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失业保险申报、登记、扩面、核对以及基金管理、发放工作;开展失业动态监测工作;就业失业登记工作;开展全市就业创业培训统计及参与市本级就业创业培训监管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西沙常乐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白红波 | |
开办资金 | 1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11万元 | 5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紧紧围绕省、市人社工作会议精神,以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为己任,在市人社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荣获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主要工作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是干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一年来,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蔚然成风,结合实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党风政风家风好于预期。组织关心帮助,领导检查指导,是干好工作的坚强后盾。市委对我中心高度重视,为中心配备了党支部书记、主任和1名副主任;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社会保险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疑难问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市人社局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报告,研究解决堵点痛点问题。市政府分管领导亲临我中心暗访调研指导工作,省厅督查组对我中心工作开展会诊,市人社局分管领导来我中心深度调研,市财政局给予我中心资金支持,市委编办的同志来我中心调研机构编制和科室更名等事宜,市总工会同意我中心成立工会委员会,市人社局直属机关党委派员现场指导我中心支部换届工作。(三)健全体制机制,注重请示报告,是干好工作的有力抓手。一年来,进一步优化科室职能,夯实岗位职责,调整充实人员,健全完善制度,经办窗口实行了综合柜员制,一窗口、一系统、一次性办理等全面落实。中心多次向省社保局、市人社局报告相关工作;中心负责人多次向市人社局领导请示汇报有关工作,经常到相关单位协调有关事宜。中心部分科更名市委编办即将批复;上下水、卫生间、厨房及餐厅等项目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档案整理、榆林失业预警和失业人员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签约。(四)加强调查研究,会议研究决定,是干好工作的主要方法。中心领导及工作人员4次到县市区、相关企业进行调查研究,2次到帮扶的清涧县秀延街道幸福嘉苑社区看望驻队人员并现场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一年来,中心共召开主任会议(扩大)、主任办公会议、主任专题会议、全体人员会议等26次;“三重一大”事项须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项事前调研评估,会议研究决定,决策果敢有力,社会反响良好。(五)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廉政建设,是干好工作的最大保障。一年来,按时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按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专题讲授党课,及时召开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按规定转正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各1名,另有3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组织党员捐款2000余元,慰问了“双报到”社区4家困难户并捐赠轮椅2辆;入冬下雪后,及时对包抓的路段破冰除雪。中心党支部于11月下旬圆满换届。主任会议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清单,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及党规党纪,定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结合实际进行以案促改、以案促教,全年实现了基金和工作人员“双安全”目标。(六)其他工作如期推进,较好较早完成相关事宜。支部圆满换届。主题教育如期推进,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月”活动全面启动。宣传培训工作有声有色,相关制度日臻完善,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步入轨道,办公设施和后勤保障得到改善,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单位整体形象日趋向好,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劲头十足。全体人员无违纪违法问题发生。一年来,我们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上级要求和服务对象期望,仍存在短板弱项,主要表现为:理论学习联系实际少,业务财务学习不系统;“一岗双责”落得不实,人员管理不够精细;总结表彰评优树模少,廉政警示教育震慑力弱;宣传报道载体少,培训培养缺规划;制度规则不太健全,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取得的主要效益参保任务提前完成,全年基金收入大于支出。截至12月31日,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已达8013户,参保人员37773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64100人的103.7%。全年征收和支出失业保险费分别为33957万元和23603万元,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约82588万元(二)相关待遇逐项落实,保生活促就业成效明显。2023年,为3458户企业减轻失业保险费负担2.43亿元、惠及27.71万人,为4162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4249万元、638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327万元、2名农民工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1万元、1331名失业人员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386万元、7名女性失业人员发放生育补贴6万元,为1120户参保企业发放稳岗返还8492万元、255户参保企业发放扩岗补助金288万元、8410名参保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321万元。(三)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指标任务全部提前完成。截至12月31日,全市就业登记485517人,城镇失业登记9232人,73户失业动态监测的样本企业,新增就业人数和离职人数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城镇新增就业3311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59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149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4%、105.4%、105.0%。(四)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合力追退违规领取待遇。通过对2015年至2022年44户享受稳岗返还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省人社厅下发的2229条0至3个月缴费领取失业补助金数据进行核实核查,未发现截留、滞留稳岗返还和虚报、冒领失业补助金等问题。对人社部省人社厅下发13864条和3607条疑点数据核查后,5818人存在违规领取情形,共涉及资金365.1013万元,已追回135.3185万元。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我们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上级要求和组织期望、服务对象期盼,仍存在短板弱项,主要表现为:理论学习联系实际少,业务财务学习不系统;“一岗双责”落得不实,人员管理不够精细;总结表彰评优树模少,廉政警示教育震慑力弱;宣传报道载体少,培训培养缺规划;制度规则不太健全,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四、整改措施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武装,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年初制定全年政治理论学习计划,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及市人社局党组具体工作要求,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要制定全年业务财务内控稽核学习计划,科长以上干部带头开展业务辅导,全面提升全体人员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建立健全制度,堵塞风险漏洞,确保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全面系统梳理摸排需要制定和健全的相关制度、规则、流程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漏点、盲点,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则规制及流程,落实落细各项制度措施,让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成为常态,确保中心的整体管理日趋规范。加大宣传宣讲,全力培训培养,提升失业保险知晓率及参与度。要充分利用市人社局官网、榆林城区公交车宣传平台以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介质进行政策宣传,争取组织两次大型失业保险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会,对领金失业人员有规模、有计划地开展尝试性培训,中心轮岗工作人员要到经办窗口坐班学习,各县市区经办人员分批次来我中心跟班培训培养,科长以上人员选派外出能力提升培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中心及中心驻政务服务窗口和便民点将对标文明单位、窗口标准开启创建工作,力争年底前创建成功。凡能在线上办理的业务,统一在线上办理;要严格落实一窗口办理、一次性办理和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及规定;办理业务时,凡上级没要求提供其他材料的,必须从其规定。榆林失业预警和失业人员服务平台力争上半年建成并运用。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工作专班、工作突击队,攻克阶段性工作、突破重点难点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中心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市人社局党组具体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省市人社工作会议精神,以社会保障为主题,以失业保险为主线,锚定目标、奋力拼搏,保障基金安全增值,维护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坚决做到“三个不发生”,为榆林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此,在有序推进主题教育和做好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武装,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二是建立健全制度,堵塞风险漏洞,确保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三是加大宣传宣讲,全力培训培养,提升失业保险知晓率及参与度。四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五是精准分类施策,加大后勤保障,全面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六是加强阵地建设,厚植廉洁文化,坚决守护基金和工作人员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