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农村财政事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推动镇村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负责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负责镇村财政财务管理业务指导;负责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小城镇发展等工作。 | |
住所 | 大荔县洛滨大道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马小红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6万元 | 6.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农村财政事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强化培训学习,提升履职能力。紧扣提升基层干部业务能力、专业素养,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办法,统筹抓好集中培训、账务晾晒、业务课堂以及所内自学。将每周一作为政治理论、财政业务学习日,由所长组织,全员参加,传达局里全干会精神,开展政治理论及业务学习。坚持每月开设“财政业务小讲堂”,各所业务同志提前备课、逐人讲课,以讲促学、以讲促用,丰富知识储备、开拓思维视野,同时为业务全能人才及AB岗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今年先后举办了“财政云业务培训”和“会计实务面对面培训”,组织了两次账务晾晒互查活动,基层财会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先后迎接咸阳市、华阴市、潼关县等兄弟县市关于基层财政管理的交流研讨,通过实地查看、相互学习,基层财政管理精细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优化检查办法,提升综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神化”基层财政所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通过开展分流程(一季度内务类,二季度业务类,三季度效能类)检查办法,在夯实“三化”创建工作按序时进度正常开展的基础上,通过查摆问题及存在问题整改,有效提升了基层财政所内务、业务及效能管理全过程综合水平。以村“三资”管理为抓手,规范村级财务。多次与农业农村部门协调,出台管理办法,规范“三资”管理,应用统一平台。组织基层所长及业务人员参加2次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工作培训和现场实操培训会。17个财政所主动与镇办、经管对接联系,及时完成村级财务移交、资产分类及确认,有力助推农村集体经济资产财务管理系统的统一应用,为下一步规范村级账务打实了基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做好经费保障。坚持把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环节。村干部报酬与村级运转经费、社区人员报酬与社区经费、镇村保洁员补助与垃圾运转转费6项资金年初已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强化资金投入使用。截止年底,村干部报酬及村级办公经费共计支出4911万元、社区人员薪酬及运转经费共计支出1626万元、镇村保洁员补助及垃圾运转经费共计支出935万元,足额拨付到位。做实公益事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严格按照公益事业资金支持方向,通过先期走访、调研、座谈,掌握群众的关心关注和迫切需求,找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瓶颈,通过规范管理流程,加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夯实职责,有力促进公益事业顺利开展。今年以来,公益事业完成财政投资1987万元,共实施90余个项目,公益事业奖补支持重心主要以农村排水、综合服务广场、道路硬化为主,有效破解了美丽乡村发展中瓶颈,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实惠,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同时通过以点带面,持续推进,公益事业项目在大荔县农村综合改革发展中起到示范引领和抛砖引玉的带动作用。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经过一年努力,我中心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开阔了思路、坚定了信心、明确了工作方向,积极开展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奖励补助和美丽乡村试点工作,引导镇村利用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发展集体经济,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紧密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及时足额发放村干部、社区工作人员、镇村保洁员补助,确保基层政权平稳、安全;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重点,及时与省市对接,做实做好2023年公益事业;围绕乡村振兴工作要求,与县镇(办)扎实落实好公益事业奖补项目,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村容村貌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融洽了干群关系,为农副产品的出售提供了便利条件,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也明显增强。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瓶颈,做实公益事业,公益事业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机制的建立还不够坚实。基层财政管理不能够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制度执行力不足,监督职能不能充分发挥,组织纪律观念、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理念需要大力加强。(二)整改措施今后要摸清全县公益事业基础、短板,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向上汇报工作,争取更大支持。同时,按照公益事业项目支持方向,充分调研,把农民最迫切、最关心的公益事业列为最先支持重点,持续推进。按照“三化”财政所创建方案,加强平时监督检查力度,扎实落实各项指标要求,确保如期完成创建任务,打响基层财政管理看大荔的名片,继续加大检查指导力度,查找薄弱点,找准突破口,切实保证资金安全,队伍健康,工作顺利。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以“三化”财政所创建为统揽,全面拔高基层财政管理水平。紧跟财政改革发展要求,对基层管理“三化”创建的标准再提升、指标再健全,从而更科学、规范的助推基层管理水平提质增效。在“三化”创建的基础上,紧贴职能,创建升级版,全力打响基层财政强化监管,高效服务这张名片。2、以年轻干部培养为基础,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储备。把基层财政年轻干部的锻炼培养,作为一项战略来抓,要做好长期培养与短期目标相结合,长期培养为大荔财政培养储备各个阶段人才梯队,短期内培养年轻干部的吃苦、敬业精神,业务行家里手。夯实所长责任,落实传帮带责任人,提供锻炼机会,抗起工作重任。以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瓶颈为突破,做实公益事业。摸清全县公益事业基础、短板,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向上汇报工作,争取更大支持。同时,按照公益事业项目支持方向,充分调研,把农民最迫切、最关心的公益事业列为最先支持重点,持续推进。加强项目监管,做实项目,干好质量,发挥好效益,赢得镇村好评。4、以规范村级三资为抓手,撬动更多强村富民产业。要充分认识规范“三资”管理的重要意义,“三资”管理是乡村振兴的抓手和基础,群众要增收离不开产业,集体经济要壮大离不开基础的资源配置。要全力配合镇村摸清家底,规范管理。指导各村进一步利用三资撬动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5、以加强农财中心内部管理为中心,全面提高履职能力。把内部政治业务学习、改善工作作风、严抓工作纪律,做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和长期来抓,要找准不足,及时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履职能力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