宣传,让广大群众掌握自救互救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理念、民众防震减灾意识以及应急疏散能力,促进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有了新的提高,有利于地震科学的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1)、地震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还不够完善,成员单位演练及综合性演练没有很好的落实,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2)、现场工作队应对能力需要提升。2.整改措施1、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指挥部各项职责制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防震减灾主体责任。2、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督促各成员单位编制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在条件许可下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各成员单位对地震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参与重大灾害救援的能力,检验各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优化网点建设,重新核定全县地震“三网一员”(灾情速报网、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制定工作职责,对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防震减灾联络员制度,加强对群测群防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做到对地震影响和地震前兆异常情况能及时核实和上报。2、制定年度震情监视跟踪与应急准备工作实施方案、年度重大活动地震安保工作方案,加强法定节假日、“两会”等重要时段震情值班部署和检查,切实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3、强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对已有的5个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维护,今年着重加强各镇(办)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尽量满足城乡人口避难需求全覆盖。4、开展中小学防震避险知识普及工作,创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联合教育局将防震减灾知识列入学校专题教育内容,督促指导各中小学校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