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韩城市> 韩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韩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8 11:39
单位名称 韩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发展。业务:实施植物检疫,农业有害生物及植物病虫害预测、预警、预报、防治与处置,农村能源开发与管理。
住所 韩城市新城区乔南路
法定代表人 王健稳
开办资金 51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韩城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9.06万元 235.71万元
网上名称 韩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以来,我单位在韩城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粮食安全生产。一是制定编发小麦、玉米关键技术方案15份,苗情、草情、墒情、病虫情报共43份,测、核产报告4份。二是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和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技术。建立小麦宽幅沟播核心示范区1.2万亩,平均亩产446.94公斤,较对照条播亩产增加33.69公斤,建立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区2万亩。三是开展粮食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建设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田20亩,共实施小麦试验2个。四是培育粮食经营主体16家,规模种植小麦面积10380亩较去年增加3300亩。玉米种植6869亩、黄豆1580亩。(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年初制定各类工作方案20余份。二是巩固已建立农业生态环保监测点76个,签订《农业生态环保工作承诺书》76份,每季度开展农药、化肥、农膜使用情况及秸秆、废旧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情况基础数据调查统计工作,同时借助示范点、调查户全面推广农业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三是完成4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调查工作,以及韩城市2022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四是完成了135个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土壤样品采集、化验、数据整理等工作。五是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截至目前,表层样外业调查采样完成率为100%,样品制备完成率99.4%,已检测样品46个。六是完成5个化肥减量化项目试验,录入200户农户施肥调查数据,整理汇总137个土壤样品的基础性养分化验分析及检测结果。七是完成了全市166个行政村及154户农户个性化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的制定发放工作,我市测土配方施肥率稳定在90%以上。八是建立废旧农膜集中回收示范点,开展叶面肥兑换废旧农膜工作,兑换棚膜11.7吨、地膜1.3吨。九是完成2个地膜残留监测点监测调查工作。(三)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一是在全市设立病虫害监测点22个,以小麦、玉米为主阵地,涵盖花椒、果树、蔬菜,累计监测调查50余次,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态势,上报病虫害监测报表150余批次,编发《植保动态》11期,指导农户科学防控。二是根据我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编制各类实施方案10份,技术方案5份。开展小麦、玉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1.45万余亩;花椒、果蔬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2200亩。示范信息素诱捕技术230亩,安装玉米螟诱捕器300套、果蝇诱捕器330套。三是设置苹果蠹蛾监测点11个,定期监测上报30余次;全年开具检疫证及检疫要求书25份,开展种子市场调运检疫检查3次,开展葡萄根瘤蚜、毒麦、小麦腥黑穗病等检疫性有害生物专项调查18次。全年共发表工作信息123篇,国家级平台采用1篇,省级平台采用11篇,市级平台采用111篇,美篇12篇,“三农”微视频30期。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一是通过科技下乡对化肥、农药合理使用、农膜、秸秆回收利用的宣传指导和技术培训,促进了农户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二是通过网格化包联指导,示范点带动提升了全市农作物的管理水平。三是通过示范展示、新型设备的引进推广,提升了全市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四是粮油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示范,水肥一体化、底肥深施、统防统治等措施的推广提升土壤耕地质量,减少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节约了资源成本,提高了产量、品质、进一步提升了效益。(二)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开展全市小麦、玉米、果蔬、花椒病虫害、滩地蝗虫的综合防治、绿色防控技术宣传,降低了病虫灾害损失率,提升了主要农作物效益。二是通过多方式监测病虫害,预测全市主要病虫发生形势,及时发布动态,降低药械及人力投入,节约了成本,减少农药使用,提升了农产品品质。三是通过推广增施有机培肥与深松整地工作,更快更有效地提升耕地质量,促进了品质和效益。四是及时关注极端天气的,提早防范并开展应对措施宣传指导,最大限度减少我市粮食作物经济损失。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鉴于经费、人力、物力等客观因素,先进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工作实施上畏手畏脚,顾虑较多。(二)农业生态环保工作体制机制仍需完善,仍需全面探索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环境体系。整改措施:(一)积极争取省上项目支持,向有能力的粮食合作社进行政策倾斜,指导粮食合作社落实关键技术,提高效益。(二)提升农户绿色农业知晓率,开展实地技术能力,示范展示带动农户,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及广度,提升我市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全面提升业务本领和工作素养。将短线培训与长期培训学习相结合,将课堂讲课与实地培训相穿插,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凝心聚力干事业。(二)集中精力抓好粮食关键技术网格化推进和绿色农业工作。重点是多方位培育壮大种植大户,生态环保方面紧盯任务,落实措施,搞好衔接,做好资料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